“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感恩教师 感悟教育
——一个教育局长的从生、从师和从政感言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后,我陷入沉思,从事教育工作24年的我,总想回答三个问题:学生时代的我健康快乐吗?我的学生健康快乐吗?今天的我为学校做了什么?
1979年,不满12岁的我离开大山、离别父母,步行38公里来到公社驻地念初中,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思念、不安,甚至焦虑恐惧伴我终日,还好,班主任也是山里人,她了解我们,理解我们,安慰我们,时不时带我们逛逛街、看看汽车、讲讲拖拉机,还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都适应了,初来的焦虑和恐惧没了,教室里、操场上到处是欢声笑语……学期结束,带上试卷回到家里,父亲一看,我们都笑了,笑得是那样的开心。春节过后没几天,我们都想回到学校里,因为那有我们的好奇,有我们的快乐……终于开学了,早早的大家都来到教室里,说着、笑着、吵着、打着,还有山里的同学把野果子分给同学们……突然,教室的门被重重地推开,只听到:“吵什么?闭上你们的嘴,这东西都能吃?山上人真脏。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谁要再乱,罚站!我知道,就是你们这些山上人最吵。”大家伙抬头一看,是一位貌若仙女般的新班主任,低头一想,她怎能这么说话?下课了,山里来的同学都聚到一间宿舍里,最终组成了一支“特别战斗队”,决心和这位仙女班主任战斗到底。接下来,我们彻底失败了,逃课,厌学,甚至打架斗殴……我是战斗队中的主力干将,我败得最惨,座位从顺数第一排下放到倒数第一排,成绩从顺数第一名下降到倒数第一名。失败出经验,不能强攻,只能巧取,战斗在继续,她不再是常胜将军,我们也有小胜利。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领到课本后发现多了一门物理课,第一堂物理课发现,物理老师又是一名新来的,听说还是大学生,受“特别战斗队”指派,由我先试探一下物理老师。一天下午,他骑自行车回到学校,我蹲守在校门口,用一根竹竿直捅他飞速旋转着的自行车后轮。还得了,钢丝立即被折断两根,闯下大祸的我也知道错了,傻站在那接受了他重重的两下。感恩从这里开始,快乐就要降临。物理老师回到宿舍,点名要我戴罪立功,罚我帮他擦自行车。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帮老师擦自行车是无尚的光荣,一般只有班长、学习委员,最低也得劳动委员,才能有这样的机会。接到处罚通知的我没有一点抵触,只感一股暖流直涌心头,找来抹布,直奔他宿舍,两眼饱含感激的泪花,用尽全力把车擦得光亮光亮的。第二天上课,站在讲台上的物理老师总是用目光在寻找着什么?终于,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说了一声:“小子,别看你平时调皮,车还是擦得很亮的嘛!”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两眼顿时噙满了感激的泪花……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物理课,全班同学都接纳了这位新老师,我们的“特别战斗队”也渐渐失去了战斗力,欢声笑声又回到了教室里。两年后,优异的中考物理成绩自然成了师生健康快乐的副产品。
1982年,我和大部分初中同学到了县城的高中念书。到了新的环境,又面临新的问题,特别是我们在初中时没上过英语课,教高中英语的是一位中年男教师,他也试图帮我们补过课,结果还是不行。期中考到了,担心考不好,我们都准备逃考。谁知因我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临发试卷时,还没逃出教室,便硬着头皮考一次吧!试卷发下来,我脑子一片空白,只有写上姓名,苦熬30分钟后交卷走人。发试卷那天,我逃课了。我回到教室,同学们都冲我笑:你考零分还得表扬,哈哈!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主动去上了一节英语课,课堂上,老师大声对全班说:“杨连升虽不会做题,但他工工整整写上姓名,这零分也是一种成绩,是态度好的表现……”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逃过英语课。
当老师后,我总爱把这些事和我的学生讲;孩子上学了,我也总把这些事和孩子讲;做局长了,我还把这些事和校长、老师们讲。今天,占用各位领导专家宝贵的时间又来说这些事情,目的有两点:一是感恩我的老师;二是试图用承认、尊重、欣赏六个字来回答学生时代的我健康快乐否?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了师范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注定了今后将成为一名教师。从教二十余年的我,看到学生一天天长大,一批批成人,心里美滋滋的,还自己给自己定位:我是一名好教师!一天,我的学生到家玩,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满屋子充满了笑声,我又自美起来,提高嗓门说:“没有我哪会有你们的今天呀!”“老师,你臭美吧!你知道我们班某某恨死您了。”“他恨我,为什么?”“还记得您叫他跳窗吗?”这位胆大的学生接着说。这下我懵了,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好学生呀!那是一个夏天下午第二节课,因第一节是体育课,加上天气很热,我进到教室,学生们都无精打采的。课讲到一半提问学生,第一位答不出,第二位还是答不出,便叫了成绩很好的某某,结果他连我的问题都没听清楚,我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吼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出,跳窗算了!”同学走后,我无语,更无眠,爱人安慰说:“都快二十年了,别再往心里去······”凌晨三点记下了几行字,题目叫《二十年后的道歉》。我知道,这对我曾经伤害的那位同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对我是必须的,因为承认、尊重和欣赏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健康快乐!后来,适时的校长主任会上我都会把这件事告诉他们。除了现身说法之外,心中还有一种向往······再后来,我每学期都要带上一帮人下到基层学校和老师们沟通交流,每次我都会问老师三个问题:一是你读书时受到的表扬哪一次对你帮助最大?为什么?二是你读书时受到的批评哪一次对你打击最大?为什么?三是你读书时哪位老师给你留下最好或最坏的印象?为什么?一问一答中,我们都坚定了一个目标:努力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
2003年的“小升初”,一位母亲和姥姥带着孩子到局里来查分数,那天我在场,当查卷老师告诉孩子的母亲和姥姥分数没问题时,孩子的母亲像一只母老虎一样扑向孩子,举手就是几耳光,孩子尖叫着奔向姥姥,姥姥却用尽全力吼了一声:“谁叫你考那么差!”并顺手把孩子推开。我们不敢判断这孩子的未来会怎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的分数决定家人对他的态度,更可怕的是这孩子把它延续下去······
有人说2005年是中国教育的反思年。这一年有两件事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一个是“钱学森之问”,一个是“何东昌之信”。同年八九月份,我有幸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第九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回到边疆的我,似乎有些冲动,具体表现在:会主动跑到学校听孩子讲什么?看孩子们玩什么?想孩子们喜欢什么?会主动到学校听师生国旗下的讲话,并和校长们达成一个共识:一个团队把一件事做到底、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管理,而这个团队里师生缺一不可;会主动去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并和校长们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教师决不能做功利教育推动者,要学会和家长平等沟通和交流;会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孩子需要家的温馨、社会的温暖。
2011年元月,芒市市委办政府办发文,将2011年确定为师德师风和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年;将2012年确定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年;将2013年确定为办学特色年。只有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才能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乐园。没有理论高度,只是自己的经历,这也许就是差距,但总是有缩小差距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