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让课堂具有精神感召力

信息来源:作者:《人民教育》记者 余慧娟
发表时间:2011-12-13
字号:/

 

危机:教育正在失去精神感召力!
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走进你的课堂,那么作为教师,你是失败的。
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为了升学率而走进你的学校,那么作为校长,你是失败的。
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失去它应有的精神魅力,除了作为追求功利的工具,人们对它几乎别无他求。这是教育的悲哀。
在北京一所最好的中学,学生不喜欢来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科。在河北一所省重点高中,学生的学习每天都处于分秒必争之中,个别学生的学习状态近乎麻木。笔者曾随意到一所重点高中听课,一节物理课,讲题17道,全是力学内容。老师的声音沙哑了,学生的眼神依然茫然。
教育家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
然而,现实中,教育成了什么?
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上课,不喜欢老师,教育的存在价值又在哪里呢?教育所承载的(核心价值体系)又怎么能够成功地影响孩子呢?
毛泽东说过,无产阶级不占领思想领域,资产阶级就要占领。
在类似这样的教育现场,最终占领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的头脑的是什么呢?不会是责任感,不会是真、善、美,不会是爱国情怀,不会是创造力,不会是合作,而是竞争、游戏、个人主义、冷漠、虚伪……
尽管有诸多理由将导致以上现象的罪魁祸首归于高考、高校招生制度等外部原因,但我始终认为,基础教育自身仍然有很大的作为空间。
在所有影响教育结果的因素中,课堂生活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因为学生在校时间中,70%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的影响力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为什么一些宗教具有那么强的精神感召力?它能让人不但信奉其价值体系,而且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上千万人为之工作,却那么苍白无力,甚至让人生厌?
因为我们的教育普遍缺乏影响心灵的力量;我们的课堂普遍缺乏影响心灵的力量。根本上来自对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关注远远不足。课堂不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场,知识也不能独立于人的感受而存在。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在目标上要改写,在方式方法上要革命,在文化上要重建。
关键要解放人的精神需求
人都是有精神需求的。在任何活动中,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人的形式和状态投入的,更何况是在教育活动中。因此,忽略人的精神需求来谈教学,压制人的精神需求来教学,必然不会成功。
当前的课堂,经过课改十年的文化洗礼,有比较大的改进,但还远不如人意。解放人的精神需求,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仍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要务。
(一)对基础内涵的改写和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上述中小学的日常课堂现状,与我们一直以来对基础教育的定位,特别是基础的内涵定位有密切关系。
在课堂教学领域,我们几乎一直以双基为主要目标。双基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如果仅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宏观目标,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陷入知识至上、机械训练和灌输的境地。
近年来关于基础内涵的争论颇多。今年,一篇中美教育比较的文章引发强烈反响,它指出:
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而美国人则认为,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王红:《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从中美教育比较获得的一些启示》,《人民教育》2011年第9期)
必须清楚我们的基础构成,核心能力占了多少?有多少?又占了多少?支撑人可持续发展的元素有多少?
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究能力、批判精神,这些本能的、看不见的却无比重要的人的核心品质,这些作为一个人而言天然就有的无比强烈的精神需求,有没有受到关注?
让课堂具有精神感召力,首先要从最基本的一节节课的目标上进行转向。
我们的课改提出了三维目标,我觉得很好。深层次解读,就是要关注知识结论以外的那些与人的核心能力、核心情感相关的东西,让课堂教学具有温暖的人性的力量。比如,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喜好,孩子的思维特点等等。关注了这些,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吸引力的。
(二)关注终身兴趣。
终身兴趣,不是短暂的喜好,而是一种强烈而相对稳定的倾向。
从前我们只关注兴趣,但很少关注终身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往往是敲门砖式的,肤浅的,缺乏持久的吸引力。一个好的教师,应当能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持久地喜欢他的学科,这种吸引力,来自教学的深层次魅力,是内容的,也是形式的;是情感的,也是智力的。它应当成为我们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隐性目标。(而不是不管怎么教你都得学的思维)课堂的精神感召力根本上来自这里。
终身兴趣的培养有几个途径:
1.学科内部高端思想方法的融入与学科面孔的改造。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想魅力。思想的魅力,往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以大量的教师而言,往往还达不到这一要求,那么就需要我们的教育专业支持部门能够为其提供这样的专业资源,例如,数学思想方法细说等,使教师能够尽快弥补这一缺憾。
另一方面,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非常值得研究。过去我们的教材(包括现在有很多教材),过于严肃、刻板,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的严密性,显示出对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匮乏和学习特点的忽视。改造教材,才能帮助教师摆脱枯燥、机械、重复的教学。
2.知识从孤立的、静止的点走向有历史、有生命的有机体。
知识是有历史的。知识是有生命的。只有把知识放到这样的维度里,知识才是活的。活的知识,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学生才能感觉到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才是一个愉快的历程。
3.教学形式上的审美化改造。
包括真实的师生交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
(三)自主性的释放。
自主性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学习中的自主性突出地表现为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我表现、自我选择等。
当前基础教育界流行的一股热潮(如洋思、杜郎口现象),其本质就是释放人的自主性。典型的表现是先学后教,合作交流,大胆展示。
尽管这些经验中也有种种不成熟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教育只要解放了人的自主性,它的活力和潜能是无限的,它就可能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
这些学校,在某些点上是共通的,就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交流、展示的欲望。他们把学习中的人看作是完整的人,是有丰富的精神需求的人。这些做法,大大调动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的课堂精神面貌。
当下我们大量的日常课堂里,学生的自主思维时间、空间仍然是非常有限。进度包括定期的质量检测仍然在压制着我们对长远目标的追求。相当多的学生是迫于压力在学习,而不是因为喜欢或其他的内在动力。
释放人的自主性,是教育中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应当鼓励任何形式的给予学生思考空间、思考时间、思考机会的教学改革。
教师的主导不应该压制这些学习主体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四)课堂文化再造。
文化如空气,人于其中,看不见,摸不着,但一定呼吸得到。
宽容、民主、开放的文化,让人全身心放松,人的精神才能聚焦到知识的探究上,人的思维才能舒展开来。
苛刻、专制、封闭的文化,让人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学习就会成为一个充满紧张、恐惧的过程。
课堂文化——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间诞生的气场,与教学比起来,好像很外围,微不足道,却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
创造教育奇迹的美国第56号教室的主人,认为课堂里第一重要的是安全感。
芬兰的基础教育成绩世界瞩目。而各种分析表明,他们教育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信任
我们的课堂文化是什么样的呢?仅列举两例:
1.遮蔽。
请最优秀的学生发言,展示最优秀学生的作业。
2.伪对话。
懂了吗?
异口同声:懂了!
喜欢吗?
习惯性地齐答:喜欢!
很棒!很好!
这样的对话,遮蔽了真实的学习情态。学生毫无学习的愉悦感。
因此,我们面临着课堂文化再造的艰巨任务。再造课堂文化的特征:(1)宽容(包容个性和错误);(2)民主(尤其是思维民主);(3)真实(鼓励说真话);(4)信任。
这里涉及教师多个方面的观念革命。例如,如何看待每一个孩子?(学生观、人才观)如何理解民主?(观念的开放)如何理解教学文化中隐含的价值观(如是鼓励说真话,还是鼓励迎合教师的答案)?
随着教师的更新换代和整个社会观念的进步,教师群体在观念上已有很大进步,课堂文化也在进步,但还远远不够,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以上是从我个人的经历与认识的角度所得到的观察。我认为这是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的极其重要的课题。这里面其实有很多与十年课改的主张是一致的。
曾有人将第8次课改称为《心灵的战争》。我没有看具体的解释,不清楚作者确切的隐喻。当时觉得震撼,今天想来,真的是很形象,很有味道。
近十年里,教育界涌现过许许多多课改的典型。这些最典型的学校,都不是官方树的,而是草根式的从各个农村薄弱校里生长出来的。它们引发了教育界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参观潮。这种现象,不是空穴来风。反映了在基础教育上工作的教师、校长们对改变教育现状,尤其是改革课堂现状的强烈愿望。而改革的方向,正是给课堂注入心灵的力量,让上课成为一段丰富而深刻的精神之旅,让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教育活动,而不是只有知识,没有人的知识搬运活动。未来的课堂一定是解放人的自主性与个性的充满精神感召力的课堂。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