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
——上海PISA成绩世界第一后的理性思考与实践作为

信息来源:作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尹后庆
发表时间:2011-12-13
字号:/

 

 
去年128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的全球第一,把上海推到了世界基础教育的聚光灯下:许多国家在发布本国成绩的同时都不惜重墨对上海学生的优异表现加以评说。整整一年来,先后有30多个国家60多家新闻媒体走进上海,选择到最普通的学校沉浸式地体验师生的学习生活,研究上海学生成绩背后的奥秘。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PISA成绩第一,让我们更为理性地树立起质量的新标杆。大量数据显示,上海高水平学生成绩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当,而相对低水平学生成绩则远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上海学校校际差异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高质量的教育。也就是说,一大批不挑生源、没有资源、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最普通学校的整体进步托举起上海基础教育的基准线。
为此,今年初,上海成立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重点总结和研究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如何走向优质的轨迹,以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目标,更加积极回应社会的热点难点,更加明确上海基础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更加突显我们对均衡和优质的全新理解和深刻认识,从而推动教育系统内部的主动作为和专业自觉。
一、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是政府缓解过度择校的实践作为
在现实生活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确存在着差异,当人们普遍认同教育能改变命运这一道理时,教育发展的差异性与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普遍性和迫切性之间的矛盾就会凸现。这一矛盾直接反映为过度择校现象的加剧,乃至进一步反映为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密切的关注。因此,如果政府把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的话,那么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就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中小学过度择校现象的衍生根植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脉络。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转型的探索之旅。这体现为,一是国家角色的转变,国家与社会开始分离,不同的利益主体与利益关系开始形成;二是个体身份的变化,以阶层、户籍、所有制所形成的刚性社会结构开始弹性化,社会地位的开放性增强,个人自主选择的机会渐趋增多;三是价值观的变化,以前被湮没的功利个人观念开始复苏,成为人们行动的内驱力。剧烈的经济与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分化,也由此普遍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这样的背景进一步凸显出教育对个人职业、经济与社会地位获得的正向意义,也直接表现为长期以来基础教育择校热与高等教育学历热的不断升温。
择校不仅是人们回应社会发展变迁而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也是一系列传统文化与制度因素影响下的习惯性举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最大效率的刚性法则既有其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正效应,也可能产生在社会的竞争中处境不利人群生存和发展上差异不断扩大的负效应。因此,如何有效调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在社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必须认识到的一项基本职能。因为市场经济的逻辑是:效率由市场安排,公平由政府调节。政府必须在市场机制所难以企及的问题解决中发挥其合理的调节作用。
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3月上海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指出,上海基础教育必须走出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的惯性,而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人本价值角度作理性思考和实践回应。也就是说,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评价标准的转型,就要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必须重新审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追求应该更加科学。
我们通过新优质学校的项目推进,形成积极的价值导向。这些家门口的学校在政府的资源配置和保障孩子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更多关注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
比如,上海有一所洵阳路小学,它周边的环境曾经是上海最知名的最大的棚户区,现在有40%的外来务工子弟和60%的生活在最底层的本地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拮据。政府在这样的地区办的学校是怎样的:整个校园环境充满阳光,每一层楼面和区角都有丰富的教育元素,每一个功能教室都全天候开放供学生动手实践,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又为学生提供了不是学校,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去体验的经历。学校虽不豪华,但处处渗透着人文关怀和校长教师对教育的理解。这样的办学已经超出了区域内老百姓的期待,它给予了暂时还没有较强经济能力家庭的孩子一个高层次的文化环境。看到自己的孩子每一天都健康快乐,每一天都在学业进步,每一天都在经历着父辈们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老百姓除了感激可能说不出多少理论上的话,却能感受到我们的学校发自内心的追求平等,追求民主,这种文化超越了歧视。
这就是最普通学校的缩影,也是一所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存在的价值。今后上海要能够涌现一批新的名校,不是靠学业成绩排名和升学率成名,而是靠育人质量过硬成名。包括对困难学生、农民工子女教育取得卓有成效的学校,也能够成为上海教育的名校。
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业进步和精神成长成为政府遵循教育规律,关注民生需求,从而有效缓解过度择校问题的积极作为。
二、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是最接近教育本原的价值回归
上海正在推进的新优质学校不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更充分满足,这是对人作为生命个体的重新打量和深度审视。
人的发展理应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起点和终点,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进而通过课程的浸润使得其内心世界丰富而有追求,这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
单一的分数指标已无法反映出学校对孩子关注程度的状况,无法反映学校对改变孩子内心世界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如果一所学校能真正对不同起点的孩子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其不同的发展路径起到推动作用,那就可以判定这是一所优质的学校。尽管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各异,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不同,但只要他走进学校,就能够促进其内心世界的发展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当他走出学校面对社会的时候,能够充满自信,这就是一所优质的学校。
比如,在我们新优质学校的推进中,一大批普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的办学理念,普陀区江宁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的理念,他们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起跑线,并依据这样的起跑线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杨浦区上理工附小提出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虹口区实验中学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平南小学提出一个都不放弃,把每个都教好在这些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特点的理念引领下,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围绕课程关照学生心灵成长的办学实践非常精彩,在区域内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新优质学校改变以往依据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要求被动执行的状态,对学校内外需求保持敏锐洞察和积极适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给学校的生命机体注入持续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的教育质量是由校长和他的教师团队共同努力,通过作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专业服务质量来评判的。以往自上而下的改革策略的局限是让变革不易成为校长和教师们自己的事。在学校发展和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面对转瞬即逝、复杂多变的环境,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对我们校长和教师而言,信任关系和创造活力至关重要,而高水平办学和高质量教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需要根植于校长和教师的心灵,让变革的理念成为校长和教师内生的动机,使其带着一种主人翁意识让教育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必须由育人观念、投注热情和对能力建构的不懈追求以及新知识的不断创造来驱动,这种力量会超出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工作日限制,深入其日常生活的领域。也只有进入这样的状态,我们学校的办学境界和教师的专业境界才会真正提升。
比如,上海的黄浦区正区域性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他们从成长需要出发,提炼出每所学校和教师要重点突破的四个方面:一是确立倾听学生的观念和习惯;二是掌握了解学生的方法;三是建立从学校管理层到教研组到教师获得学生的需求并用以调节和改进教学行为的机制;四是建立了解并协调家长、社会诉求的制度。两年来,黄浦区教育局将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这既体现了区域的专业领导能力,又为教育回归本原,切入本质提供了实践样本。
我想,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不喜欢自己的老师,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每所学校都应该是学生喜欢的,这原本是教育毋容置疑的问题。然而,现实社会中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过度倚重学科成绩,以及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让我们与教育本意渐行渐远。因此,每一所学校都能让学生喜欢,并形成蕴含在生命机体中的不可逆转的机制,正成为内涵发展阶段所要攻克的瓶颈问题。
三、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开掘
今天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不再是均贫富的阶段,而是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必须通过学校专业化的劳动创造性地转化为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学校就必须从研究学生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为教育寻找适合的学生。
均衡发展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过程,是一个均衡基础上的新优质,优质基础上的新均衡的动态过程。这标志着我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内涵发展阶段,我们追求的均衡不等于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划一。在办学层面,不应该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学校提出无差别的要求。上海对均衡发展的内涵开掘是在政府对学校的配置水平基本均衡的前提下,不仅应该坦然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而且应该鼓励和倡导学校之间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质量观导引下,从关注教育的服务对象学生出发,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基本单元,真正的变革发生在学校内部。对于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差异,我们应该看作是教育整体发展的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也是在整个群体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一个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地运用激励或扶持手段去鼓励冒尖、推动发展、促进平衡,从而实现事物的螺旋式上升。
当然,这样的均衡发展新境界是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校质量的,而是要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校。我们不能认为所有学校都达到同一个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同一个水平就是均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是永恒的。我们追求的均衡发展新境界就是更加关注人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发展,更加关注基础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比如,因为所处社区外来人口密集,从2004年起,虹口区柳营路小学开始全面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首先展开了全校大家访活动。通过家访,老师们发现全班学生交来的作业本,有的油渍斑斑,有的残缺不全,有的沾着烂水果的浆汁,这都与外家庭务工背景相关。老师们含着泪主动提出放学后为学生保留一张书桌,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分析了孩子不同口音所带来的英语发音差异,并有针对性地一一矫正;老师们还细分出81天天好习惯,全校动员开展养成教育,提出两周改变一个坏习惯,帮助孩子成为文明的城市公民。
假如我们的校长和老师还在千方百计地争抢生源以体现学校的教育水平,那么在以柳营路小学为代表的一批学校老师面前都将黯然失色。这些学校老师的所为是最接近教育本质,最接近育人本原的,因为他们知道教育面对着的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能够把这些孩子培养好,让他们接近和融入城市文明,就是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如果学校养成了学生得益终身的习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这样的教育难道不是优质吗?这些学校也许名不见经传,但始终坚守着对教育本原的理解,展开最质朴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让教育回归对人生命价值的追问;这些学校都保持着公共理性,从公共利益出发,成为社会正义的维护者,成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积极回应者。
今天,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通过不断深化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关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精神成长,就是上海内涵发展阶段所显现的均衡特征。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