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方法与措施

信息来源:作者:北京景山学校校长 范禄燕
发表时间:2011-12-13
字号:/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带来了人才的竞争。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和未来发展需要,如何把基础教育工作目标真正落实,又不加重受教育者的负担,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同仁十分关心、探索和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社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学生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尤其是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是基础教育多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当然,这个课题的生成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教育理念、教育环境、课程设置、家庭教育、养成教育、教育评价等因素,但作为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家高度重视,关心减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为中小学生减负,让孩子们有时间思考。并表示,要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所谓过重负担有三个内涵:责任承担、身体承受、精神支撑所能承受范围之外的压力。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即从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要素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基础教育中过重负担问题,不难发现一些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
第一,基础教育以知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缺乏现代人才观。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以学科知识的优劣来评价学生的好与差,造成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
第二,基础教育缺乏适合学生发展教育的理念,缺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国家课程标准过高,教师为完成课标规定内容,造成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增加。
第三,基础教育忽视全面发展,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望过高,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盲目地在学校教学任务外给孩子不断加码,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针对上述原因,我认为要解决过重负担问题,首先要从观念入手。
第一,树立正确的现代人才观。基础教育要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合格人才标准以及多元化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模式。学校教育要为培养和发掘人才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第二,树立适合学生发展教育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个性、特长。
第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应在学校教育中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中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协调统一,全面落实不可缺失。
北京景山学校是一所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学校,从建校伊始就确立了教改原则,其中就包括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并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课题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校综合整体改革,力图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
下面,介绍一下我校在此方面探索与实践的一些具体措施及效果。
一、我校制定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条规定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不以升学考试科目为唯一目标,不以中、高考必考科目取代非考试科目。
(三)不允许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把休息的时间还给学生。
(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精心备课,确保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成,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作业要精选题目。
二、坚持进行学制改革的探索
我校是全国率先进行学制改革的学校,为了缩小初中学生分化、减少小学六年级重复学习带给学生的负担,建校以来,我校一直在进行什么样的学制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探索。1960年开始进行十年一贯制学制改革试验;1982年,将小学、初中六三学制改为五四学制,我们认为五四学制有利于克服六三学制的弊端,小学五年可以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而四年的初中阶段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真正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学生的品德、智力、身体和个性特长都得到良好的发展;1984年,在五四学制基础上,我校开始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并且实行小学、初中九年一贯、五四分段的学制改革试验,实现了小学升初中的无淘汰制度;2000年,学校实现了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和高中三年部分贯通的12年教育。九年一贯学制有五个有利于:(1)有利于实现小学、初中的有机衔接;(2)有利于解决初中阶段时间短、课程多、负担重、质量低的问题,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3)有利于解决初中生大面积分化和初二学生掉队的现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4)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利于学校实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发展特长的素质教育;(5)有利于缓解学校小升初和家长为孩子择校的压力。
学制改革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也为国家推进学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构建新课程体系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景山学校九年一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学制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构建学校新课程体系。
九年一贯的学制改革,为初中学生学习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时间。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科目外,还为学生开设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我校积极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在初中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六、七、八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高出国家规定一节),初三年级(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开展了肥胖儿童的减肥训练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教材必须与时俱进
一套与时俱进的教材建设对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业水平尤为重要。北京景山学校50年来始终坚持进行语文、数学教材编写实验,先后编写了五套教材,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实验教材在全国中小学推广使用,实验范围最多涉及全国24个省市500多所学校,获得较好的示范效果。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九年一贯语文数学教材的编写与实验,初中阶段教材已经完成四轮实验。我校编写的教材是一套中小学互相衔接的教材,1-9年级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结构、内容进行统一设计,统筹安排。对于教材中过于难、偏、繁的内容进行删减或者调整,更加合理地安排各个学段的内容和课时标准,使之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力争学生初中毕业时达到《课标》的要求,具备公民应有的基本的语文、数学素养。
五、构建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课堂
如果说以上三条措施是学校实施减负与增效的客观措施,那么针对教师所为的课堂教学则是真正体现、落实学校教育观的关键。我校提倡老师们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鼓励从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上世纪90年代我校就以主体性教学理论为基点,进行构建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本世纪初又运用发展性教学理论构建课堂教与学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力求创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我校确立了五条课堂教学操作细则:第一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第二条,适当减少课堂语言密度,增加知识与思维密度;第三条,掌握弹性教学原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第四条,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第五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引导。
六、取得的成效
尽管因目前的中考、高考制度,应试教育的压力无从回避,但我们还是秉持学生快乐成长高于一切因材施教的理念,努力营造自由、宽容、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有特长的学生能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我校的学生和家长从未反映过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家长和学生认为在景山学校学习是幸福和快乐的。在多年的实践中,景山学校的中、高考成绩优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高考试题向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向转变,景山学校学生能力强、知识面宽、学有特长的优势日渐凸显。景山学校的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敢想敢说,不乏创造力和想像力。我们认为这是中小学基础教育最应珍惜的成果。
我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景山学校的学生在学科、科技、艺术、体育、对外交流方面获得了突出的成绩。
我校将继续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我们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向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目标不断努力,构建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优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