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教育的公共性:基于儿童的保护和全面发展

信息来源: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 郑新蓉
发表时间:2011-12-13
字号:/

 

摘要:教育的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指向的是儿童全面而长远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公共利益;平权、保护、发展、世俗是其基本内涵;国家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对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利益负责,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负责;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便是平权性、发展性以及保护性。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后继有人的事业,而百年树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
一、教育的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公共教育制度包含着如下的假设和理论前提:国家对其所确认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儿童权益的维护高于家长和儿童自由选择,这包含着通过现代国家力量全社会对教育资源的总体配置和保障,对儿童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运用,对人类有价值的知识的判断和合理精选,以及对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当然教育的公共性是随着国家公共财力的投入和对教育的重视而提升的。
现代公共教育产生于对大机器生产时代劳动能力和教育的重新认识;传统生产包含在劳动中的智力、技术信息可以独立于劳动现场和个体劳动者而进入学校教育系统,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兴办国家层面的公共教育传播的符号和物质基础,形成了现代社会以读写能力为核心的普及教育。
国家兴办的公共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个体、家庭和社会各方受益的劳动者和公民。公共教育不同于竞争性人力资本,是一种效用互联性(utility interdependence)较高的集体物品化的人力资本[1],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教育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发明,现代各国发展的历史也表明,公共教育制度是综合国力最基本的保障。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公共性,是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社会内涵的。公共教育是指,为保障每一个儿童全面而长远的利益和全社会共同利益,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和内容。
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便是平权性、发展性、保护性和世俗性。
二、教育的公共性体现为国家对全体儿童的保护
现代公共教育产生于国家对儿童的保护。从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国家举办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保护。工业革命出现最早的英国,资本家为盈利,大量雇佣儿童和妇女工,义务教育作为保护性措施写进法律,马克思在工人阶级子女保护问题上反复强调,贫困和剥削也会促使工人家庭出卖自己孩子的利益,而工人阶级的孩子的利益需要国家保护,既便是资产阶级的国家[2]
现代公共教育起始于现代社会的组织形态,用学校形式的儿童集体成长取代部分家庭、家族和村落的集体成长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通过公共组织和机构(学校,公共卫生和福利机构)实现儿童的基本保护和发展,部分地替代单个家庭的父职和母职,避免个别家庭因父母在经济、文化和身心方面的不利境遇带来的儿童保护和发展困境,例如,家庭暴力,童工,对儿童身心的过度或片面的开发。
在当今社会里,即使在物质和文化生活上富裕起来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选择和参与权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升,但是,随着教育专业化提升,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不少家长仍然会有许多盲点。例如,把公共教育仅仅作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私人利益的工具,学校的培养目标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通过教育,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投入教育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是找工作、挣大钱
三、国家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负责
教育的公共性的重要功能就是保障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军事等各个方面。
公共教育是所有现代国家采取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有一个公共体,这个共同体要维护共同价值,比如爱国教育、民族团结、社会责任感培育等等。公共教育的实现,是社会公共管理成本降低的一种措施。在这个实现过程中,要与三种力量进行博弈:一是家庭权力的博弈;二是宗教权力的博弈;三是社会生产性和商业组织教育权力。
公共教育所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和价值,是对个体和国家长远利益不可或缺的内容,比如说爱国主义、责任感、劳动价值、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助人为乐、先公后私、团结、历史观等。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公共价值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上的,包括尊重劳动者及他的劳动,是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即:劳动高于资本,每个人因劳动而获得尊严和体面,而不是富裕和资本积累;人的发展和幸福,不仅依赖个人天赋和努力,更是依赖良好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所谓的公共社会,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建的平等生活、平等参与的真实的社会,而不仅仅是抽象的个人、自由和权利概念的集合。
探寻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培养目标,明确公共教育的宗旨和办学目标是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后继有人的事业,而百年树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
四、公共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常,一个国家的教育公共性的实现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政府的公共财政不到位,公共学校系统不能有效地保护儿童身心健康,并促使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公共学校系统价值失范:即对公共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以及教育的平权性、发展性、保护性以及世俗性的损害。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和市场,把每一个家庭都变成劳动力生产的基本单位,变成了承受市场风险、信任缺失、流动迁徙、公共生活碎片化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集体等保护性公共力量让位于市场和竞争。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同时,还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
市场经济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时,也出现这样一些结果:
第一,公共教育全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不仅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所制约[3]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几乎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与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轻,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由此,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异化为挣钱消费的狭隘人生模式。
第二,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这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追求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忽视公共教育对儿童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这是以儿童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是以国家、民族基本和长远的公共利益为代价的。
五、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公共教育核心价值和目标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教育具有改变每个人生活的力量,它能拓宽人们选择和行动的自由,赋予人们参与所在地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能力以及谋生所需要的技能;为此,教育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儿童得到决定其未来生活机会的各种技能;因此,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使儿童具备发挥潜能、发展安全生计和参与社会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从而全面实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的功能。教育为当下的社会职业、岗位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只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教育的部分功能,而且,片面地为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所控制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4]。现阶段,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以国家、民族、个体当下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按教育规律办事,排除资本市场在制度上和文化上对公共教育和国民教育的过度干扰,通过学校教育传递对个人全面发展有意义,同时为社会所认可的品行这一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基本价值和品行是必须通过学校教育传递和培养的呢?换句话说,教育可以为社会和个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结合目前我国教育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以下基本内容:
——教育要扩展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并加深对其掌握的可能性,尊重个人的求知欲(智性、终身学习)
——教育要使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力);
——通过教育,建立青少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国家认同)
——教育要使学生学会: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生存价值、思想的价值得到尊重(尊重);
——教育要教学生知晓: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能力和智慧是丰富多样的(平衡、智慧);
——通过教育,人及人群的自治能力提升,人受制于人的程度减轻(自治、自由)
——通过教育,扩展人对人的关系的认知,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友善、谐);
——教育使人相信,每个都有权利和能力获得尊严和体面的生计性劳动(权利、尊严);
——通过教育,每个人的自我满足感更多地得到认可(自信、幸福);
——通过教育使学生获知,人类劳动的安排和管理都应该遵循人性和发展的原则(劳动及劳动者的价值);
——教育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至关重要的连接人,他(她)们足以让每个人珍爱生命,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依赖、关爱)。
以上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建立国家公共教育制度所应遵循的,从个体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内容包含着公共教育的核心价值。
总之,通过公共教育激发儿童丰富的有人类价值的社会活力和人生活力,而不仅仅是狭隘的分数和升学的追求,或简单的个人挣钱发财的能力和欲望。
 
参考书目:
《普及到边缘群体2010年全民教育监测报告》教科文组织出版。
《公共教育解释》,王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父母、国家与教育权》(澳)布莱恩。克里腾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 参见王蓉《公共教育解释》:集体物品化人力资本的特性是,已经拥有者往往希望其他人也获得这些知识、技能或品行,其收益具有不可分割性,例如人类基本语言、文字的传递和习得。
    [2] 参见马克思《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一封信》。
    [3] 市场经济是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实现其价值的。
    [4] 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是有社会抱负、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的,不同于“就业市场”合格
    者。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