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减负,谁的责任?!

信息来源:作者: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芦咏莉
发表时间:2011-12-13
字号:/

 

一、解读负担
减负成为当前社会对教育的一大呼声。而减负之所以被提出,理由常在于:孩子的作业太多,孩子的书包太重,孩子在校的时间太长,孩子锻炼的时间太少,孩子起得太早,孩子们睡眠不足等等。也就是说,在民众心中,何谓负担:作业量,书包的重量,学习时长,锻炼时长,起床时间,睡眠时长……于是从国家到地方都有政策出台:小学生书面作业时间平均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书面作业时间平均每天不得超过1.52小时;小学生在校上课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每天不得超过7小时等等。最近还有一种提法让孩子不背着书包上学,更是将减负推向了极致。
从词本义来看,负担既是指客观的承受和担当,泛指工作,更是指内心的压力感、不和谐感和累赘感,泛指难以承受之感。因此负担的计量方法有两种:一是客观的量,二是主观感受。事实上,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一方面不同年龄之间有差异,另一方面同一年龄的不同孩子之间也有差异。如同是45岁的孩子,其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差异可以从10分钟到半小时,甚至更久,而该年龄段有意注意持续的平均时长则低于15分钟。所以,同样的客观量对于不同的孩子而言,其负担的感受不同。换言之,不同孩子其负担的感受阈值不同。可见,负担的感受与个人主观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除了客观的负荷量之外,负担最重要的是源于内心对压力不接纳的厌烦体验。不难发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常人不但愿意且能够做到集中更长时间去关注、去操作,而且在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即使身体感觉疲惫,心理却未必有厌烦感,于是只能以疲劳称之而不能冠以负担之名;进一步挖掘就会发现,如果在疲惫之余,工作进展顺利或者终于解开了一个困惑许久的问题,那么与疲惫同时存在的就还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这时的感受就更不能以负担而论,更多是成就之后的放松与愉悦。这就提示我们,对抗负担的负面感受有两大心理因素:兴趣和成就感。其实它们也构成了孩子学习的起点和学习的终点。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减负及其举措的思考,就有了新的切入点。
二、成长与负担
生命的成长是否需要负担
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即指如果生命中没有任何承担、没有任何担当,那么别说成才,是否能健康成长都得打个问号。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而这些心理发展任务是蕴涵在现实的、具体的各项工作、生活事件中的,在完成这些事件的过程中人的心理同步获得发展。所以,没有承担,没有担当,也就没有发展,更何谈成长?!
再者,即使在担当中存在有压力感,也不能因其有难以承受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具有积极建设作用的一面。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律曲线,俗称倒“U”曲线,就从另一个角度揭开了压力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唤起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能引起最佳的大脑皮质工作状态,从而无法得到最佳工作绩效。压力是对大脑皮质具有唤起的刺激作用。因此,中等压力有助于有效唤起大脑皮质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是获得高工作绩效的重要催化剂。压力感并非只有负面效应,利用得当,反而对于个体的生命成长有着加速的效果。运动员打比赛时的压力激发和控制过程,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同理可证,学生的学业发展也是如此,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是如此,都需要良性的竞争和必要的考核制度。因此,生命的成长不能全盘拒绝负担
健康成长需要什么样的负担
健康成长需要适宜的负担。适宜,在这里是主要指尊重规律、体现价值。规律是指生命发展的规律,规律是指教育的规律;价值是指生命的价值,也是指教育的价值。
具体而言,生命发展的规律主要是包括主体差异。也就是说,生命的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天然的原始动力。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何尊重、保护并进一步激发这种天然的、内在的发展动力,是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所以,教育的核心职责不在于,而是在于创设环境,给孩子一个广阔的空间与环境,让孩子们在其中自由探索、自主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促进或者启迪。这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这也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偏个体化的、自由的、缺乏组织的状态,对于学校这种高度结构化的组织而言很难把握。于是,从学生主体发展到教师引领或教师把控之间有一个重要的纽带,就是目标设定与管理。即在尊重孩子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和孩子共同达成发展目标或者具体的任务目标,然后教师经由目标为把手来引领或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显然,负荷也好,压力也好,就在目标诞生之时随之而生,并且将伴随至目标实现之时。但妙就妙在,这个目标因之源于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而就实现了对学生兴趣的尊重,从而在源头上就对抗了负担的负面感受效应。如果目标的设定合理而科学,那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自然又在结果部分能以成就感再次对抗了负担的负面感受效应。
目标是否能设定合理,这就必须遵循生命发展规律中另一个规律:差异。对于群体间的差异而言,主要是指年龄特征。它对于教育的要求即在于,目标设定需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只有在这种跳一跳才能够到果子的最近发展区中,孩子才会对学习或发展的任务感到既不乏味也不认为无望,而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探索的欲望。如何识别并把握好最近发展区,其背后就是教育者的教育功底和教育艺术所在了。对于个体间的差异而言,它对于教育的要求即在于,目标设定需体现出因材施教。每一位孩子或者说每一类孩子有着不一样的,或者即使一样也有着分层的发展目标。这背后体现的即是教育者对学生的研究,指是否真正琢磨透且把握住了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这决定于教育者的教育功底和教育艺术。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优势智能的提出,为科学认识孩子间的个体差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教育的规律依生命发展的规律而动,而教育价值的实现同样植根于生命价值的实现。所以,根本的规律在于生命成长的规律,根本的价值在于生命价值的实现。适宜的负担,就体现在尊重主体、尊重差异的生命规律的合理目标设定与达成的全过程中。教育的任务,则需首先接纳这一生命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存在的负担,并陪伴孩子在这负担的担当中一步步健康成长。
减负减什么?
简言之,减负就是要减去不合理的目标及随之同在的不必要的负担。
如,太多的父母经常不加分析地就把自己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相比,或者听风就是雨地盲目追随着社会的潮流,在不可取的攀比、跟风心态中,逼着孩子上完一个辅导班又上一个辅导班,全然不考虑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更遑论基于优势智能对孩子做差异化的个性分析;大多的教师或者学校,虽然熟知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的价值,但苦于质量监测、督导以及各种考核、评价的压力,不得不视而不见,对所有的孩子一刀切,不管是否吃得饱、还是吃得着,每天都要在大量机械的、重复的训练中保住学校的声誉、自己的饭碗;自然,也有家长从各种招工广告和求职经历中,深刻体会到:学历、学位才是硬道理,于是乎不管孩子是哪块材料,依然要把孩子往追逐学位、学历为主的学术性学习的洪流中推进;也有一些学校和教师,面对大班额的压力和自身专业功底的限制,明知因材施教,也想因材施教,苦于没有条件或者没有能力实施,只能望洋兴叹……类似种种,其实都是来自于对规律的无知或者忽视、藐视而造成的不合理期望、不合理要求和不合理目标,理应在减负范围内。而且确切的说,这样的现象目前决不是个别与少数。笔者认为,只有将这些不合理、不适宜的现象加以整治和根除,才是真正对减负的拨乱反正,才有机会让合理的、适宜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期望真正、有效地生长起来。
三、减负的责任谁来担?
减负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三任政府,每每看到孩子们日渐驼起的脊梁、笑容消失的脸庞,还有越来越多的眼镜,都是心疼有加,各种政策规定、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又在今年的六一发起了面向全社会的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活动,向公众征集减负良策。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以及大学的学者也就减负的问题,进行了持久的研究,发表了各种相似或相近的言论,而且提出丰富多彩的措施和建议。其实关于减负的问题、危害是什么,几乎全社会都知道;关于减负的措施有哪些,无论采访哪一个人,可能都能说上几句,且言之成理。然时至今日,减负依然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与呼声,问题的根儿究竟在哪里?
笔者在一次关于课堂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当问到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是知识目的论还是知识手段论的时候,几乎所有在座的教师都毫不犹豫地举手示意:知识手段论,而当追问这些举手的教师你在自己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以目的论为导向,还是以手段论为导向?时,几乎所有教师的手都放下了,答曰目的论,而且多半伴随着无奈和自嘲的哄笑。表面看是一次次调查,是一次次培训,而我心里深刻地知道:这就是教育的现实,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如同减负问题一样,所有这些自相矛盾的行为,都浓缩出中国人行为的一种特质:知、行不合一!也就是说,即使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和选择,但做的时候却未必选择行随心生。那么大家选的是什么呢?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大家选的是那种最安全的方式。也就是说,鲜有人愿意出来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即使我知道那是对的、随大流是错的或者不恰当的,我也选择和大家一样。这背后反映的是国人国民性中的一种特质:自我缺失。自我缺失的人没有安全感,更谈不上冒险精神。所以,所有的改革举措或要求我都会选择在安全的范围内实施,即使知道真理在哪里。所以,只要周围的条件没有成熟,我坚决不冒险,明知对我也决不冒险,最多做些小改良。而当人人都这样想的时候,人人都在期望别人或环境先改变的时候,改革链条中的起点会在哪里呢?也许永远也不存在。自然,我们追求的减负目标也永远无法实现。
减负是教育问题。而解决减负的问题,其实早已超出了教育的范畴。表象看,减负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级各类部门的共同努力。如,政府要加大力度给予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重新审视对教育质量的界定并加强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要关注课程结构与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全新的、更为宽广的育人平台和发展环境,要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家庭则要加强学习与思考,要深入理解成功幸福的含义,要学习、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正确理解家长或亲职的角色与任务;而社会,尤其社会舆论要为教育创造一个更加具有沟通特征的支持性环境,加强必要的科普工作和科学引导,同时社区发展、区域文化发展中应逐步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大融合,从而促进双方深入的相互了解与相互支持等等。而追到根本来看,减负的过程其实是对国人国民性的挑战,其核心和根本在于:每个人是否能坚守并践行自己的信念,敢于担当、敢于奉献、敢于坚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在学习如何为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就是为别人、为全社会负责。因为,人人都能做到为自己负责,各司其职,自然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的系统化进步。所以,减负是全民的职责所在,而减负是否成功担负的是民族发展的重任。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