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为中小学校长“减压”的思考

信息来源:作者: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秦德增
发表时间:2011-12-13
字号:/

 

怎样做一个好校长?这是人们经常讨论的重要话题。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好校长,那你首先必须努力成为好教师、好教学专家、好教育家。但是,在我国32.6万多名中小学校长中,有多少校长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付诸于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究其原因,就在于校长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
第一是沉重的教育GDP”压力。一些地方政府每年为学校下达高考、中考升学指标,根据考试成绩给学校排名。学校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给予重奖;没有完成任务,指责甚至撤去校长。学生考取一本的上线率,“211”“985”学校的录取率,重点高中、示范高中的升学率,成为校长沉重的教育GDP”。社会、家长也以考试成绩评价学校、校长。在这样的重压下,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扎实抓好应试教育,展开优质生源大战,放弃学习困难学生,就成为许多校长无奈的选择。育人为本实际成为升学为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学习时间长,心理不健康,近视率高,睡眠不足,体质下降,道德滑坡、畸形发展、责任感缺失,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轻生。清华大学今年自主招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近700名考生(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区),结果有63.5%不及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新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有近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第二是发愁的经费压力。虽然近年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增幅很大,中小学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经费短缺,相当多的学校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校园校舍、图书仪器装备、体育美育卫生设施等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大班额现象普遍,信息化装备严重不足。2009年,我国普通中学总数为7.1万所,其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未达标校数为2.1万所,占总数的29.7%;体育器械配备未达标校数为2.2万所,占总数的 31.2%;音乐器械配备未达标校数为2.6万所,占总数的37.0%;美术器械配备未达标校数为2.7万所,占总数的37.6%;理科实验仪器未达标校数为1.7万所,占总数的 24.7%;未建立校园网校数为3.6万所,占总数的50.4%。我国县镇普通高中总班额为23.6万个,其中56人及以上为14.0万个,占总班额的59.5%。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办学条件达不到要求,体音美和小学科学、高中通用技术课等大多处于课时不保证、质量不保证的状态。政府投入普通高中的经费比例过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相当多的高中负债办学,基本上处于学费保运转,基建靠贷款状态。
第三是揪心的安全压力。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近年学生安全问题已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校园楼梯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火灾、交通事故、溺水、传染病等许多事件突如其来,群死群伤、单死单伤接连发生,令人心痛,不但严重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影响了社会稳定。以校车为例,近年因为学生乘坐不符合标准、不规范校车而引发的伤亡事故在全国各地屡有发生。据有关资料,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8亿人,有接送学生车辆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2.9万辆,只占10.3%,平均6428名中小学生才拥有一辆专业校车。学校危房改造任务非常繁重。2009年,我国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总计为13.9亿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1.7亿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12.4%。侵犯学校合法权益的事件也不断发生。学生在学校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家长直接到学校闹事。作为学校安全责任第一人的校长,其压力可想而知。
第四是无奈的管理压力。我们在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政府既办学同时又直接管理学校,政校不分,管办不分,高度集中,学校不具有办学自主权,校长负责制实为校长责任制,使学校缺乏活力,千校一面,同质化倾向严重。有的地方规定校长任期一般为三年,但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要办出特色,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校长要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成长为优秀校长、教育家,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任期时间太短,校长要在短期内实现自己的目标,会有巨大的压力。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学提出诸多新要求,教师队伍数量及学科结构不适应需要的问题十分突出,但受现行财政体制及编制管理制度限制,无编进人和有编不补的现象同时严重存在,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更多压力。在许多地方,由于普通高中优质资源缺乏,使优质学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各地的重点校、示范校,规模在不断扩大,几千人的高中非常普遍,给学校在教学、住宿、餐饮等方面带来更多压力,给学生管理带来较多问题。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数量快速增长,但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条件建设并没有跟进,使学校要承担起教育和保育双重责任,校长压力很大。
难道这些压力都要校长们承受吗?这些责任都要校长承担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些压力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对于学校管理的越位错位不到位。二是片面的人才观、传统的用人制度和唯学历、唯名校的倾向,以及各行业收入分配的悬殊,加剧了就业的激烈竞争。用人是育人的指挥棒,直接导致了激烈的升学竞争。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城乡、地区、学校之间资源配置差距较大,使上好学的问题更加凸显,使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较以往更加突出。四是社会、家长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用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五是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进一步助长了奥数热择校热
所以,我们必须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校长减轻压力。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夯实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职责,为学校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和良好社会环境。具体建议有:
第一,必须加快推进社会用人制度改革,从源头上解决激烈的升学竞争问题。针对社会许多单位在招聘中重学校、重学历的倾向,国家要在调查研究、借鉴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办法,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引领社会树立多元的、科学的人才观,形成使用人才重品质、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为学校教育教学创造宽松环境。虽然很难,但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第二,必须尽快研究制定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在医疗卫生、食品等领域,政府都提供了权威的质量评价标准,但在教育领域,基础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至今还没有全面系统建立。我们应整合多方力量,尽快研制出台体现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并作为各级政府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依据强制执行。要针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不到位、保障不力的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网络。
第三,必须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虽然我们在高考改革方面有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也出现了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清华新百年计划北约华约卓越等自主招生考试联盟,但总体上并没有改变目前的高考格局。要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政策及配套措施,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要尽快制定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使高校更好地招收合格人才,使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要在国家层面出台措施,引领和倡导社会舆论,坚决禁止炒作高考、中考成绩,禁止报道各地各学校的升学率、升学人数、升入重点大学的情况,禁止炒作或变相炒作考试状元。
第四,必须转变对校长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校长评价标准。要坚决改变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评价校长的做法,建立科学的校长评价标准,重点衡量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率,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加快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行校长职级制,促进校长专业化,科学确定校长任职期限,提高校长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教育家办学。大量实践证明,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塑造出大量好校长。
第五,必须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切实解决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国家要尽快研究制定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努力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办学差距,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实际出发,把关注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根据城市人口数量,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各级政府要保证教育投入三个增长,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非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等政策落到实处。要调整投入结构,在重视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重视软件建设投入。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解决农村高中负债运行的困局。要切实解决学校在教师编制、职称评聘中的主要问题,扩大职称改革试点范围,尽快实现在中小学建立统一教师职称系列及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目标。
第六,必须转变对学校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纲要》规定,转变教育管理职能,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要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使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使校长在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法制环境下真正做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第七,必须落实依法治教,进一步强化教育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国家要尽快研究制定《学校法》,进一步明确学校法律地位。各级政府要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坚决制止侵犯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不以升学率给学校排名,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坚决纠正教育GDP”。要完善教育考核机制,把为校长减轻压力、为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治理奥数择校等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教育政绩考核内容,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要建立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定期公告制度和各级人大问责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