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学生家长:家长热衷于课外补习班的驱动力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12-04-16
字号:/

 

 
我是一名教师,在陪伴孩子小升初的两年中,作为一名普通家长接触了很多像我一样从起初的茫然、中途的无奈,最后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到小升初洪流的家长们。目前,我的孩子正在迎战中考,也看到很多家长孩子继续奔波于课外班的身影。这四五年来的亲身经历和观察给了我很多体会和思考,我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交流传达家长们的心声。
首先,我想谈谈一些经历和观察。
20079月,在孩子上五年级的时候,经朋友多次劝说,我开始上网寻找北京市比较出名的奥数学校。第一站,就来到了学而思的接待台。初次接触的直观感受是,学而思的招生流程很科学。例如,它有一个植入电子排队信息系统的接待流程,接待人员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第一,了解学生和家长基本信息,为学生建立教学档案;第二,向家长提问及对孩子的简单笔试,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判断孩子适合的奥数班级别(我后来逐步了解到他们的奥数班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尖子班、竞赛班、人大四中目标班等、状元班等多种,级别越高授课教师越资深);第三,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师资和题库等教育资源,如果家长还在犹豫,将举例说明某某学生经过他们的培训,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的案例,从而打消家长的顾虑;最后,告诉家长非常适合孩子的某某班只剩下1-2个名额,敦促家长尽快报名。经过这个流程,绝大多数家长都会现场交钱,甚至同时报名几个不同科目、不同时间的班次,一次交几千或更多的报名费。
为了吸引家长和打消家长的顾虑,学校设有退班制度和听课制度,小小的一个教室经常挤满了家长和学生。家长在长期跟听的过程中,渐渐熟悉并经常互相打听辅导班信息,升学前要好的家长之间互相通报各中学掐尖活动的考试时间、地点、科目等等(所谓掐尖活动,就是形象地比喻重点中学为抢先录取最优秀所学生采取的行动)。期间,部分专职抓孩子课外班的家长往往成为消息的源头,他们经常向因为工作繁忙而对小升初行情不够了解的家长们介绍经验。这些消息对日后家长进一步选择辅导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消息散布得越广,家长心里越没底,越希望多报班、报好班,形成一种家长互相吓唬家长为孩子报班的氛围。甚至很多家长联合起来聘请热门教师走穴,比较受欢迎的教师每个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都被各种大课、小课排得满满的。这些热门教师不仅负责指导孩子学习,也同时负责帮家长递交学生简历、通报考情。
除了奥数外,英语也是重点科目,在教育部明令禁止小学生参加公共英语考试后,各种名目的英语证书很快成为家长新的选择。其中,以英国伦敦三一学院三一口语等级考试和英国剑桥大学“KET/PET/FCE”系列证书考试最受追捧。FCE是当中级别最高的综合英语考试,据授课老师介绍,它的难度基本可以达到雅思6.0水平,不仅题型复杂,而且内容涉及税务、离婚、经济危机等小学生阅读中文都非常困难的题材。这样一个完全不适合小学生英语教育的证书考试为什么会成为许多高学历家长都接受的备考目标?是有其推广规律的。首先,北京市的部分小学生有过长期海外生活和上学的经历,对英语和英国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极少数小海归经过一定的训练能够把这些优势体现在证书考试能力上,偶然考过FCE,并凭借这个突出的特长被市重点学校录取。第二,培训机构将这些特殊的故事编成可供推广的案例,并通过教师、接待员、部分家长及网络平台宣传,从而影响家长。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多赢得一分被市重点面试录取的机会,甚至在没有真正了解证书的考察内容和难度的情况下,为孩子选择了针对证书考级的辅导班。授课中,为了提高分数,某些教师甚至会要求家长专门带孩子去伦敦旅游,速成一个海外背景,以便于能够用英语发表关于英式建筑的见解。第三,英国伦敦三一学院等证书机构逐渐注意到中国市场的价值,专门在国内教育界寻找证书推广代言机构,建立定点教材发行机构、师资培养机构、考试举办机构等一套体系,中间的口语面试都是由刚刚经过短暂培训的考官队伍仓促上阵完成的。考试过后,孩子无法完全表达考试的难度和特点,少数孩子通过考试的例子使家长难以客观地认识到这种考试不仅超出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更违背了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尽管很多家长为此支付了高昂的培训费用,学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忍受了很长时间强行灌输考试技巧的课程,但是达到目的的学生家长只是极少数。
在五年级末、六年级初,学生和家长都进入了非常紧张的备战阶段。学而思、巨人等培训机构专门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学生档案系统。档案系统具有快速的信息传达功能,因此,它们能够组织全市范围的会员学生举办若干次声势浩大的考试。几乎所有参与培训的孩子都多次参加这些非正式升学考试。各重点中学再针对考试成绩及排名选拔参考学生,并再次通过培训机构的信息系统通知被选拔考生和家长,举行自主招生考试。各重点中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原则经由培训机构以免费咨询讲座的名义向广大家长和考生讲解。听过讲座后,家长再次为学生紧急补课选报新的课外班。
另外,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在成功经验的示范效应下,许多家长为学生制作了精美的简历。简历里包括孩子的简介、家长基本情况介绍、孩子所获得的大大小小荣誉的证明复印件等。家长情况中还要说明工作单位、婚姻状况等。据传,离婚、再婚家庭的孩子是不能被某某最知名重点中学录取的。理由是出身好、婚姻美满的家庭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我不免想到,小时候学习过的名人传记,很多科学家名人都出身贫寒家庭,甚至是遗腹子。这样的选报标准又有几分可信度?十一二岁的孩子,竟然可以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简历。直到学生收到心仪的学校录取通知后,才能结束漫长而艰辛的小升初征程。
升入中学后,培训机构又拿出适应中考的培训方案,通过让学生提前学习中学阶段知识跟随上课进度复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固然有可能提高考试成绩,为中考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也养成了抄近道、反复炒夹生饭的坏习惯,得出一次听不明白、掌握不到位,还有很多次回炉的机会的错误经验,不能养成一次把事情作对的良好品质。更为可惜的是,很多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的难题都被学生在多次重复的教学中背诵、记熟。由于很多学生都在上辅导班去辅导班的路上,不上辅导班的孩子在假期很难找到可以一起玩儿的小朋友。为了不让孩子太孤单,太无所事事,家长只好为他重新选择课外班。在匆匆赶学的路上,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真正享受生活、发现自己兴趣、培养自己专长的机会,写作文更是无米下锅闭门造车,他们尚待挖掘的创新潜能也被悄悄扼杀。
我在大学教学工作中,看到很多应试上来的孩子,非常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一旦离开了考题、离开了课本就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如何去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中迷失了自己。很可能,不顺应课外班潮流而真正拥有研究兴趣和潜质的孩子,在愈益严峻的升学竞争中错过自己心爱的学校和专业。不能不说,这是太大的浪费。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的思考和期望。
作为人口大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公平考试是很多家境贫寒、志在高远的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抱负的最可靠、最公平的途径。考试本身无错,值得商榷的是方式方法。
从重点中学的角度看,打造名校的目标必须得到提高和保持升学率、升入名校率等具体指标的支撑。因此,争夺培养优质生源争夺优质生源就成为他们培养优秀学生的捷径。
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升入一所理想学校,或者不要进入太差的学校的愿望是非常普遍的。如此激烈的竞争,使得多数学生家长没有办法不投入其中。
目前,课外培训机构是这一局面的最大受益者。竞争越激烈,家长越无助,它们越是有更大的获利空间。我最新听到一位原学而思培训经理提供的消息是,一个研究生毕业没多久、比较受欢迎的明星教师可以拿到5万元的月薪。其实,培训机构因为待遇丰厚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名校毕业生,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的学生。
近年来,这些知名培训机构的盈利能力已经引起海外投资机构的重视,它们通过风险投资、辅导海外上市等方式深入参与到这一财富重聚的游戏中,并成为财富分享的大赢家。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了解这些海外机构的思考方式,他们会通过专业的研究机构分析:如何解读中国政府的教育政策?关键人物和机构有哪些?影响模式是什么?未来的政策走势是什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是什么?如何影响学生、家长等顾客?哪些人是传播消息的意见领袖?意见传递的链条是怎样的?如何参与、渗透中国的教育链条?获利点在哪里?获利分配模式是什么?等等问题,都在他们的研究视线当中。在这里,追逐利润的资本力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课外班的问题将会日趋严重。其实,这种趋势已经显现出来,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很多幼儿英语班的费用已经能够达到一年一万多的水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上述问题引发我对问题产生的根由及解决之道进行了一些思考,不够成熟、不够全面,仅供参考。
首先,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够成熟,极其容易被利用。因为缺少有效与孩子沟通的方法,竞争越严峻,压力越大,家庭关系越紧张,互相越不能充分信任。目前,少数抓人眼球的所谓狼爸爸虎妈妈等的教育观点,对这些家长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这些教育孤案能否作为成功经验去推广,我认为是值得质疑的。目前,影响家长教育理念的很多产品出自商业机构,必然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目的在于影响家长和学生长期依赖商业教育。家长亟需教育,教育家长的责任需要公共、客观的机构去承担。
第二,公立学校被要求为学生减负,尤其是公立小学甚至没有升学压力,学校的课堂质量很难保证,他们对孩子的升学缺少应有的影响力。家长只好寻求课外班的帮助。当然,减负和取消小升初升学考试的初衷是好的,本意是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公平教育权。但是,节约下来的时间却为课外班提供了大量的学生课余时间。取消统一公开的升学考试又为名目繁多的各种自主招生考试提供了条件。
最后,私立教育机构能够发展壮大,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价值,包括师资精良、授课形式灵活等等。但是,现在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产业监管措施。它们的定价标准、开课科目及内容、推广方式、宣传内容、甚至报税缺少有效的监管。
教育问题的影响面是多方位的,影响它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我认为,不能够把产生问题的根源单方面地归结为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教育现状究竟是什么样的全貌,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
我们需要一套经过深入调查而制定,能够不断改良、并能真正有效监管教育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义务教育之外的补充教育。让产业化教育机构的经营行为有法可依、遵循良性竞争的法则,为孩子们的健康学习创造一个健康环境。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