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京举行

周義: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为春节文化基因注入现代元素

信息来源:
发表时间:2011-07-18
字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  

  

周義 

  

春节文化蕴涵着和谐与喜庆,团聚与亲情,让世人感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世界送来和谐、友谊、共进的春风,见证了华人社会对所在国发展作出的贡献,使世界各国人民与中国人共享迎春的氛围。春节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吉瑞、健康、圆满的美好愿望,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持团结、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春节文化,既要保护传统,也要创新内容和形式。今天,以理性、自觉的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春节文化,就是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春节文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加强对地方春节文化内涵及民俗活动的研究 

中国各地方、各民族的春节民俗活动各有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整理民族的历史记忆,对春节文化的有关传说、祭祀、庆典、娱乐、禁忌等民间风俗进行认真研究。一是加强对节日文化中重要民俗活动的研究。民俗是人们共同生活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社会现象,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息息相通,展现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过去和延续。通过加强对节庆文化中民俗事象和民俗心理的研究,可以发掘人们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中,所受宗教思想、哲学思想影响的一致性以及某些差异,探索人文精神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演进的过程。二是加强对节日文化中民族传统民俗演变规律的研究。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传统民俗。可以说,节庆文化是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心理的动向惯性,是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加强对节日文化中民族传统民俗演变规律的研究,正是从节日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入手,探索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过程。三是加强对节庆文化双重性的研究。节庆文化一方面经过代代传承,浓缩了民族精神和文化精华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受到种种客观的或人为的条件所制约,逐渐积淀而生成愚昧落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节庆文化中优秀民俗和传统美德的挖掘和弘扬,摒弃一切陋俗恶习,塑造着真、善、美,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社会进步。 

总之在春节文化内涵和民俗文化的研究中,我们要立足节庆文化中民俗活动的多元性,恢复历史真实,突出民族特色,增加文化含量,分析现实意义,弘扬祥和团结精神,将单纯的节日转化为复合型综合性节日。在理论与实际上增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力与适应性,在继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须的宝贵文化源泉,使民众在畅享愉悦、升华情感的过程中,传承文明,丰富生活。 

二、寻找传统节日中深层文化内涵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契合点 

节庆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文化也要现代化,不断地注人时代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经历了几千年文明的洗礼,承载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精髓,在很大程度上调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传统节日之所以传承到今天还依然存在,正是其所蕴涵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价值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符合了人们需求的变化。寻找传统节日中深层文化内涵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契合点,就是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中不断注入现代元素,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相契合,使传统节日文化在创新、求变中传承与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是赋予新的时代的内容。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最根本的保证是将民间传统转化为民族信仰和公众共识,将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信仰赋予新的内容,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这是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过程,是传统美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与人类普遍追求的共同价值有机结合的过程。我们要创新传统节日模式,增强时代感,在传统春节中融入现代人文精神,将传统春节活动中注重伦理教化,注重家庭、家族的私人领域内活动的文化特点提升为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重广泛的社会交往、建立和谐融洽社会关系的公共领域活动。二是吸收异域节庆文化的丰富内涵。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入与广泛,我们要以兼容并蓄的精神在继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把国外节日中一切新的、先进的、开放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吸收进来,使传统节庆文化汲取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内涵,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只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传统节庆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涵,传统节日就会在大众生活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中西节日文化的交融中永保活力。 

三、创新载体和庆祝方式 

在流动人口日益增加、人际关系日益世俗化、理性化、功利化的现代社会,春节习俗有助于增强人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合力,为现代人寻找古老而常新的真情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春节可以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春节习俗为人们提供了馈赠、分享与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着情感的交流以及文化、人情差异的整合。春节习俗作为滋养人性的一种文化资源,使人们从中寻找到了人性的共同点。我们应将传统春节文化的精髓赋予现代生活的内涵,适时调整、演化节庆载体,生发新的节庆方式,使传统节日更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一是增加春节假期。目前春节七天的假期无法满足人们探亲、访友、旅游等多元需求。广东等劳务需求大省更是由于春节假期短等因素,造成客流短期内迅速激增,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一票难求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不能满足许多外省劳动力回家过年的迫切需求。建议增加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的放假天数,将春节假期顺延一些时间,为增加春节文化含量,丰富春节活动内容和形式,拓展大众参与性的活动平台,提供必要的、充足的时间保障。二是将春节与庙会等各种民间民俗活动有机结合。庙会和节庆是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两大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庙会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是群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传统节庆活动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春节的节庆活动与庙会有机结合,既能够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内涵,要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思考如何在城市生活中重构年味。将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所在区域的本土文化成为滋养和创新春节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特色元素,既能保持传统节庆的原汁原味,又能彰显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以及城乡群众文化的共同繁荣。 

四、推动春节内销市场的开拓 

春节是假日经济的黄金时间,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春节购物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拉动内需的一大动力源。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所具有的这种崭新功能不仅使春节在传统的内容里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生机,而且在客观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传承与创新春节文化势必要关注其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旅游等的密切关系。一是打造春节文化品牌。要在系统研究春节文化代表性符号,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打造春节活动品牌,开发、宣传节日纪念物,春节的饺子、灯笼、对联、腊八粥、生肖动物等等,尤其注重对体现地方特色的春节符号的开发与宣传。例如,广东的春节文化有着典型的地域特征,古今融汇,南北结合,中西合璧,内容丰富多彩,节奏活泼明快,表现出一种大胆追求的精神、宽松自由的风格和自然清新的风貌,我们可以通过锻造广东木板年画、龙狮艺术、新春祈福会、迎春花市等独具特色的春节品牌活动,弘扬广东人民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兼容并蓄的精神。二是推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我们应借助现代文明与科技平台,研发并推广具有民族特色、科技含量、绿色环保的春节文化产品,组织丰富、健康的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刺激文化消费,使群众在文化消费中接受中华民族团结、祥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在经济、文化互促共进的过程中,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相互交流,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三是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春节节庆为我们的现代文明留存了一个多元性的、内蕴丰厚的文化空间。我们应该依托春节充分开发文化资源,促使各种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通过增强舞台剧、多媒体互动等新形式和新内容,在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增添时代的气息。要开拓春节文化活动场所,使传统春节活动从小家走向大社会,利用春节文化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综合性地展现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和地方风情,拓展旅游衍生地,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 

五、加强对春节民俗活动的正确引导,建设和谐社会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需要依靠民间的力量赋予生命,予以传承。节日民俗活动内容涵盖丰富,既有群众参与性、娱乐性的活动,也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还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活动,使人回味无穷,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具有迷信、神秘色彩的活动。对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专家学者要发挥引导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一是加强组织。政府只有加强对春节文化的组织工作,才能保障群众的广泛参与,保证春节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可持续性发展。要秉承人本精神,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满足不同群体的节日需求,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场所,组织好群众参与度高、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大型节日文化活动,通过打造主题文化活动提升春节集体活动的教育功用和审美趣味,使民众在节日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交流感情、增进团结、提高素质,创建和谐、互促、共荣的社会。二是加强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应在思想上重视春节文化,把丰富春节文化活动作为本职工作之一,加强对春节活动的引导工作,大力提倡春节活动走出家庭,融入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融入市场经济,融入各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沟通。政府只有加强引导,才能保证春节文化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效抵制消极、庸俗和不健康的活动,确保文化活动的安全性。三加强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候精神家园的历史重担,最根本的是青少年的参与、承担。春节期间正值学校的寒假期,为学生沉浸在这种家国同构的东方文化氛围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且春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传统节庆文化中最吸引青少年参加的节庆,我们应该让春节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加强对春节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教学与宣传,丰富青少年的春节文化知识,让学生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