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京举行

高成鳶:春节文化“核心价值”的补充认识 及结合天津年俗的创新思路

信息来源:
发表时间:2011-07-18
字号:/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 高成鳶 

  

一、春节文化核心价值深化认识的补充心得 

这次会前中央文史馆打招呼说,准备发言时要多出主意少谈学术,我们理解:关于核心价值的探讨已取得共识,即民族文化认同(这里只补充一项反面例证:台湾网文说,日本并吞台湾期间实行皇民化运动,华人同胞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禁止过年),没有必要重复。但因为笔者根据本人的学术经历,对春节的核心价值别有心得,也许大家没有想到,愿提出来供各地同道切磋。   

世界公认独特的中华文化是家族文化,《孟子·离娄上》说国之本在家。现代研究者发现,中华文明的原始国家不像其他文明那样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废墟上(恩格斯语),而是的放大。笔者曾承担国家课题,探究远古从尚齿(尊老)到孝道的过渡,提出中华文化以家族的生命为生命的观点[]。(《礼记·哀公问》:身也者,是亲之枝;伤其本,枝从而亡。)从反面说,即对个体生命的相对轻忽。这在春节礼俗上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古怪的虚岁记龄法,很值得注意。 

的内涵自古就与相通。有个著名对联说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过了三十午夜,家庭成员不论老少人人增长一岁。老年华人都讲过虚岁:年三十出生的婴儿落地就算一岁,转天就两岁了。百度百科周岁来自西方,又说它的传入使华人年龄的算法混乱不堪;至于虚岁的来由及意义,百度用上千字的释文也没能说清楚。 

笔者认为,传统的过年增岁必须与古代无视个人生日的礼俗联系起来认识。现今祝贺生日都唱Happy birthday to you(祝你生日快乐),没人想到这在唐代以前简直是冒犯。笔者写过关于寿诞庆贺由来的论文[],论证按旧传统华人过生日不但不能快乐,反而要为逝去的父母悲伤。南北朝《颜氏家训》斥责借生日摆宴席不知有所感伤,是无教之徒。唐太宗曾在生日垂泪思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开放的唐代,后来皇帝开始过圣诞日,当是受到各国前来祝贺的影响,宋代以后生辰庆贺才逐渐普及于民间。天津旧时有的大家族还对子女进行有关传统教育,有谚语说孩的生日,娘的苦日 

刻意无视个人生日,又跟对父母丧礼、祭礼的极度重视密切相关。十万字的《礼记》,大部分章节都是这方面的繁文缛节。重忌日、轻生日的强烈落差,出于同一道理,就对是家族生命衔接的强调。个人生命只是家族生命的一个枝杈或环节,为了抑制个人独立的意识借以抬头,必避免生日的提示;另方面,亲祖的死亡会导致家族生命的断裂,必须用隆重的仪礼来加以修补和巩固。这就是《论语》强调的慎终追远。过年全家同时增岁,以此遮蔽个人的生日,这关系到年俗的核心价值:强化家族认同亦即民族文化的认同。每年强化一次,以抵御时间的冲淡。 

另一项值得深入认识的年俗仪节是家族祭祖活动。尽管今天人们早已淡忘,但据各地方志民俗章节正式记载的年俗,初一日的首要内容无不是祭祀先祖,继而对健在的祖父母、父母磕头拜年(按,历代核心家庭系以祖父为家长,叔伯兄弟大排行,如老大宋江人称黑三郎),以此强化家族实体的观念。除夕备受重视的家族团圆,可以视为次日祭祖的集结与准备。按传统,年三十是特殊日子,整天都是家族的封闭时空,外人会自觉地避免闯入或打扰。家族礼俗的这一最后禁地近几十年也被打破,三十深夜还有远方亲友电话拜年。因为有祭祖内容,传统过年其实是比较庄重的,欢快放纵的功能另由正月十五来分工承担。 

风俗当然要随时代而转变,但其核心价值不该遗忘。只有用核心原理才能对风俗的变化作出有深度的解释。可以拿天津近代流行过的一项年俗讲究做典型,就是三十这天女儿不见娘家灯(否则要死娘家人),但这项妈妈例儿(方言称忌讳)却找不到传统根据。此俗属于核心价值为适应社会进化而发生的变通。家族文化以男权为保障,妻子绝对从属于丈夫,有义务参与夫家的团圆,又无权利继承娘家的利益。分析女儿要在上灯前离开娘家的道理,显然在于近代大城市交通便利,从娘家到婆家不用不了半天时间,天黑前动身足能不误夫家的团圆(否则会受到两家的非议:娘家的姑嫂,夫家的叔伯)。当然这也反映了近代城市生活中家族礼仪的弱化,否则按严格的旧礼教,过了小年就要全力为婆家忙于过年的劳役。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天津还流行初二姑爷给岳家拜年的新年俗,道理在于新社会春节放假三天的规定以及男女平等的实现。 

与不同时代或地域相应的种种年俗变化,都可以用核心原理予以解说。年节期间传媒年年重复罗列现象,未免显得浅薄,而且有言不及义之嫌。大众可以不求甚解,但作为知识精英的民俗专家,如果不能从核心价值的深层次来引导提高大众的认识,可说未能尽到社会职能。 

要确保核心价值的传承,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问题。年俗属于人类学上的仪式,追溯其形成,不能不涉及某种原始信仰,或者说群体的敬畏心理。即便有点迷信,客观上至少是无害的。中华先圣大都不信鬼神。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他同时极力提倡祭祖祭神的礼仪,强调要带着一片至诚,死犹生、祭如在。当民众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时,自然会产生敬畏心理,正如《礼记·檀弓下》所说: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利用这种心理使民众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就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的政治伦理。与其他文化不同,中华文化本来缺乏宗教,相近的只有祖先崇拜。学者已经论证,敬天敬神都是从祖先崇拜衍生的。华人对灵魂的存在半信半疑,有时说在天之灵,有时说地下有知;敬畏心理本来就很脆弱,禁不住发动全民宣传运动来清除唯心论。听说土改时有的地方挖祖坟成风,孙子拿爷爷的头骨当球踢,大喇叭还予以表扬。对祖先的敬畏像窗户纸一捅就破,捅破了就不好恢复。笔者本人就常常陷入心理矛盾:扫墓时见到有人向死者倾述,内心里总觉得有点可笑,这与洋人对遗骨的重视适成对比。国学大师钱穆先有句名言:对于民族文化要有温情与敬意。温总理说的仰望星空也象征着有所敬畏。观念问题的根本解决很不容易,也是长期任务,有效的途径是官方的正式表态,或至少纳入学校课本中。 

二、创新思路:从社区锣鼓班起步、恢复天津传统城市花会探索城乡结对的同乐活动 

天津与首都近在咫尺,之所以成为大都市,要归因于地域、历史条件的特殊。早期居民的构成就比较特殊:天津最初的建制是军事据点,明代大批安徽籍军人军眷来此驻屯,造成了语言上鲜明的方言岛现象。元明清三代,南粮的大规模漕运要在天津换船进京,导致码头工人庞大群体的聚居,其出身多是运河沿线的流民、灾民,与军人后代有某种共性,共同决定了地域民风与方言岛有近似性:表现为尚武轻文,任侠重义;近代天津又猛然成为国际海港、出现九国租界,成为外来文化的滩头。由于传统高层士绅文化基础薄弱,对其他文化成分没有足够的同化能力,造成流民风习与前卫观念各行其是的局面;这是形成地域年俗特色的温床。年文化的传统功能,除了上述的家族认同之外,公认在于祈福禳祸。相对于农耕生活,流民缺乏安全感,所以天津民间过年的妈妈例儿较多,节日气氛格外浓重。正如保护文化遗产的领军人物冯骥才先生在《天津卫过大年》一书序言中所说:中国大城市的年味,首推应是津门。[]所以在春节文化的调研中,天津的情况值得注意。 

此次天津应中央文史馆要求上报的天津春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两项特色案例,首先是葛沽宝辇出会[]葛沽是近郊古镇,著名国学家周汝昌先生的故乡。宝辇出会为民间花会的一种,天津花会的突出典型。 

花会一词《辞源》、《辞海》不收,据百度百科解释,主要指各地以花卉为主题的活动,例如洛阳牡丹花会;作为节日游艺活动,花会不过近代流行于北方京津一带。早期以北京妙峰山花会最热闹,时间为农历四月初,届时天津、河北(旧称直隶省,天津长期为省会)民间团队前往参加。后来天津娘娘宫(津人对天后宫的俗称)花会,曾值康熙皇帝驻跸天津,亲临观看、并赐名皇会[]因而获得极为显赫的地位而闻名全国;更加上有文献佐证(民国25年徐肇琼专著《天津皇会考》)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受到皇会的强大影响,天津城乡居民惯以花会名义定期结社,集体同乐的风气大为普及。天津皇会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开始的9天,比妙峰山更接近过年。过年期间民间欢乐情绪高涨,加以时值农事淡季,城市也有年假传统。花会高潮是正月十五,堪称中国的狂欢节 Carnival,旧译嘉年华,似乎有意拉近年庆活动),民众有充分闲暇与饱满兴致。所以花会在天津逐渐演成全民性的春节欢庆活动,至今已有几百年传统。 

文革以后的新时期,天津春节花会活动,包括历史悠久的著名团队,很快得到恢复与发展,证明其较强的生命力,葛沽宝辇出会就是典型。每年春节前后,有越来越众多、越频繁的郊县乡镇团队进城,在中心地带的老城鼓楼、娘娘宫附近的古文化街行进表演,引来广大市民围观尾随,扶老携幼、填街塞巷,兴高采烈。 

花会内容有秧歌、走跷、龙灯、狮子会、旱船、竹马等新老节目,花样百出,繁简各异,但其最基本、最简易的必具要素为敲锣打鼓。近年天津确定的80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锣鼓为要素的多达30项,占了三分之一,可见地方民俗对关于锣鼓的喜爱。本馆在2010年初提交的、获得中央文史馆及中央领导重视的调研报告中对此有重点探讨。(旧时新年到的民谚都说敲锣鼓、放鞭炮,前者烘托欢庆气氛的功能远超后者,加以鞭炮泛滥有种种隐患,本馆建议的提倡锣鼓,能兼收有的效抑制鞭炮之功)。参见后附天津《今晚报》去年春节过后发表的两篇宣传文章。 

结合以上地方实际,我们经过调研及思考,形成如下年俗创新的一系列思路: 

从在城市社区提倡春节单一的锣鼓同乐活动起步;由简而繁,逐步结合吹奏乐及肢体舞动;养成鼓舞兴趣后,组织骨干活跃分子前往邻近乡镇观摩民间花会;进而把乡民花会小分队引来社区为居民表演,同时学习乡民表演技艺;先以居委会、后以街道为单位,日常开展相邻同级单位的联谊活动以至比赛活动;最终形成居委会与村委会、街道与村镇之间的结对,达到城乡融汇的效果;先行试点,推广到面,试探能否从花会传统深厚的北方蔓延到全国;逐步使传统花会吸收时代的、国际的元素,吸引青年一代自发参与;最终有望较成功地营造新时期的年味,甚至超过古老传统,获致社会和谐的效果。 

以上思路的如有部分可取,试行阶段就是一个漫长过程,有无数问题有待讨论、试行。初步想到几点原则:整个活动贵在尊重自发性,不宜于官方正面号召或行政安排;媒体的配合要强调协调有序、持续渐进。 

年俗的恢复,指望青年一代大投入是不实际的(他们的观念已接近定型),强为提倡倒会引起逆反。只能通过影响儿童少年,使之成为深切而亲切的儿时记忆。 


 


[] 高成鳶:《中华尊老文化探究》,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 

[]高成鳶:《寿诞庆贺始于宋代考伦》,韩国《李忠熹教授花甲寿辰纪念文集》,仁荷大学出版,1997年。又改题为《寿辰庆贺的由来演变》,《寻根》杂志,1997年第3期。 

[]贾长华主编:《天津卫过大年》页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参阅本馆呈报文件:《天津市春节文化传承较好和创新有特色的案例》。 

[]尚洁著:《皇会》, 冯骥才作序, 山东教育出版社。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