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京举行

郑一民:关于春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信息来源:
发表时间:2011-07-18
字号:/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郑一民 

  

世界上任何事物与景象,一旦被称为文化的时候,就成了全民族或一区域内民众的共有财富。这种财富,是熏陶和锤炼民族特质的血液和熔炉,是支撑一个民族或区域民众繁衍生息的力量和基石,是区别这个民族或区域民众不同于其他民族或区域民众的传承符号和基因。我国的春节,自诞生之日就是具备这种性质和功能的民族文化盛典。他给了华夏儿女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深厚中华情和中华味,使人感到尊严和幸福,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彰显春节文化这种价值与内涵的有三个要素,即团圆亲和欢乐。因团圆而亲和,因亲和而团圆,因欢乐而使团圆和亲和聚生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德不断升华和强化。在悠悠岁月中,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相依相伴,阅尽历史沧桑而共生共存。因此,中国人视春节为民族文化的栋梁支柱、为中华第一大节,对春节的关怀和热爱超过对其他任何事物的感情。当遇到坎坷和不公平待遇,人们会愤慨会抱怨;当受到伤害和削弱,人们会愤怒会抵制;当到了红火盛世,人们总希望他更丰富更灿烂。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以文化论输赢的时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迈上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舞台,人们富了,对节日的期盼和渴望也更强烈和丰富了。因此,近年每当春节来临,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声音: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找不到年的感觉了,甚至一些学者还发出抢救春节的呼声。毫无疑问,讲这些话的人都是关心民族文化发展和忧国忧民之士,从立意和出发点来说都是值得肯定的。但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年味:是唐宋时代的春节为年味标准,还是明清时代的春节为年味标准;是建国初期的春节为年味标准,还是文革时期的春节为年味标准?如果现在还像文革期间那样倡导过什么革命年,大年初一就让人们到机关上班、下田地干活等等,肯定不得人心而遭众怒反抗。从另一角度讲,假设把春节的习俗恢复到明清时代的样子,恐怕也行不通,也会受到广大群众抵制,谁肯留上长辫子、穿长袍马褂、戴上瓜皮帽招摇过市去拜年呢?再让被新中国解放的妇女们在春节期间恪守种种封建戒律,不能与男子们一样享受节日欢乐更是倒退和做不到!那么现代人如何过年,怎样过年才算年味浓呢?笔者以为,应该着力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一、科学发掘和恢复春节被遗失和破坏的优秀传统活动项目。毋庸置言,在历史风雨中,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中,春节文化曾受到极大伤害,许多传沿数千年、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内容,或因扣上封资修的帽子而销声隐迹,或因传承人人亡而歌息,或因庙毁班散而淡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以庙堂祭仪为载体,以口传身授为传承链,以节日、特别是春节为活动高潮。这本是群众自娱自乐和民间净化思想、环境、激发生存力的一种形式,因载体的毁灭而弱化和松散。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虽注意到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但也因拆迁并村使已经弱化的春节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生存环境更加淡漠。 

笔者曾在春节期间多次到农村进行节日文化田野调查,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上面的问题。一是河北井陉县南张社村正月十二抬黄杠,一位叫张冬阁的老艺人告诉我说:虽然现在过节也耍抬黄杠,但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村里那座玉皇庙没了,没了老辈子的精神劲儿,青年人不知道为啥抬,净成耍闹了。其实,过去一村子挑出十几个人去抬黄杠,在神前烧香发誓,那是挑人尖子哩,叫人学好哩,个个都是忠孝人哩,不能有星点毛病。挑上的一家人荣光,挑不上的连找个媳妇都难。另一个典型是河北武安固义村正月十五大型傩活动捉黄鬼,观者人山人海达数万人。黄鬼是人间一切恶迹代表,由村民数百人组成的队伍拿着柳棍、刀枪等器械,从清晨五更到正午,黄鬼窜到哪儿,人们追到哪里,直至捉拿住送到阎王前宣判开肠剖肚,不仅气势恢弘,而且高潮迭起。演者以傩的形式展示恶有恶报、善有善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观者既得奇异艺术享受又受精神洗礼。此村至今民风古朴,忠孝清廉、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几乎每年都有外国学者组团来观摩研究这一奇观。 

上述两例子,都是在改革开放中恢复的春节传统文化,一个载体保存完整,一个载体已失,虽然都列入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社会效果差异很大。因此,我们在发掘和保护春节文化遗产中,不仅要注意民俗事象的完整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还要注意到创造古老民俗事象的生存环境和氛围。这样,才能使我们古老的传统节日事象焕发出应有的风采和感召力。近年,在国家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中,我国春节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恢复、保护和弘扬。我们应借助这一时势,使更多濒危和遗失的春节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恢复和弘扬。 

二、倡导与时俱进,吸纳和创造时代文化元素充实春节文化活动内容。节日文化不是一座静静的山脉,而是一条流动的长河。这条长河在流动的岁月中,只有不断地为其传统内涵注入新的时代基因,才能使我们的节日文化滚滚奔腾不息,永远充满活力和魅力地向前流淌。因此,弘扬和发展我们的春节文化,就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来进行观察和研究,壮其根,扶其涵,把握其特质,使古老的春节文化在不断弃旧扬新中更加多彩和璀璨。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意识到今天过春节已不同于历史上的春节和改革开放前的春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民富国强,人们过春节不再追求以物质享受为目的,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和文化盛宴。在农耕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可以尽情的享受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大自然的恩赐。然而历史上丰盛的年货,可口的年饭,标致的新衣,这些对于当代人来说,已成家常便饭和日常生活的写照了,甚至平时生活都要比历史上的春节丰盛精美得多。而借助鞭炮、春联、福字、年糕、元宵、花灯等构成的庞大深厚的农耕社会年俗文化的载体或道具,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变得古板和平淡;而新出现的流行文明元素赶不上春节文化的发展需要或营造不出旧时过年的浓烈民族文化氛围,于是才出现了年味儿淡了的呼声。 

田野调查表明,除了一些极其贫困的地区,春节吸引人们兴趣和激情的已经不再是节日的美食美物,而是节日期间难得的精神氛围;厚重的文化享受,阖合团圆的浓浓亲情;轰轰的鞭炮声,古老的祭祀仪式;欢歌笑语的狂欢,独特的民风民俗;五彩缤纷的街道家庭装饰,神奇的节日传说;走亲访友清茶浓酒的倾诉和温谧,同龄人敞开心扉浊酒狂歌的交流和快乐。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人们对节日文化的享受正在逐渐变为主要需求。因此,要寻找到浓厚的年味,就必须以传统年俗为模本,以年文化内涵为价值核心,重新创造出一些使古老习俗与现代生活彼此交融的年文化新元素来。这种年文化元素,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民情,必须是传统年味得以寄生与延续的得到广大群众认可和喜爱的载体 

事实也正是如此。例如近年出现的春运潮。据报载,2010年春节仅选择乘火车回家过年的旅客就达1.2亿多人次。尽管铁路部门一再加大运力,春节前的火车票仍是一票难求。有的人买不上火车票,就租车回家,甚至带着老婆孩子顶风雪冒严寒骑着摩托回家。这种大规模回家过年的现象,在世界节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本身就构成春节的一种新文化现象。外国人不理解,连许多中国人也惊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在高楼林立越来越优美的城市和手机数字沟通信息发达的工业时代,远离故乡在外奔忙的人们为什么如此看重春节,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回到父母亲人身边过年,为什么对这个中华民族的集体生日如此渴望和沉醉?我的解释一句话,就是国人DNA大发作了!这其中除了举家团圆,千年传统节日文化的吸引,生活富裕有钱买火车票飞机票了,使中国人如同候鸟一样大回迁,到时候一定要踏上归乡之路外,还在于春节为一年紧张繁忙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身心可以彻底放松和精神敞开心扉的空间,为压抑的情感恢复和个性回归提供了一个可以宣泄和寄托的平台,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和谐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春节所营造的这种欢乐气氛压过了一切,沐浴在这种氛围中的人们没有虚伪与造作,没有苦恼与负担,感受的是亲情友情乡情的温馨和心灵的抚慰,多的是宽容、轻松与放纵,显示的是真诚、爱护与理解,释放的是对过去的忏悔与总结,增添的是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与信心,获得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心灵的宁静、精神的欢娱和奋斗力量的积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和愿望,路途再苦再累也是幸福、也是享受。这虽是古老春节的一贯功能,无疑是已把春节中这种传统事象与时俱进发展壮大了,因此被称为春运文化。对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冲击的当代人来说,春运文化应时而生,是时代进步的写照,值得倡导和弘扬。面对春运这种新文化现象,谁会说我们的年没有年味了,春节没有吸引力了呢! 

第二个例子。自电视这个魔箱诞生,就为春节文化增添了许多乐趣,他改变了人们春节期间围炉而坐、游戏闲话的旧俗,多了一项了解全国各地和世界新闻及娱乐的新文化现象。特别是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创办春节联欢晚会,除夕之夜团坐看春晚已经成了当代春节的新风尚。尽管导演和演员们使尽浑身解数,每年春晚之后仍然褒贬不一,甚至出现指责和骂声。但如果停办春晚,我相信会使群情由褒贬变成激昂。一个新文化元素诞生不易,成长更难,这犹如一个训练有素按照程序操练的图阵,突然加进来一个新成员、新队列,需要磨合、需要提高、需要相互适应和包容。 

审视和研究当今的春节,高科技的发展已经催生了许多新的民俗民风。科技引领着社会的进步,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扬弃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春节习俗也在不断地悄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古老的民俗变得更精彩和迷人。例如,近年出现的中华结已成了装扮节日红火热闹的重要饰物;手机、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又为拜年的风俗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容;除夕守夜变成了到饭店吃饭,合家团聚变成外出旅游;探亲访友不再带点心、蒸馍,而是送鲜花、字画和工艺品;朋友相聚不再满足古老的游戏,而是唱歌、溜冰、滑雪、跳舞等等。这些都是时代变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给春节古老风俗带来的冲击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 

还有,近年来许多城市兴起春节办庙会之风,其中尤以上海、北京、南京闻名。上海城隍庙市场人山人海,南京秦淮河夜晚华灯溢彩犹如白昼,北京龙潭庙会、东岳庙庙会、颐和园仿清代宫市的秧歌、社火、鼓乐、杂技、戏曲等节目争相辉映,各种小吃佳肴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过年逛庙会本是古老的传统,但今天庙会的内容和红火已远远超过历史,为市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节日精神和物质大餐。这种现象可以说已经遍及全国城乡,各地庙会不仅物质极大丰富、品种繁多,而且反映地域文化的各种花会、民俗也极其活跃,常有使人目不暇接、顾此失彼的兴奋。人们漫步其间,追忆的是往昔,感受的是民族文化的醇香,慨叹的是祖国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复兴。 

总之,对春节文化创新要有一个漫长探索的过程。文化元素不是工厂的产品,生产出来就可以用,要经酝酿期、试探期和推广期三个阶段,得到全民认同方有生命力。文化源于民间,也发达于民间,推动古老春节与时俱进,是全社会的责任。对每个国人来说,既是春节文化的传承者和享受者,也应是春节文化发明者和传播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多开一些研讨会,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全社会开展创新春节文化的大讨论和建言献策活动,聚众人之力,共襄盛世春节。 

三、将祭祀历代英烈先贤和团拜活动列入当代春节法定盛典内容。尊祖敬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古老春节文化最有价值的内涵之一。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受十年浩劫极左思想影响,将数千年传承的祭祖敬祖活动视为封建迷信予以扫荡,致使节日中众多神圣的祭仪日渐淡化和消弱,而造成年味淡。其实,那些古老的祭典祭仪本是熏陶、教化和传承民族美德的一项重要形式。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文化盛典,本源于祭祀,滥觞于上古岁末对于万物百祖的崇信。可以说春节这个节日自它诞生之日,就与神灵信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春节就是一个向神祈福和倡导尊祖崇祖的节日,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民间神灵俗信集合而成的节日。节日没有仪式,符号就不成熟;节日仪式不隆重,就影响节日氛围。研究分析我国春节期间的诸神信仰,并不同于国外宗教中的神崇拜,它只是一种民间信仰,或称为民间俗信,并没有所谓宗教意义。中国农耕社会春节出现的多神并存並一起受到祭拜的现象,就是这一历史事象的写照。 

民间信仰是世界上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历史阶段都会存在,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文化现象。究其因,源于古代先民们的万物有灵观念。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古人解释不了由于大自然变化所产生的各种灾难,因此不敢得罪任何一位可能在冥冥中掌管自己命运的所谓精灵,于是便根据自己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杜撰了百神。其中虽有主次之分,却对哪一位神灵也不敢怠慢,从而形成多神崇拜的现象。例如,天、地崇拜,儒道释信仰,灶君、门神、关公、财神、仓官、城隍等祭祀,还有龙王、碾神、磨神、牛神、马神、鸡神、井神、山神、树神、虫神、河神、窑神、祖师神等等,如果用数字表述可达上百种之多,几乎涵盖农耕社会人生的精神与物质的所有领域。专家学者将这种事象称为民间俗信 

剖析上述民间俗信现象,其中既有历史图腾观念遗存,也有后世儒、道、释信仰的影响;既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思维,也有感恩世间万物对人类生存支持的朴素天人合一理念,但无不打着农耕人的功利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印记。在文明和进步解开苦恼古人而去造神的原因后,当代人再去为那些虚拟的本不存在的神灵烧纸焚香磕头祈祷就成了封建迷信了。但由此而少了祭仪,少了祭仪所烘托的那种庄严肃穆的节日神秘气氛。而当代春节因缺少补充传统祭祀仪式的新元素,而使过年人的心灵感到缺憾。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诸神信仰中对历代民族英烈人物与祖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不是迷信,而是传承民族品格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疑问,也是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做个什么样的人,继承祖先和先贤哪些品质,更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现实,于是崇拜祖灵先贤、祭祀缅怀历代英烈就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春节中一道最亮丽的文化景观之一。一个不崇拜英雄或没有英雄崇拜的民族是悲哀的,而被崇拜和祭祀的英雄众多正是这个民族历史悠久和发达昌盛的标志。 

中国是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岁月中曾涌现出数以千计的先贤和英烈,他们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的进步谱写出壮丽篇章。人们感念他们的恩德,敬佩他们的品格,颂扬他们的精神,把他们树为偶像崇拜,尊为神灵敬仰和奉祀。例如伏羲、女娲、盘古,黄帝、炎帝、蚩尤、螺祖,尧、舜、禹,商汤(太一)、比干,周公、姜子牙,孔子、扁鹊、范蠡、孙膑,关羽、张飞、诸葛亮、华佗,尉迟敬德、秦琼,岳飞、杨家将,戚继光、孙承宗等等,在民间都是以神相称相待相祭的。后世不忘前世之师、前世之贤、前世之英烈,这是广大群众最真实朴素对先哲英雄人物表达崇拜感情的一种形式,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来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品格,来传递民族性格和基因,激励后代子孙效贤学英、继往开来。 

特别是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涌现的革命领袖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销烟抗英英雄林则徐,收复台湾英雄郑成功,抗日英雄马本斋、吉鸿昌、刘胡兰,战斗英雄董存瑞、黄继光等等,他们所展现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献身精神、不甘屈辱精神、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等,既是中华古老传统文化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仁民爱物、忠孝节义、治国安邦等民族精神在近现代的再现,也是值得世代子孙仿效和崇敬的典范。还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数以百万计的烈士和英雄,建国后为新中国民富国强而献身的焦裕禄、雷锋等英模人物,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城乡,虽然我们修建了众多烈士和英模陵园,每年清明都举行隆重缅怀纪念仪式,已成了教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面对上述这么丰厚、这么庞大、这么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文资源和精神财富,如何使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呢?如何在春节文化中借助中华民族尊祖敬祖的传统习俗做大做强缅怀纪念历代先烈英贤内容呢?春节是普天同庆的大节,我们连自己的祖灵都请进家来进行祭祀和共享欢乐,怎么能忘记那些创造中华5000年文明的历代先贤、新中国的奠基人、缔造者和前仆后继为其献身的众多烈士和英模呢?因此,我建议各地应在春节期间隆重举办缅怀纪念历代先烈英贤活动仪式,并将这一活动逐步列入法定内容。这样不仅填补了农耕时代春节文化中已被淡化的民间俗信中诸多祭祀仪式,也彰显了春节文化与时俱进的新风采,国人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的只能是民族素质的升华和品格的增强。 

四、整合和创作一首春节歌和一个春节舞,在全国推广。歌与舞,都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既是表达喜庆、传递欢乐情感的载体,也是自娱健身和娱人交谊的载体。国外圣诞节有圣诞歌,英国人除夕夜唱《往昔的日光》并举办除夕舞会;国内内蒙古族、哈萨克族、羌族等也有节日唱歌跳舞的习俗。据专家学者们考证,古老的腊祭举行时也是又歌又舞;只是这个节日在迈向春节的过程中,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各种封建礼教兴起,视节日歌舞为野蛮不庄重,才遗弃了这些重要节日元素。 

现在已进入了21世纪,中华民族已到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在这样的太平盛世,探索春节文化与时俱进和创新,我们应该考虑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盛典创作一首歌曲一个舞蹈的时候了。每当人们唱起这个歌、跳起这个舞,就知道自己沐浴在春节灿烂阳光和幸福时刻中,就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华夏子孙,无形中接受和感觉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试想,若在春节举行祭祀历代英烈先贤和团拜仪式后,一个村庄、一个机关、一个学校的领导和群众齐声高歌春节歌,手挽手跳着春节舞,那歌声唤起的古老记忆和激情,那舞蹈生发的和谐和甜美,一定会化成男女老幼和干部群众团结同心、共创辉煌的力量。 

另外,随着我国的日益强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中国来过春节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让他们参与春节全过程或了解春节深邃的文化内涵是很难的。因为这个节日长达39天,活动内容五彩缤纷,文化内涵太博大精深了。如果有一首春节歌春节舞,不仅使外国人容易理解和参与春节,同时也有利于春节走出国门。中华民族是世界的一部分,民族传承的节日文化也应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让世界人民分享我们古老春节的欢乐与神奇,既是中华民族的职责,也是我们为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一项贡献。 

实现上述愿望,是一件很难的事,不是一时半载就能完成的,需要音乐家、作曲家、舞蹈家们发挥聪明才智,作为一项使命不懈努力。 

五、有选择地吸纳国外节日文化中适合中国国情民情的元素,做大做强春节传统文化优秀元素。当代有句话,叫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崛起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在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游客涌进中国。他们在惊叹中国经济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被中国的春节文化所迷倒。据2011年的春节期间新闻报道统计,这年世界上参加过中国春节的人数已达五亿多人。这表明,中国的春节已迈开走向世界的脚步,研究和弘扬春节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责任和使命,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和青睐。他不仅关乎国家的文化形象,也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桥梁。 

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友好,外国文化走进来也是友好。实际上,中国春节发展成长的过程,就是融合众多民族文化元素的结果,因融合而丰富,因丰富而多彩。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少数民族领袖主持国政的时间基本上与汉族各占一半,所以春节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体。例如正月初三被称为赤狗日即源于蒙古族,正月初五焚包袱习俗即源于契丹族等。就国外来讲,我们现在过的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情人节,就是外来的节日,只是到中国后加进了中国的内容而已。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能不断吸收外族的先进文化为己用,这是进步的表现,是勇于改革和与时俱进的表现。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血脉传承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断吸纳各族各国先进文化为己用的特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勇于吸收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短短30年就迈上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就是明证。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坚持民族性,同时也应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和一切不适应发展的守旧思想,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随着时代和科学进步,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增强民族文化在世界的竞争力也是当代人的职责和使命。因此,对国外节日中的一些先进文化元素择善吸纳、择优而用是春节文化发展壮大的又一个新课题。但这种吸纳和利用必须符合中国国情民情,必须有利于弘扬中国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才能使古老的春节文化更加灿烂。 

例如,外国圣诞节中有个圣诞老人,提到这个节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圣诞老人那种和蔼可亲可敬的形象。在我们中国春节文化中,也有类似的人物,那就是除夕夜给儿孙们发压岁钱和礼品的爷爷奶奶。在这个文化形象使者上,我们应借鉴圣诞老人的影响力,用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对爷爷奶奶形象进行包装,使其成为一个更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形象人物,赋予他更多的使命和职责,来彰显这个人物更大的魅力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又例如:德国、西班牙等国在除夕之夜有撞钟的习俗,而且是全国性。在浓浓夜色中,新旧年交替之时城乡到处响起神秘而洪亮的钟声,构成该国特有的节日文化景观,既文明环保又有诗意神韵。我国首都北京,也有在新旧交替的子时零分撞钟的习俗,许多地方寺庙也有此俗,能否考虑把这个传统春节元素做大做强,变成全国性的一种神圣仪式来营造和强化节日氛围呢? 

又例如:德国人过年钱包里放鱼鳞、钟响跳椅子抛灾祸。为了避免近年一些富裕的人给孩子大把压岁钱,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少受金钱的污染,是否可以考虑把压岁钱换成一个更具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可以长期保留的吉祥物呢?甚至可考虑除夕夜为成年子女举行一个成人仪式或辞旧迎新仪式,让周围的孩子都参加,从中感受节日的价值和接受传统美德教育等等。 

在春节文化中吸纳外国节日文化的先进元素,是一件很慎重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认真研究,慢慢探索,谨慎实施。 

文化向来是伴随着经济的强大而展示自己独特魅力风采的。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随着国人对传统春节由自觉的文化文化的自觉迈进,我们一定会使我们的中华第一大节春节,越过越红火,越走越灿烂,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民族文化节日盛典!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