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京举行

郭学东:城乡互动传承创新春节文化

信息来源:
发表时间:2011-07-18
字号:/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郭学东 

  

近两年来,按照中央文史研究馆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春节前后时机,在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地区,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以及江淮之间主要的城市,对凤阳、寿县、怀远、肥西、歙县、东至、霍山、萧县与合肥、芜湖、蚌埠等城市,进行了调研活动。为深入剖析典型,我们以走村入户实地考察为主,现场感受各地春节文化活动氛围,结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广泛听取了文化、宣传、旅游、商贸、民俗、宗教、劳动、交通等部门的意见,特别注意和地方文化人士深入交谈,获取了大量的资料。通过我们对江淮两地春节文化调研的归纳整理,现就如何开展城乡互动,传承创新春节文化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春节文化要发挥城市主导的作用 

当前,我国城市化步伐正在加快。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交通网络的形成,已经使城市处在文化传播的主导地位。随着传统春节农耕元素逐渐消失,乡村与城市文明趋同化。 

安徽分别受到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几个大中城市的辐射。农村外出务工的中青年,首选社会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城市。他们在为家乡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在传播着现代城市文明。传统春节已从注重家庭关系转向重视社会关系;从传统的礼仪祭祀转向娱乐休闲。西方洋节时兴,春节又遭遇着前有阻截(诞圣节),后有追兵(情人节)的境遇。城乡群众对繁杂陈旧的春节习俗,兴趣递减。皖北怀远、固镇年前最热闹的集市上,农民办年货不再只选购酒肉糖果、春联门神、香烛鞭炮,而是热衷于把卫星天线和高清电视带回家过年。富裕后的大别山区,新建的欧式洋楼房和轿车,成为过年的亮点。他们的崇尚的生活方式,完全是现代城市版本。凤阳刘府镇上,临近春节情人节来临,那些棺材铺旁的丧葬用品店,也立即推出情人节鲜花,让人搞笑而又耐人寻味。正如我国民俗学家乌丙安所讲的中国当代民俗文化的整合过程才刚刚才开始。这种旧俗新风,土洋凑合,良莠并存所造成的似乎杂乱无章的甚至逻辑上相互矛盾的现状,还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把传统春节从腊月备年和正月过年,浓缩在祭灶到正月初三或初五之间,总计不过十多天。乡村务工人员初三之后,就可能返回打工城市。元宵节几乎成了过年的尾巴。春节在时间节奏上的意义,可能要大于它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应当立足城市对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作用,深入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汲取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大胆创新并自觉为传统节日注入新质。 

首先,要改变现代人对春节重前轻后的倾向。每逢年底,从政府工作到各项应酬,从各项经济事务到商业营销,从社会活动到家庭琐事,都要忙得有个了结。新年伊始,由于传统春节文化元素消失,新的内容形式难以填补,人们在心理放松之后,又感到过年的乏味。如果我们从政府或社会团体做起,简化春节前的应酬活动,继承新年与民同乐的优良传统,把新年伊始当作文化惠民工程展开。那么,官风必将影响民风,就可能在春节传统程式注入新的内容。 

传统春节从初一开始,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主题而显得丰富多彩。如除夕祭祖后,初一拜父母,初二接亲戚,初三邻里互拜,初五接财神等,这些程式至今还保留在广大城乡。按道家解释天地造出人与动物的顺序,把从初一到初七,分别定为鸡、狗、猪、羊、马、人日,加以祭祀,当然,其中的内涵多不适宜。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的变迁,将这些程式重新整理,融入时代的新特质。 

建议以除夕为传统祭祖日。从新年开始,根据现代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把初一作为敬老日,与传统仪程相吻合,也包容了传统的初二接亲家。城市居住已进入小区,单亲家庭增多,为勾通邻里关系,初二定为邻居日,与传统的过年邻里互拜相吻合。事实上,这种由国外传入的邻居节,在安徽有的城市已经举办,如能在新年互拜时,举办社区邻居节,气氛更加融洽。初三作为游乐日,展示地方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特色饮食等。初四作为敬业日,适应农民工和大学生谋求就业的需要,开展人才招聘,普及科学技术等活动。鉴于除夕团聚过后,人们逐渐走上工作岗位,元宵节可将历史上曾有过的男女相约的情境,加以提炼,作为中国式情人节 

创新春节文化,离不开城乡各级政府掌握的文化资源。诸如做好文化场馆建设开放,建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乡村文化中心站,组织春节活动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等,各级政府应以文化惠民的执政理念,把以文化招商和文化惠民这两项大事同时抓起来。 

二、传承春节文化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 

春节文化传统的持续,关键在于地域文化认同,地方民众参与。现代社会已经把繁琐的春节习俗,简化出除夕团聚、敬老祭祖、祝福好运等要素。形成了春联、生肖像、年画、鞭炮、红灯,以及节日饮食中的饺子、元宵等共识的符号。但是,这些基本元素和符号,可能只是年复一年的时间标志。必须把春节共性的习俗,与地域文化或乡土文化融为一体,才能使春节文化有声有色,保持旺盛而持续的生命力。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几乎全国如此。但在皖南山区的乡村,用杀年猪作为备年的方式,则增添了令人神往风情,就连城里的摄影师也千里迢迢赶来采风。由此延伸出的溅血筹神、村民互相请猪肉饭等习俗;而家家腌制和晾晒腊肉,展示着自家的富足和荣耀,也成为新年祈盼幸福的仪式。除夕初一是迎新辞旧的高潮。皖南歙县的祠祭、沿江东至县的拜谱接祖,才能切实增强合家团聚的亲和力。皖西一带,曾经是朱元璋当和尚云游的地方,相传他当了皇帝后为寻找祖坟下落,留下各家到先人坟前送灯习俗,流传至今,成为元宵之夜的地方风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孝道。皖北宿州、萧县一带的捏面灯,在城里五光十色的亮化景观下,依然折射出人们心灵的光芒。让城市酒店也把它当作元宵节的亮点。生肖面灯又成了民俗工艺品,备受城市顾客的喜爱。、 

开展对城乡中青年的乡土文化教育,是传承春节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曾经提出把节庆文化进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其实,今天的青年人对中华民族传统的节庆,基本上是知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似乎逐渐趋同。其实,源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或因历史文化渊源,其风土有别,而习俗仍然有异。用自己家乡的本土文化,让青年人把根留住,这才是春节文化生存的人文环境。今天农村新一代年青人,大多外出打工,既不懂家乡的本土文化,又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他们回家过年,常常也就是吃顿团圆饭,打打麻将而已,被称为文化上的无根化的一代。亳州市从去年开始,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免费对他们开放各个旅游景点,让青年大学生和打工返乡懂得家乡文化。曹操运兵道、花戏楼、华祖庵令人应接不暇。独具特色的五禽戏、二夹弦、斗鸡表演;剪纸、灯笼、糖人等民间工艺现场制作,吸引着无数青年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萧县刘套书画之乡,每逢过年,返乡青年都带回许多家乡字画,馈赠务工城市的同事朋友,以谁不说家乡好的心情,宣传家乡的文化,传播春节的欢乐气氛。 

植根于乡村大众之中的草根文化,它是传统春节文化的根系。我们经过调查认为,它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历史文化遗址;2、古建筑及其遣存;3、祭祀礼仪(如祠祭拜谱4、民间艺术;5、特色饮食;6、节日器物;7、乡村公祭场所;8、乡邦文献(家谱、族谱、地方民间传说、口碑、祖容、神祗图像、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料、著作);9、乡村庙会;10、组织人才。霍山县上土镇的西山农民文化研究会,在挖掘整理和保护乡土文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果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 

应当把研究和保护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作为传承创新春节文化的课题,认真研究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的措施;通过学校或文化事业机构,强化乡土文化教育;要组织相关人才编辑出版地域文化书籍和声像读物;在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建设中,提倡用地方文化特色,改变城市乡村全盘西化的风格。只有热爱家乡,才能更爱中华民族的文化。 

三、旅游产业与春节文化实现城乡互动 

现代市场经济使我们进入了消费社会。春节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已经成为城乡互动,传承创新春节文化的新形式。近两年来,安徽皖南以黄山、九华山和古民居等为春节旅游品牌;皖北则以民俗皖北、虎年春节为主题,将民间艺术和旅游相结合,体现了春节文化旅游市场的特点。出行旅游,改变城市过年新方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同时可以借本地文化资源,利用春节旅游发展地方经济。 

我们应当以现实的态度,接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创新春节文化的方式。尽管政府和民间都充满功利性,而不具有传统意义上自娱性,利用这种形式实现城乡互动,挖掘弘扬春节传统文化,却是一件很有积极意义的事情。2010年春节,沿淮凤台县的花鼓灯、推子戏,甚至包括源于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濒临失传的民俗演艺火老虎,都被重新挖掘出来,让当地群众重开眼界,并通过省电视台向各地播出。砀山县的百班唢呐闹砀城;萧县开展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国画观赏及优惠售卖活动;灵璧县的钟馗画观赏及售卖活动;宿州市的泗州戏文化下乡演出活动,都成为群众喜闻乐见,沿习了过年唱大戏的传统。 

去年春节城市许多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畅游江淮美景。自驾车休闲游成为新时尚,城市人可以更大的自由支配空间和独享车随景走的闲情逸致。除了民俗游、农家乐之外,越来越多的自驾游游客将注意力转移到周边古镇以及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旅游景区。体验农家年味,城市人下乡,参与打年糕、磨豆腐、晒鱼干、贴春联等许多过年传统习俗,在合肥、黄山、宿州等地的乡村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明显升温。春节农家游一年旺过一年,已成为人们寻找个性化过节方式的一种新选择。就连上海及长三角的城市,也来安徽景区和农家,他们身在异地却有回家过年的感觉。这种新的过年方式,不仅体现了城乡互动,实质上又反映着现代春节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四、抢救民间艺术是传承春节文化的重要措施 

安徽各地乡村,大约40%人口外出打工,几乎成为普遍的情况。而且打工经济收入在许多乡村,均占50%左右,有些地方还高于这个比例。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过年来家的人很多,春节刚过,初三、初五,最迟到初十以后,中青年人大多数都走了,乡村剩下孤独的老人和孩子。新年的喧闹只留下门上的春联、地上的炮屑、案台的香灰,冷冷清清。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乡村民间艺术进入城市,已经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它更多地是一种现代时尚文化的产物,并且也可能成为一种文化商品。因此,一定要从乡村源头上加以保护。以淮河两岸花鼓灯舞蹈艺术为例。凤台地区花鼓灯艺术学校虽然培养着大批青少年,但他们的出路仍然是为了谋生,而不可能自娱自乐,绝大多数最后都将走上现代舞蹈的路子。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的蚌埠花鼓灯第一村,村里青年仍然要外出打工,演出搭班常常出现人手不够。相反,城市中老年、特别是下岗女工,却把这项民间艺术当作健身自娱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又成为商务礼仪和婚庆活动有偿演出团体。他们的演出活动,能够传承的民间艺术基因却很少,常常为了商家需要,七拼八凑,可能会把这项艺术毁坏掉。 

春节民俗艺术缺乏新一代传承人,已成为普遍的现状。国家出台保护非遗法律和政策之后,如何真正落实到乡村,仍然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随着老年群体的自然衰减,也就传统文化的消失。如歙县三阳村的打秋千、叶村的叠罗汉、东至的六兽灯,都因男丁不足,难已组织起来。 

建议: 

1)要把文化旅游和商业性演出的民间艺术,与原生态民间艺术区别开来,让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以最大限度保真状态,排除任何形式商业利益诱惑,受到像出土文物一样的保护。 

2)表演性民间艺术是以身操体悟而世代相传,文字记载和影像,常常只是备忘录。必须确立传承人和建立传承人制度。 

3)必须要制定必要的政策,通过相关的利益机制,吸引热爱乡村文化的年轻人参与这项这工作,培养年青一代的民间艺术专业人才。 

4)应当从政府利用这项民间文化资源举办商务节庆所获得的收益中,提出一定比例,返还用于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改变对这项资源利用与获得效益不对称的现状。 

五、引导民间信仰与现代文明与相协调 

传统春节民俗,是与农历二十四节气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汉淮南王刘安编撰的《淮南子》,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记述了二十四个节气,它与历法共同构成了我国民俗节日的科学依据。春节中的为丰收,是牺牲、祭祀;是百草得阳气而生。其中就包括了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具有很强烈的信仰色彩。尽管传统节庆源头历来就有多说,而节气与祭祀却是它的核心。 

我国传统的春节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间信仰,是具有世俗性的神圣节日。对春节传承出现的问题,乡镇基层干部总结的好:形式在恢复,内容在淡化。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春节文化蕴含的民间信仰,没有传承下来,或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被所取代。皖中沿江地区农村,至今虽然保留着过正月初七人日,经访问很多中老年和青年人都不知道它的来历与文化内涵。许多干部往往也只知有宗教信仰而不知何为民间信仰?这样,我们所传承的春节,只可能是形式上的外壳。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当对各地的民间信仰进行调查研究,用现代科学的态度,进行分析。像皖中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春节用笤箕占卜的习俗,它源于古代巫术,与历史上的邪教往往相关系,今天理当不宜提倡。新年的前兆迷信,如春节放炮谁家放了断头炮,就会感到内心不安,恐在新的一年中运气不顺,总想设法弥补,求得心理平衡。则需要我们用唯物主义态度加以引导,消除人们不应有的心理负担。 

在讨论春节文化与我国文化安全时,我们常常以中国端午节在联合国被韩国确定为人类口头无形遗产为例。其实,他们并非因为吃粽子赛龙舟,而是那里完整保留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大关岭山神祭国师城隍祭,祭祀的神化人物,都来自本国的民间神话传说,无论是儒教祭仪、还是巫祭,均保持了原生形态。祭祀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这原本是我国传统春节在合家团圆时祈求的愿望。因为这种民间信仰及其祭祀形式的缺失,才导致我国民族文化流失,并非是为别国抢夺的结果。 

学术界要用客观公允的态度,对我国各民族民间信仰加以梳理研究。尤其是源于民间信仰的春节民俗活动,尽管它有些内容是非理性的,但只要有利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都应加以引导和吸纳,使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相协调,发挥春节文化对民众的教化功能。 

六、用先进文化推进乡村移风易俗 

由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在移风易俗,过革命化的春节极左思潮影响下,使中华传统文明遭到巨大的破坏,给民众心中造成的不良后果。改革开放以来,又因过度市场化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冲击,在春节文化活动中,基层政府除了接待城市每年一次的文化三下乡,组织几次民间文艺演出外,对乡村春节习俗,从过去搞强制性的革命化,变成了无人过问,任其所为。 

春节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地区的社会风貌的集中体现。节日期间大吃大喝,打牌赌博:炫耀富贵,铺张消费的陋习,都是社会风气所致。在恢复宗族祠堂和续修家谱的过程中,新的族长(现代人实际上一般并用此称,也不全按辈份排出长者,常常兼顾辈份较长,更看重经济上有实力、个人能力较强、在社会有活动能量的人),在农村基层行政组织弱化的情况下,强化了对家族成员的作用,也给乡村社会风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乡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贫乏和心理孤寂,为当今农村中的突出问题。由于短暂的春节过后,使他们更加显得孤独寂寞。许多老人不买不卖而逢集必赶。游走在乡村的各种地方戏班,专门服务于婚丧的吹奏歌舞班,流动在集市上的商品的广告艺演,尤其是丧事中各种带有色情挑逗刺激性的表演,远比今天的春节活动对他们的诱惑要大。不少低俗的演艺,虽经基层政府屡屡禁止而不能奏效。在皖北一些乡村,已经演变成为新的时尚风气。 

新出现的这些社会陋习,对我们今天传承和创新春节文化都是相悖的。因此,应当改变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弱化现象。乡村基层政权组织面对家族、宗教等方面的影响,首先要解决许多地方乡镇干部居住县城或镇,或称走读式的问题,真正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培育先进人物的产生示范效应,用新时代的良风美俗,通过传习和教化的特有方式,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 

树立乡村党组织和行政机构的权威作用,对新的族长要加强引导教育,使他们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对封建的家族传统,不能简单地给以恢复。而要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在治理乡村中有益的积极作用。对宗族祠堂与乡村文化站合而为一的状况,应以分离。 

构建乡村共公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硬件设施达标的水平上。要让真正热爱文化、学有专长的人员,进入文化站;要用积极向上社会主流文化,加强对乡村家族势力、宗教聚会场所、以及老年公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要组织开展好春节期间大批农民返乡后的文化活动。在当今社会旧俗新风交替的环境下,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民众移风易俗,才能使创新春节文化的活动健康地发展。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