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京举行

张克复:春节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创新

信息来源:
发表时间:2011-07-18
字号:/
 

甘肃省文研究馆研究员 甘肃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张克复 

  

摘 要:春节是炎黄子孙共有的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具有全民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春节是重塑人际关系的粘合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助推器。在新时代,我们既要保护、传承和发扬春节文化,又要紧跟时代大胆创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联动发展模式,使春节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盛大节日。 

关键字:春节文化 核心价值 传承 创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又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春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那时,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人们经过一整年的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都会满怀敬畏之心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逐渐形成了风俗。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在全国恢复实行夏历,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即每年的第一天为岁首,古称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早晨。因此又有正旦、正朔、新正、新春、新年、元辰、元日、元朔等名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根据中先生的提议,采用公历(阳历)计年,将夏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54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正式将公历11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正月初一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又称三元 

一、春节的特点 

(一)全民性 

春节是炎黄子孙共有的传统节日,古今中国人都把过年看得特别重。无论天南海北,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富贵贫贱,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中国人都以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分享一年的收获与喜悦,回顾过去的一年,展望新年的开始。 

春节是汉族第一大节日,汉族人民过春节的习俗可谓丰富多彩,团年喜庆是春节的两大主题。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春节也是其他38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按照高占祥主编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的逐一统计,春节已经成为中国包括汉族在内的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31个民族普遍过春节,另外8个民族也有部分群众过春节。可见,春节是中国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满族、藏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裕固族、锡伯族、羌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壮族、京族、黎族都把春节作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来过。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如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又如壮族,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来,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中国每年因春节而起的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相当于世界人口的1/3,是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界之最中国之最。可见,春节是所有中国人的节日。 

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历史文化影响,春节也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重要节日。 

(二)稳定性 

中国的传统节日甚多,位居三大节的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而春节相对其他传统节日,历史更为悠久。据史籍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老百姓年年都要过年。春节的节日习俗活动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们是社会共同价值和共同兴趣的体现,养成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尽管从发展趋势看,春节习俗活动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多元化特点,但是对于民众来说,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人们的心理都祈求和平、幸福、健康、吉祥,都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从心里因素分析,过春节对老百姓而言是永恒的。 

(三)持续性 

世界上没有哪个节日能像春节一样旷日持久。按照传统习俗,春节的各种节日活动从旧岁末腊月二十三祭灶日,俗称小年之日起就拉开了序幕,直至新年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为止。也有的地方则从旧岁腊月初八腊八节吃腊八粥就开始了,直到新年正月二十三日燎疳节才偃旗息鼓。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过大年 

二、春节的核心价值 

(一)春节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能够极大地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论语·乡党》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为:“正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天子)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清代朝正之礼提前到腊月三十日进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记载:“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朝正之礼可以和合上下关系,这对于加强君臣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都有作用。 

团拜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云:“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现代政府机关和单位之中的新年团拜活动与古代团拜非常近似。团拜有利于改善同事之间的关系,增加团结。团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间进行。在家庭内,晚辈初一清晨首先向长辈叩头(鞠躬),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习俗,学界一般视为中国贺年卡的起源。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年轻人使用尤多。这对于联络感情、扩大交际很有益处。近年来,电话拜年、电子邮件拜年亦为新的拜年方式。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向世俗化、理性化和功利化方向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日益困难。人们只有在理想沟通情境中才能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和自我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正是人们之间沟通的理想场所。这时,流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里,所有的工作都暂时停了下来。人们聚在一起倾吐着真情,享受着共同体的温馨。只有这时,人们才在无拘无束中真正地达到了沟通和理解,在人性的养育场所滋养自身。过年为的是什么,亦或说过年的意义究竟何在?就是每个人都从功利性世界里暂时回过头来,真诚地看待自己的亲人与朋友。在这里,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沟通,比往日更多了一份关爱和温馨。一句话,人们从纷争的功利性社会回到了宁静的非功利性共同体里,在这里寻找古老而常新的人间真情,找到了亲合的结点。初一刚到,人们便相互拜访,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上级同事家都要去走一走、坐一坐,问候老人,祝福孩子,交流感情。人人见面都要说上一句新年好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真诚的祝语,许多隔膜都在一声声祝福声中消失,人们彼此都找到了正式组织生活中少有的感觉。也正因为此,人们对春节倾注的感情、财力和物力自不必言说。但人人都觉得,为了一年中的春节和其中的深意,这一切都值得。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的春节,无异于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温情的人性场所。年,就是老百姓一年一度自我增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日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春节是他们与国人共享的节日,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把无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凝结在一起。只要一想到或正在过着春节,他们很快升起一种认祖归宗的情感和民族认同感。春节亲合力的强大,大到足以跨越重洋。在春节里,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倾诉着对祖国的思念,对民族、故土和根的认同。 

(二)春节是全民的购物节,能够极大地促进国民消费和经济增长 

春节作为中国全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全民消费的节日。自古及今,其节日经济在经济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拉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每逢春节,全国不仅出现人群、金融、信息、文化的大规模流动,也带动了工业、商业、交通、旅游、电讯、金融、餐饮、文化和民间手工业等各行各业的全面繁荣,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春节经济 

春节市场具有巨大潜力。首先,春节的全民性使构成市场的人群规模庞大;其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购买力;再次,长期的传统文化使中国人养成了习惯于节日消费的思维定式,促进了购买动机的形成。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成就了商家在春节期间销售收入的井喷式增长。 

春节到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成为商机。买年货成为过春节的重要准备活动。在农村,集市贸易空前活跃,商品货堆如山、应有尽有;在城市,超级市场、百货商场人头攒动,人人手中大包小包,平时节俭甚至吝啬的人也变得爽快大方,不惜花钱。食品、服饰、家电、文化用品、儿童玩具都在购买之列。购买年货的渠道更是产生多样化趋势,足不出户网上购物也成为购买年货的重要方式,2010年年底物流业出现爆仓就是春节网上购物出现高潮的最好证明。吃年夜饭是老百姓过春节的重要内容,现在每年进入12月份,饭店预约就已经火爆异常。旅游也已成为春节新的消费时尚。特别是近些年来,许多城市居民的收入已达到产生旅游动机的水平,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假日团队或全家外出旅游逐渐形成热潮。春节旅游需求的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增长,也增加了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收入,更不用说旅游过程中产生的购物、住宿、饮食、观光和娱乐等其他各项收入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春节是一年中经济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所具有的这种崭新功能,不仅使春节在传统的内容里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生机,而且在客观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春节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助推器,能够极大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和创新。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和精神要由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这种方式就是民俗。民俗不是政令、法律,而是经过一代代认同、传承下来的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或仪式。中国民间流行的许多春节老习俗,是千百年来人们约定俗成的。形式上喜庆热闹,内容上健康向上。这些习俗,流传于民间、盛行于民间,具有旺盛生命力。春节的民俗活动中,人都是主动参与其中的,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还是祭祖、拜年、耍社火、唱大戏、闹花灯,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发自内心,自由地选择、表达与宣泄,以达到满足和愉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此中蕴涵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和情感力量,都体现出中国人敬老爱幼、孝亲敬祖、睦邻和居、吉祥纳福等文化理念,从形式到内容处处都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彩。可见,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的重要载体。 

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根基。从精神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的直接表现,是一种生活文化,是和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它又是集体性的文化,具有广阔的覆盖性,所以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民间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拥有无可估量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春节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真实载体,必将一代一代地把民族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三、春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春节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节日文化,是世代人民生产生活能力和成果的精粹,是民众生活智慧、生命意识的集中反映,是集体长期创造积累的文化样式,既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又是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生活节奏,更是民族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与传承的文化空间。所以继续传承春节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春节文化一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方面又随社会生活的变迁而产生流变。特别是伴随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中西文化日益密切的交流,春节文化必须注入许多时代的新元素和新内容,必将产生多元化发展趋势,春节混搭范儿将成为新时代春节文化的亮点。因而,我们有必要立足当前,融合时代的新元素,加强对春节文化的研究、保护、继承和创新,务求使春节成为民俗活态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平台、新民俗创作的平台以及展示中华民族古老厚重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形象的平台。 

分析春节文化亟待保护并随时而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本上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非农化特别是多种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传统农村文化的变革,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走进工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相应发生了变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研究指出工业化对传统文化变革和现代文化形成的意义:那些转移到工厂去的人们比那些仍留在乡村的耕田的人更加现代……工厂本身是一个有效的现代性学校……工厂所提供的组织经验一贯地促使人们发生改变,使他们在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面有资格成为更加现代的人。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春节文化的变革。长期以来,城里人沿袭着以农村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整套春节习俗,这种城从乡俗的情形,本来就积累着历史的迟滞性,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日具规模的今天,继续照搬旧习俗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区别于农村文化而自成体系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生活方式、行为取向以及价值认同上,都出现了世俗化与多样化的倾向。传统的年节文化再也不是唯一、或者少数几种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意义及其社会功能追求的方式与途径了。三是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春节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基本趋向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地加深与加快。它借助跨国产品及电子媒体工具的普及等,逐步渗透到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起着一种无形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潜移默化地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社会理念。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别是具有世界话语权的强势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例如,许多新型的外来节日随着西方经济文化进入中国,由于新鲜、时尚,所以对不少城市青年发生着吸附作用,如圣诞节,在宗教信众与外企员工的引领下,加上商家的炒作,越来越成为一个有社会影响的具有中国色彩的现代节庆活动形式。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立足国情,面对现实,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同时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不断创新和发展春节文化的内容和载体形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联动发展模式。其中,大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正是传承和创新春节文化的关键。 

首先,着手健全春节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健全省、市、县三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工作原则,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在全国范围启动春节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工程,认真调查研究和整理全国各地各民族春节传统民俗文化资料,建立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春节文化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编辑出版春节民俗文化系列丛书,拍摄各类春节文化专题影视片,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全面学习、了解春节传统文化的精髓。老百姓永远是保护、传承和创新春节文化的主体,要切实尊重民众在春节文化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政府办节百姓过节的有机结合,以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发扬、创新春节文化的积极性。 

其次,积极营造传承春节文化的社会氛围。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普及宣传,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宣传,将春节文化知识转化为广大社会公众的共识。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和文化艺术界进行宣传普及,切实转变对春节文化的认识误区,使决策者具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投入并支持抢救和保护春节文化。面向基层干部和文化工作者进行宣传普及,鼓励和支持运用各种媒体对春节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展示,提倡和形成保护春节文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促进他们对春节文化的认同。面向基层群众进行宣传普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春节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使人民群众产生对春节文化的自豪感和自觉保护意识。 

再次,加强春节文化传承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保护和培养春节民俗文化的传承人。要大力推进春节民俗文化进书本、进课堂,组织编写适合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不同需求,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层次的民俗文化教材;建立各种春节民间艺术实践、教育基地,委托高等学校和职业艺术技校开设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班,采取文本教学口传心授相结合的教学办法,努力培养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能人及爱好者。 

然后,尽快建立春节文化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社团与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更新春节文化的内涵,丰富春节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比如,各级政府出面组织各种形式的春节形象识别设计大赛,由专业团队建构FlFestival identify节日形象识别)设计系统,从而整合出新时期春节鲜明的个性形象,创造出既具有民族个性,又具有时尚化和开放性的符号,并通过大众媒介广泛传播。每年都要认真组织春节文化,包括戏曲、乐舞、社火、书画等展演和下乡进城活动,努力做到常演常新。 

最后,各级政府要着力组织春节应时对路产品特别是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生产,鼓励春节和商业的紧密结合。借助市场和商业的力量,提升春节的文化意义和影响力,使春节的年味儿更浓,促进春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政府不能忽视春节期间对市场的规范和调控,应该在春节期间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控制物价上涨,保证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等,为人民群众过好春节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春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认同感之所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节悠远而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马约尔曾在《文化遗产与合作》前言中说:“保存和传承这些具有历史性见证意义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我们的目的就是唤醒人们的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欢乐和纳福的情感,全人类都是共通的。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面对精神世界的浮躁、压抑,人们的内心深处更加渴望返璞归真,渴望亲切宽容的氛围。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深入阐述了中国文化,指出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春节正是文化最大的载体,不论从她的精神内涵还是表现形式来看,都应该并且有可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同。让我们以深厚的民族情感,通过合理创新设计,使春节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盛大节日。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2.张欣,中国社会文化礼俗[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毛蕊蕊,从民俗文化看春节习俗[J],经营管理者,2010.09期。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