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京举行
傅功振:关于春节文化核心价值观及其走向的思考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陕西师范大学
春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中最大的事……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传承载体,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春节里所有的民俗事象,包括每一件民俗物品,都有其精神含义,比如饺子、鞭炮、拜年等,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吉瑞、健康、团结、和谐、辟邪、顺利、圆满的愿望。”
春节不仅是我们国人的传统节日,更是世界所有华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华人的标识,春节已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春节文化承载着我们华人多样、多元、多层次性的文化元素。春节源于农耕文化,进入漫长的“冬藏”时期,春节是一年节庆文化中最长的休闲时期,又是处于辞旧迎新的交替时期,即一节跨两年,故称“过年”。春节是华人节庆活动的龙头老大。其承载的文化元素,是任何节庆所不可替代的。春节也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
一、春节文化内涵及核心价值观
“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扬震》:“又见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这里的春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而是指春季。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文山集》卷二十《二十四日》诗中说道:“春节前三日,江南正小年。”此处的春节指立春,即在正月之前就已经立春。《富平县志》载:“春节,元日黎明时,家设香火牲果,盛服拜天地,次拜灶,次祖考莹中,然后拜父母,见兄长,日贺年。”直到清代才有了以春节指称新年的说法。年的称呼,《尔雅·释天》曰:“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年的本义,《说文解字》解释为:“谷孰也。从禾千生。”《尚书正义》亦曰:“年,取禾谷一熟也”。可见“年”最初是与农业丰收有关的。传统上人们将春节称为“新年”,直至1912年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才将旧历新年改称“春节”,而将公历新年称为“元旦”,以区别中国传统的旧历“新年”。
关于春节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弄清春节的起止问题,我们以为,春节应该从腊祭开始到二月二结束。一般认为,春节从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最为丰富的,其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非常明确的。
(一)春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善待一切、关爱一切的宽广胸怀。春节的序幕从“腊祭”拉开,把华人的心态、情怀、品质充分表现了出来。腊祭,腊日节的祭祀,有蜡祭和腊祭两种,是两种不同的祭祀。蜡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报答诸神对农业生产所做的贡献。而腊祭是岁终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为了祈求来年丰收和“息农”,可见最初“蜡”与“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一方面由于社会急剧变革导致礼仪秩序逐渐衰微;另一方面由于“蜡”和“腊”皆在岁末举行,故二者就逐渐被后世混为一谈。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臈。臈者腊也。”可见自秦汉以降,人们已把二者视为同一个祭祀了。
腊日具体指哪一天,秦汉之前的史书并无明确记载。秦汉以后,腊日便开始依据五德制定。所以,汉朝便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
至于食腊八粥,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这种博爱精神与宽广胸怀一直延续至今,在“天人合一”与“万物有灵”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善良的人们在腊八节用爱心熬制一碗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献给敬仰的祖先,献给亲人和朋友,献给陪伴在自己身旁的猪狗牛羊、一草一木,甚至一砖一瓦,饱含了人们对生命万物的感恩之情与宽容之心,体现了善待一切、关爱一切伟大而宽广的胸怀。
(二)春节是一曲家庭团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民族情歌。尤其是作为春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之一——拜年,更让人在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浓厚的亲情、甜蜜的爱情、朴实的乡情、纯真的友情和厚重的国家之情、民族之情。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是指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除了晚辈向长辈,同辈之间的拜年外,到了宋代又开始出现团拜。团拜一词始见于《朱子语类·杂议》的记载:“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可见“团拜”最初的含义是指行礼的方式,相聚而拜,参拜人员围成圆圈,相互面向,行拜礼,亦可称为“团拜礼”。明清以来,团拜更注重相聚言欢的社交功能,逐渐发展为京官新春贺岁的团体聚会。一般分为同年团拜、同乡团拜和同僚团拜三种形式。随着春节节庆活动的日益浓烈,拜年这种习俗也延续下来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拜年又有了新的含义。
延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人民政府推行领导向群众拜年,访贫问苦,这是具有历史性的颠覆的一场革命,与群众结成鱼水之情、血肉关系,最终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延安时期领导给群众拜年这一优良传统传承至今,如春节前各级领导到贫苦家庭慰问、春节期间的团拜活动等等,深刻地体现了民为本、为衣食父母的传统观念,强化了“官为仆民为主”的意识,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各级领导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使政府真正成为一个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更有效的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这种优良传统有着非常高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春节的团拜更有效地发扬了延安精神,对于当下社会中领导给群众、老板给员工、富人给穷人拜年都具有启发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春节蕴含的家国同构的中华文化有力地推动着世界和平。春节作为一种传统的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古传承至今的家国同构的家国文化。古代的礼制源于周 ,它的实质就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立政治关系,君臣关系的实质往往就是父子关系。西周最重要的礼制之一就是宗法制。《尚书·洪范》说:“天下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后来的孔子也说“夫子之得邦家者”。《荀子·致士》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礼记·大学》说:“古之人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于其国,先齐其家”。《孝经·士章》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国。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这些材料都不约而同的指出了在古代家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家国同构这个观念自汉代被经学家提出后,到现代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它的出现绝非偶然,是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它实质就是忠孝一体,也就是所倡导的孝善之道。中国传统思想的仁爱就体现在“善”,善者,“百善孝为先”,在家尽孝,出门尽忠。孝忠是中国传统思想:“善”的最深刻的体现。《礼记·祭统》说:“忠臣以事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孔子说:“孝慈则忠”。《孝经》更是直接移忠于孝:“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孟子则更将人们的社会关系概括为五伦,他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四)春节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治国法宝。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更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法宝。过年从腊祭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段时间,节庆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人们在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过程中,海吃海喝。因此在民间就流传有“宁可穷一年,不可穷过年”的说法。直到二月二则彻底给过年划上了一个句号,同时也开启了新一年的劳作和忙碌。二月二,龙抬头。自此,人们的生活真正由喧闹回归平静、由理想回归现实。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长期以来,广大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农历二三月份是春耕播种、充满希望的季节,但往往也同时面临着青黄不接、无米下炊的困境。老百姓在二月二的时候吃爆米花,正是用这一粒粒来之不易的“金豆”,提醒大家开始勤俭节约。勤俭节约对个人道德、家庭建设和国家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当前,我们更要谨记勤俭节约的古训和传承优良传统,牢记“奢生腐败、俭以助廉”,在生活和工作中,从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态度,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五)春节保护了我们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最大限度激活了我们华人的青春活力,尤其是元宵狂欢夜,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让所有人迸发了热情、智慧与创造力,有效保护了各种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只有春节这个节日才能把几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来,如各地的庙会、社火、祭祀、腰鼓、道情、杂技、竞技、武术、民间音乐、民间工艺、宗教音乐、地方戏剧、曲艺、鼓乐、泥塑、木板年画、社火脸谱、皮影、剪纸、饮食、服饰、雕刻等。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春节文化活动不是简单的恢复传统而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甚至包容吸纳了大量有价值的外来文化,使春节的文化活动更加绚丽多彩,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二、春节文化走向的思考
春节活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认可和高度重视,作为春节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愈来愈高,这是春节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近两年来,各地政府都非常看重春节文化活动,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如庙会、社火、祭祀等,但是在整个社会充满商业气息的情况下,春节文化未来的走向又如何,这无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春节文化的走向之一:春节与庙会相结合,利用春节庙会活动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对传统节庆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作为法定节日。随着节庆文化的发展,各地将节庆与庙会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但是,节庆和庙会实质是不同的。庙会是祭祖、祭神活动,人们借助祭祀活动去娱乐享受。而传统节庆活动则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节庆活动虽然也有祭祖祭神,但主要是人们自己娱乐享受。节庆活动与庙会的结合,既丰富了文化生活、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北京、西安的春节庙会文化活动。据我们初浅调查,我国庙会活动主要都在春节前后的休闲时期进行,如2010年西安春节期间的节庆活动都和庙会活动有机结合。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的内涵体现了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其本质是祈求生命和健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倡孝扬善、祛灾避凶”。中华民族是博爱宽厚、最重情感的一个民族,这些都可从庙会活动中充分体现。庙会的发展经历了从祭祀祖先到祭祀神灵,从娱神到娱人过程。庙,由廟简化而来。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廟的解释为:“廟,尊先祖儿也……宗庙者先祖之尊儿也。古者,廟已祀先祖。凡神不为廟也。为神立廟者始三代以后。”商周时期,庙会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据考证,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于是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庙会群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但是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唐宋作为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的朝代,大量的外来文化开始介入,加之儒释道三教并立,庙会活动此时逐渐由祀神、娱神向娱人发展,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等。明清以至于近代是庙会真正定型、完善时期。到了现代,庙会发展的更加成熟,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与春节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
利用春节庙会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春节充分开发文化资源,使其变成文化产业。漫长的春节节庆为我们的现代文明留存了一个多元性的、内蕴丰厚的文化空间。关中地区丰富多彩的的民俗文化活动就是依托了节庆庙会进行展演、展示、传承、发展。例如西安都城隍的新春祈福庙会,规模大、花样多,聚集了许多民间传统艺术的表演,如祭灶拜火神、送春联、送财神、新年头炉香、祭城隍、拜太岁、挂祈福牌、迎财神、民间绝活、竞猜灯谜、放生祈福、秦腔、豫剧表演、高跷、社火、茶道表演、相声口技、武术杂技、鼓乐表演等。此外,现代的春节庙会又增加有舞台剧、多媒体互动、异国风情表演等等。尽管增加了形式和内容,但春节特有的文化核心没有变,贯穿于春节的种种喜庆活动,依然是人们追求和谐、创新的精神体现,古朴中增添了时尚的气息。
春节文化的走向之二:春节推动文化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近几年来,各地市县的春节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可观,文化、物资、科技交流有力地带动了地方发展。有些春节文化活动的交易额达到上千万元。据商务部监测,2010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00亿元,比200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7.2%,创历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之最。例如春节期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乡,仅编织中国结一项就收入2000多万元。西安市南郊有个三兆村以专做灯笼闻名全国,村里120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做灯笼。春节期间,“灯笼村”里车水马龙,有很多人驱车来到此处团购。像这种文化消费,可以说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春节正是这样。
我们传统节庆文化的春节活动是“小家”为主体,以村社活动为主要场所,现代旅游业如今吸引我们传统的“小家”走向“大家”、走向社会,推动旅游业。利用春节庙会文化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综合性地展现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方风情,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衍生地,是最富特色的旅游资源。如西安都城隍庙会、长安斗门石婆庙会、楼观台、骊山圣母庙会蒲城尧山圣母、姜嫄圣母等等。
2010年春节黄金周2月13日至19日期间,陕西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11.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9%和35.10%,创造了历史以来最好水平。
西安市在2月13日至2月19日共接待游客190.8万,旅游业总收入9.63亿人民币。2010春节,西安博物院因举办文化庙会,接待游客4.8万人次,同比增长62.41%;免费的大唐西市庙会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据杨凌示范区假日旅游指挥中心统计,2010年春节黄金周,杨凌示范区共接待游客49031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520.52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8%和15%,圆满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假日旅游工作目标。
春节文化的走向之三:春节是传统节庆文化中最吸引青少年参加的节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候精神家园的历史重担,最根本的是青少年的参与、承担。国务院关于文化建设的文件中多次强调,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既要让学生自觉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也要让学生自觉地传承弘扬。那么如何让青少年参与其中,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从国家来说,首先是教育部门要进行相关的课改工作,即课程的改革。
加大传统节庆文化在课本中的所占比例,如在语文教材中适当的增加有关传统节庆文化的内容。其次是要组织专家学者对传统节庆文化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及勘定,并对传统节庆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按照现代需要重新加以诠释,以图古为今用,达到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舆论、思想的支撑。最后国家应从财政、政策、赋税等多方面加大对传统节庆文化的扶持力度。
我们只有先营造起这种文化氛围,那么久而久之,势必对生活在其中的青少年产生“入其肺腑,熏陶教化”的作用。
二、从社会这个角度看,春节作为传统节庆文化的重头戏,它不同于一般的节庆,能否让青少年广泛的参与其中可以说对其他节庆有着一定的影响。春节期间正值学校的寒假期,为学生沉浸在这种家国同构的东方文化氛围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具体而言,我们认为:
首先对于春节前放寒假不回家的留校学生,以高校为主,这些学生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而留在了学校,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而他们所在的学校就应该筹办和组织与春节有关的活动,例如宣讲春节文化、鼓励擅长书法的学生到街头去写春联,既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同时也是宣传春节文化的一种方式。
其次对于回家过年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的春节文化活动中去,将其在春节期间的活动表现纳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考察中去。春节是蕴含传统文化最为丰富的节庆,在此期间学生可以从事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社区、乡镇的春节一系列活动中去,比如像尊敬老人,为长辈、亲人、劳模、革命烈士家属拜年、参加乒乓球篮球比赛、文艺表演、闹元宵等,这些既是乡情、亲情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让他们摆脱书本长期以来对他们的束缚,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更是对古老的中国文化的一种感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和保护。
近几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并且把文化提升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这样一个高度,这是国际化视野下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眼光。而春节作为蕴含传统文化最为丰富的节庆,国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