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十一次编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11-11-03
字号:/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通览》主编、组委会主任

20111026日)

 
进玉主任的讲话高瞻远瞩,根据六中全会的精神,对《通览》编撰工作讲了六点意见,非常精辟。除此之外,他有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句,我们这件事情抓对了;第二句,我们的工作赶到点子上了;第三句,不要起个早五更,赶个晚大集。现在,《通览》的编撰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希望各位继续努力,提高质量,使这部书尽可能按照马凯同志的要求,做成传世精品。
这两天的会开得很成功,可以用四个词语来概括:严肃、认真,坦率、民主,体现了文史馆良好的学风,这是我们的编撰工作能够成功的基本条件。现在我谨就大家在会上谈论较多问题谈谈个人的想法。
第一是跨地域的问题,文化名人的籍贯、出生地、活动地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从编撰工作一开始就提出来了,经过反复的讨论,已有结论。中央馆还组织安徽馆、江西馆、河南馆在一起开过一个小会,就老子、庄子、朱熹在这三卷中如何写达成了协议,并形成文件发给各馆。基本的精神就是,应当以人物的主要活动地为主,但是也要考虑其籍贯和出生地,不能一刀切。情况太复杂了,不考虑人物的主要活动地不合适,有的人从来没去过他的籍贯地,有的已经离开了两代、三代、四代,有的只是郡望。所以一律按籍或出生地来写,不合适。有人的籍贯原来在某个省,现在划到别的省了,两边都以他为荣,也不能简单地做个决定,只许某一个省写,另一个省不写。
还有李白,出生地在中亚碎叶,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5岁到四川,25岁离开四川,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许多地方都留下他的足迹和诗作。李白应当在哪一卷写?我看既然李白自认为是四川人(仍恋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可以为证),而且他在四川生活了20年,四川培育了他。虽然他的主要成就不是在四川,还是应该以四川卷为主,其他一些地方,如陕西卷、安徽卷也要写,各有侧重。我们不能一刀切,应充分考虑各种复杂的情况,同时考虑各地对本省文化名人崇敬的心情,灵活处理。重要的是各省之间不要发生矛盾,要沟通协调,说法要统一。既坚持原则,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太史公有互见法,《通览》也采用互见法。
第二个问题就是附录要不要,我的想法是由各卷自己决定。如果有必要,就做;如果没有必要,就不做。当然,有附录可能好一点。至于安排几个附录由各卷自己决定。附录里面列表、做地图等都可以。书的插图比较多,图片做好了,会为这本书生色;做得不好,会使人厌倦。请各卷编委会再精选一下。
第三个问题,原则通过的各卷,除了参考会上的意见修改加工以外,请大家注意今年春天我在四川文史馆开会的时候提出的自律三章:
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术硬伤
千方百计地杜绝抄袭现象
十分慎重地避免敏感问题
我们这几天讨论的稿子里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希望认真对待。
今天听沈锡麟先生讲话,还有柴剑虹先生多次的讲话,我觉得从编辑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和馆员们不完全一样,同样值得重视。我建议各卷主编回去之后,请四位资深的编审(文、史、哲、文字校对各一位),再审阅一遍。安徽可以请黄山书社,山东可以请齐鲁书社,广西可以请广西师大出版社。
今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争取年底前再开两次评审会,争取一半的书稿通过,到20123月底,至少有30卷交给中华书局。希望尚未通过的各卷编委会加紧准备。
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主编一定要行使统稿权。这次会议之后,主编参考大家的意见,该怎么改就怎么改,不要再退给执笔者了。如果实在没有把握的话,就跟他们打个招呼,商量一下。现在已经到了主编行使定稿权的时候了。
这次会议之后,希望安徽、山东、广西、内蒙古、福建这5卷抓紧时间,根据六中全会的精神,根据会上大家提的意见,还有我们互相借鉴的收获,抓紧时间在半个月到20天之内,就是在1115之前修改出来。一份交给中华书局;一份交给中央馆,中央馆收到以后尽快复印出来,发给各分卷编委会,供他们参考借鉴。
最后我想说说对中华书局的希望。徐俊先生能够来参加今天的会,我很高兴。
首先,希望中华书局不要把我们估计得太高,不要因为是文史馆编的书就对我们很放心。你们要把我们当成一般的作者看待,尽量给我们找问题、挑毛病,作充分的编辑加工。我们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成于众人之手,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华书局是最后一关了,拜托你们把好这一关。特别是书写格式,作者不是很内行。还有插图的编排,很有讲究,朱振华先生你是行家,你编的《中华遗产》是非常精彩的,能编到那个程度我就满意了。我说句绝对的话:书的成败50%取决于插图,插图如果搞糟了,人家根本就不想看了。
第二,希望中华书局和陈思娣司长商定一个日程表、流程图,规定今后每一步的时间,规定得具体一点,执行得严格一点。
中华书局是我们最信任的出版社,中华书局能出这部书是我们的荣幸。
2008年《通览》立项以来,虽然我们尽了很大的努力,中央馆召开了近二十次的研讨会和片会,各个地方馆也召开了十次以上,又经过一上、一下、二上、二下,反复修改。最后又开终审会,每一步都把得很严。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很多很多的毛病。希望再接再厉,使之接近完善。
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