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关于印发袁行霈馆长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陕、甘、宁卷编撰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国文发〔2011〕4号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各分卷编委会:
2011年3月28日至30日,《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陕、甘、宁卷编撰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袁行霈馆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印发,请各分卷编委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陕、甘、宁卷
编撰工作会议上讲话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通览》主编 袁行霈
(2011年3月29日)
到目前为止,中央馆共收到19卷的全部书稿,到4月中旬还可再收到3卷。其他卷都在加紧工作,将会陆续交稿。除了个别分卷以外,“一上”的工作有望按计划完成。
从提交的书稿来看,现在最担心的是质量问题,要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质量。马凯同志提出要做成“传世精品”,这是非常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达到学术界目前的水平,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能在有些部分有所创新,能够进入学术前沿,而不能是陈旧内容的堆砌,要做到有资料、有理论、有观点。
根据与中华书局的约定,全部书稿要在今年年底之前交给他们,明年年底之前出版。向中华书局交稿从7月份开始将陆续进行,最晚不能超过今年12月。为了向书局交出合格的稿子,要遵守“二上二下”的程序。目前所交的书稿均是“一上”,对于“一上”稿,我们的副主编和审读小组分工负责,认真审读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我自己也是尽量抽出时间来拜读。除了“二上二下”的步骤,我希望各卷对于中央馆反馈的意见逐条认真研究,或者采纳,或者做参考,或者是有不同的意见再向中央馆提出来。总之,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一下”后,我希望各卷主编尽快组织修改。第二次上报后我们再拜读,读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然后第二次反馈给各卷供参考。希望在6月份有几卷可以完成“二上二下”,在7月份就能交给中华书局,同时也给其他卷提供一个参考。
7月份开始,我们将组织召集各位副主编,开一系列的审稿会议,像之前讨论章节目录一样。各卷的主编要在会上作汇报。同时,对于某一卷是否达到交稿的标准,能否交给中华书局要进行表态,投票表决,有超过1/2的赞同票则正式交给中华书局。在分卷“二上”之前,我希望各卷也用审稿会的办法,请馆内外的专家、参加撰稿的和没有参加撰稿的专家一起来做个鉴定,如果通过了再正式第二次上报。
书稿交到中华书局以后,书局会抽调各编辑室资深的编审,组成一个审读小组,做编辑加工的工作。要给书局留出至少半年的时间来做文字加工、核对原文等工作,同时书局还会就有些内容向我们提出意见,进行多次讨论。如果要在明年年底出版的话,那么明年的7月就要陆续发排。他们给我们清样后,中央馆要看,各卷更要认真看,要送到每一位撰稿人手中进行认真校对。校对的时候可以再做修改,这一步也非常重要,看校样的时候能够再次修改一些错误,或者补充一些新的资料。在这部书正式出版以前,各卷的写作班子要保留,以便开展明年的校对等工作。
今年工作的重心就是要加强审稿、交流。到年底还剩9个月时间,现在确实是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了。以下我提出四点具体的工作要求。
第一, 希望各馆把《通览》工作放到首位。
这是今年要抓的第一件大事,其他的工作我们可不可以往后放一放。关于这个想法,我来之前,向进玉同志通电汇报过,他同意,鹤良同志对此也同意。陈祖武先生一开始参加这个工作的时候就表了态,别的工作都不做了,全力以赴做《通览》。我在这也表态,除了我在北大必须做的工作以外,我个人的科研、个人的事情等都往后放,把《通览》作为第一位的事情。我们可不可以有个约定,各位馆长和主编都这么来安排今年的工作,把《通览》排在首位。
我曾经说过三句话:“专家看了有收获,领导看了受启发,一般读者看了长知识”。我们虽然不是对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直接的建言献策,但是领导们看了《通览》会受到启发,这同样具有建言献策的现实意义。这套书出版以后,如果中央的领导同志到某个地方去,随身带着一本,随时看看,那多好啊;如果这部书能够成为当地的干部培训教材那多好啊。这是为当地争光的事情,也是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争光的事情。
我们用这么一个在国务院立项的研究项目,把全国文史馆团结起来,将至少500位馆内外的专家拧成一股绳,在最后的时刻加把劲儿,完满完成任务。
第二, 加强通读、审稿、修订的环节。
我希望各馆的馆长、各卷的主编一定要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通读,至少通读一遍,并能提出具体的意见。学术上主编负责,政治上馆长负责。有位馆长已经向我保证至少通读两遍,那就非常好。
关于审稿,我们还得采取馆内外专家结合的办法。《通览》工作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强调,一定要请相关学科的权威专家撰稿,后来知道实际上有些卷并没有做到。研究历史的写文学写不到前沿,写思想史也写不到前沿,往往写得平平甚至显得陈旧。怎么补救这个问题呢,那就是在审稿的阶段,要向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请教,只请教还不够,还要请他们审稿、修改。馆长和主编回去看看,稿子是谁写的,权威性怎么样,有必要的话请谁来审,一定要请有权威的学者审稿,本省的、外省的、北京的都可以,这样我们才能对稿子的质量放心。
主编一定要统稿。有一些分卷,统稿工作很粗糙,有的卷似乎没有统稿,前后内容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结构不合理、文风不统一,这是达不到出版要求的。
第三, 加强纵向的沟通和横向的交流。
纵向的沟通问题很大,历次开会的文件,都书面下发,也及时放到了我们的网站上,请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做。从提交的书稿来看,有些卷对编委会的很多意图都没有把握好,乃至对体例、格式等基本要求都不清楚,甚至到现在了还没有按照我们约定的章、节、目体例来做。关于《通览》的要求和规定并不是某个人的意见,而是大家反复开会讨论一致同意了的。
关于横向的交流,我希望各馆之间加强联络,有些内容到底是哪一卷写,可以通过协商交流来解决,互有侧重,达成共识。可以推动一下各馆各分卷之间的商谈,针对书稿的具体内容加强交流。
关于纵向沟通和横向的交流问题,我在此提出以下两点具体要求:1. 今后中央馆下发的所有文件,一定要发到主编及撰稿人手中,并及时将落实情况反馈给中央馆。2. 各分卷要向中央馆发月报,每月汇报《通览》编撰工作进展以及遇到的问题、困难。
第四, 树立全局观念。
《通览》是一整部书,各卷首先是本卷主编、编委、撰稿人的成果,同时也凝聚了《通览》34卷全体参与者的心血。各卷要服从整体的安排,按照统一部署推进工作。
最后,我想对各位馆长、主编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对甘肃文史馆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