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关于印发袁行霈馆长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四川卷》《重庆卷》编撰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各分卷编委会:
2010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央文史研究馆在贵州召开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四川卷》《重庆卷》编撰工作会议,袁行霈馆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印发你编委会,请认真领会、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袁行霈馆长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四川卷》《重庆卷》编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开会之前我通读了三卷的书稿,受益匪浅。各位专家的发言又使我更深入地思考了一些问题。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这是一个高水平、高效率的学术研讨会议。
到目前为止,《通览》已有15卷的书稿上报中央馆,其中内蒙古卷是第3稿。据我们了解,有些馆书稿已经完成,但他们很慎重,还在反复地讨论、修改。预计到明年的3、4月份就可以收到更多了。我们有一个最后的期限,到2011的秋天,一定要交给中华书局。给中华书局留一年的时间,到2012年的秋天,在本届政府任内一定要出版,这是本届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到时候34卷一起推出。
我看了这14卷的书稿,感到高兴。经过两三年大约500位专家辛勤努力的工作,有了今天这样的成绩,我表示满意。在这个阶段,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
我们中央馆开过10次编撰会,全国每个分卷也都开了多次的会议,全国范围内召开的论证会、研讨会大概超过400次(澳门还开过国际会议)。会上畅所欲言,各种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自由地展开讨论。我们有良好的学风,这很重要。
今后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要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好。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在哪里?我姑且提五点供各位参考。
第一,提炼观点。我看到的这15卷的稿子,各章节摆材料、讲现象较多,提炼不够;能统领全书的观点不鲜明,缺少“主脑”。节下的“目”的设置就是促使我们提炼出观点来。各卷的“绪论”,一定要写好,不但要提炼出观点,还要有理论色彩。
第二,审订内容。这方面的工作要求很细致,包括引文的核对,审核有没有从网上下载的,或者从一些普及性的读物、旅游手册上面照搬的内容。如果说我们提炼不够,理论水平不高,那反映了我们在认识水平上还有差距,我们还可以努力;若有一处出现上述问题,我们就全局皆输。读者是不会原谅我们的。请各位馆长、主编真正地抓一抓。
各卷最好也成立一个小组,集中一段时间,逐章、逐节、逐段地通读下来,大家一起把关,最后再由主编定稿。
第三,调整结构。各章节内容所占的字数、篇幅是否合理,请认真地研究一下。譬如《四川卷》写薛涛,占了一节,虽然薛涛是人们很关注的诗人,又是才女,她能不能占一节?在整个四川文化里,和司马相如、扬雄、李白、三苏等相比,薛涛的地位就轻多了。她也不是最早的女诗人(《诗经》里有许穆夫人)。若是一本旅游书,这样写很有趣味,但《通览》里要不要占这么大的篇幅,值得考虑。
除了从本卷角度考虑外,还要考虑到《通览》全局,薛涛占一节,别的卷里比薛涛地位更高的作家能占到一节吗?还有《四川卷》《重庆卷》的饮食文化,列了很多菜名,并逐一介绍。我们这部书是学术著作,这些内容不能占很大篇幅的。《贵州卷》的夜郎文化,书稿中三处讲到,上编里两个时期都讲到,下编又有一章专门讲。像这些都需要调整。《重庆卷》照录了好几篇文学作品,而且是整篇收入,没有必要。
第四,统一体例。《通览》是集体著作,体例要保持一致,不然就不成其为一套书了。我们的体例要求,每章标题下要有一段200—300字的引言(“引言”二字不必出现),然后是节,节下要设目,各目之间空两格。目的设置,要画龙点睛,把这一节里最重要的问题,把特点和亮点用最精辟的语言提炼出来。目的个数以不超过10个为宜,目下边就不再分小标题了,分得过细显得琐碎,文气也会被打断。
另外是注释,《通览》采用章末注,不采用页下注。注释是写给读者备查的,读者如果认为我们的说法可信,就可以不去查,如果对我们的一些说法有疑问,可以查看注释。注释不要太多,要精。
第五,协调文风。《通览》出自众家之手,文风不统一,因此分卷主编的任务之一就是统一文风。《通览》的文风,至少就每卷而言,要统一协调。书中有些章节句子太散文化,与其他章节不相协调,要改为学术性的写法。整个书的面貌应该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不是散文,不是随笔,也不是跟其他学者论辩的文章。
以上五点,是今后大半年我们着重要做的事情。以下就各卷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提一些修改建议。
第一,各章的标题有点儿千篇一律。以朝代分期是最平实的,但是最好能讲出各个朝代文化发展的特点。讲唐代文化,四川的唐代文化与安徽的唐代文化有什么不同?我们要加强提炼,最好能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将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在整个文化史上的地位,用一句话准确地概括出来。这很难,有的卷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不很成功。我们尽量克服困难,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让读者一看章、节、目就能被吸引住了。
第二,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更,导致部分地域间古今行政区划的交叉重合。譬如四川、重庆就存在这个问题。地区之间一定要分得很清楚反而削足适履。各卷一定会有交叉,会有一些模糊地带。对于模糊地带,可以用太史公的“互见法”,好不好?模糊地带相关分卷都可以写,但内容不能雷同,要各有侧重。希望分卷加强沟通。
第三,稿件的审查。《重庆卷》的做法很好。我们要求,各分卷在第二次正式向中央馆送审的同时,送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审查。例如,有关民族的请民委审查,有关宗教的请宗教局审查,有关边疆的像黑龙江、吉林的高句丽等问题请外事部门审查。务必要增加这样一道程序。各分卷根据中央馆二审意见修改定稿后,在正式报送中央馆时,应附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第四,对于民族聚居省市,要写出文化的多元性,要体现在章节设计上。对于民族文化,我们不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
第五,各卷在评价本地著名人物、突出本地特色文化时,要避免不恰当地拔高,一定要准确、中肯。拔高本地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话说得离谱,会与别的卷矛盾,影响到整套书的可信度。
最后我还要再说一句,定稿权在各地,中央馆没有这样高的水平来对全书统改、定稿。我们只能在学习之余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馆参考。分卷主编的责任重大,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这部书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全国文史研究馆以及馆外专家共同编撰的,出版以后目标很大。不要辜负国务院领导的希望,不要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我们有非常优秀的人才、非常杰出的学者,这部书一定能够写好。我对此寄予厚望。
谢谢各位先生,谢谢各位馆长,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