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袁行霈馆长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十次编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通览》主编、组委会主任 袁行霈
(2010年9月16日)
各位馆长、各位主编、各位同志:
进玉主任的讲话对《通览》目前的进展情况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做了明确的指示,希望各位认真贯彻。特别是质量问题,万万不可稍有松懈。
我要感谢各位对《通览》总绪论的批评指正。上海卷的主编孙逊先生在我的稿子上作了批改;福建卷的主编卢美松先生写了书面的意见;刚才又听到了各个小组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修改的建议,都很有价值。在这之前,曾经在中央馆的副主编中间逐一地征求了意见,现在这个稿子是采纳他们的意见修改之后拿出来的。昨天,王尧先生又提醒我,其中有句话对藏文佛经的表述不恰当,我非常感谢。以上诸位的意见我会后要认真思考,再查找资料,做一次认真的修改。我在这里要恳请诸位,在我征求意见的稿上加以批改,会后交给文史司的同志们;如果没有什么修改意见,也请把稿子还给文史司。
各卷送来的样稿,我尽可能地浏览了,或者是比较仔细地拜读了。昨天会上我才拿到各分卷绪论稿汇编,这些绪论我还来不及仔细拜读,下面谈的一些想法并不成熟。我想对我们目前的工作,各卷交来的书稿和绪论谈一下我的印象。
总的看来,我对现阶段取得的成果是比较满意的。所谓现阶段是指我们开始工作以来两年半的时间,距离书稿交给出版社还有一年时间,距离正式出版还有两年时间,此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讨论、修改,主编要统稿,中华书局的责任编辑要审阅,最后我们还要再作一次清样的校对。在目前这个阶段达到这样的水平我是比较满意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这个差距表现在许多的方面:书稿的理论水平和内容的详实性都有待提高,体例需要统一,文字的表述要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注释要更规范,插图要安排好,等等,从各方面看来,我们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在今后的一年之内我们还要做许多十分艰苦的工作。我自己在写总绪论的时候就很吃力,我完全体谅各卷主编在写分卷绪论时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撰稿人的辛苦。今后在修改统稿的阶段恐怕艰苦的程度还要再增加几倍,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无论如何在明年的十月以前,要陆陆续续的把书稿交给中华书局,交给徐俊总编,交给责任编辑朱振华先生。哪一卷先完成,哪一卷先交稿。刚才徐俊先生已经作了保证,如果我们按时交稿的话,他可以在一年之内,把这部书以高标准印制出版。我们恐怕要倒计时,在这一年之内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十月份做什么,十一月做什么,十二月做什么,要有一个很周密的、可行的计划。交稿的时限是没有商量余地了,必须在明年十月以前交稿,必须在后年十月以前出版。关键是我们今年的工作,我们努力的程度。
下面我想就以下十二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其实有些问题,在历次的会议文件和我的讲话里面已经有明确的说法,大家只要仔细看看,其中都讲到了。既然这次会议又提了出来,我不妨重申一下。还有一些问题,刚才徐俊先生已经作了很好的解答。我可以简单地说一说,或者不说了。
第一,进度的问题。刚才小组讨论的汇报里谈到进度还要抓紧,我完全同意。现在,有22卷已经完成了初稿,还有11卷提交了部分样稿。香港卷因为情况特殊,起步比较慢,他们昨天和今天正在召开编委会。总的看来比我们预定的进度是慢了,本来是要求今年6月底完成全部初稿,现在已经拖到了九月中旬,才只有22卷完成了初稿。我希望各位馆长和主编好好抓一下进度,不能再拖了!从各地写的书面材料看来,大概是十月底能完成一批,有的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完成,这比我们预定的进度拖后不少,当然也是因为有的卷比较慎重,在没有充分讨论统稿以前不愿意拿出来。总之我希望进度要抓紧。
第二,我们的责任和分工。可不可以这样说,各馆的馆长要全面的负责,主要是政治上负责把关,并保证进度和质量。编委会要审阅,要动员馆内外各领域的专家来审阅。主编负责修改、定稿。我多次说过,文件也规定了,《通览》各卷的定稿权在地方,不在中央馆。1500万字,中央馆编委会的委员,各有专攻,不可能照顾到全书。我们的学术水平和时间、精力,都不可能对全书进行统稿、定稿,所以定稿权在各地,具体的说是在各卷主编。中央馆要承担审阅的责任,我们已经做了分工,一位副主编负责几卷,他们都很积极,已经到各地区去参加了讨论,跟分卷主编和撰稿人一起商量,希望以后中央馆的副主编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各地也有这个要求,希望我们面对面地交流,直接听到我们具体的意见。我们中央馆一定负责把推动这件事情。像王蒙先生,他去新疆,不仅在新疆卷内容上提了意见建议,而且帮助解决了经费问题,在河北,和当地领导沟通,也帮助解决了经费问题。当然,他能做的也许别人做不到,但是下去和不下去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代表各位副主编表态,我们一定认真负责地跟各地加强联系,主动关心各地的工作,没有保留地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定稿权在各地,各个分卷的主编要负责定稿。分卷的主编不是挂名的,应该广泛地采纳大家的意见,逐章、逐节、逐句、逐字地审阅修改。有些著名学者写的稿子,我们慎重一点,在修改之前先沟通一下,谷老就是这样做的,先跟你商量一下,这个地方是不是换一个说法,这章是不是字数太多了,能不能压缩一下。我想学者都有这样的气度,只要我们谦虚谨慎,很有礼貌地和他们商量,请教,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我曾经说过,我们对请来参加撰写的专家,第一要尊重,第二要尊重,第三还是要尊重,既要尊重他们的学术个性,又要向他们解释这是一部大书,1500万字的大书,不是个人的著作,必须服从全书的宗旨和体例。我刚才说的主编亲自修改、润色加工,这个步骤非常重要,这本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编的劳动。
第三,体例问题。关于体例,我们制定过一个很详细的文件,在我的总绪论里面第四节也讲了这部书的宗旨和体例,一些重要的问题大概都谈到了。这部书不是个人的学术著作,是我们全国文史馆大约500位馆内外学者集体的著作,体例是必须要统一的。具体地说,每一卷都有绪论、上编、下编,上编和下编都分为若干章,每一章又分为若干节,每一节的标题下面要有目,编、章、节、目,四级标题。为什么要有目呢,目就是眼睛,就是要画龙点睛,把这一节里最重要的问题,把特点和亮点写出来,目是眼睛,眼睛是最亮的地方,要用很精辟的语言提炼出来。目下面要不要再分一二三四呢,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姑且在这里武断地提出一种解决的办法,就是按照我们原来的设计,目下边就不再分小标题了,因为分得太多了会显得琐碎,就有点像教科书。而且目的下面再分一二三四,还要再再拟标题,这是很难的,文气会被打断,不能一气呵成。所以我们还是维持原议,就是编、章、节、目。其实一节下面的文字长的也不过五六千字,分得太零碎了反而不好。在印书的时候,每卷卷首的目录,要把目也印上,使读者光看目录,他就知道这本书大致上讲的是什么内容。如果大家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我们就这样决定,其实是维持了原议。
第四,学术规范。我曾经说过这部书的学术性就是符合学术规范,进入学术前沿。符合学术规范,这是起码的要求,这些年来,学术失范已成为严重的问题,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在这方面遭到了非议。我们全国文史馆花了四五年时间完成的著作,在学术规范上是不能出问题的!我们要用第一手的资料,要认真核对引文,认真出注,注到版本、页码,这才表明我们不是转引的,是查阅了原书的,转引常常是不可靠的。而且在核对原书的时候会对问题产生一些新的看法,新的认识,这也是提高质量的一个过程。我个人有一个习惯,拿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先看它的注释,如果注得很马虎,我会对它失去信心;如果注释很规范,我就对它增加了信任。我知道有的编辑有这样的习惯,拿到书稿先核对几条引文,看看注释,如果引文没有错,就会放心一些。如果抽查了十条注释,里头有几条是错的,恐怕这本书在编辑那儿也是通不过的。还是要按照我们商定的,认真地做好注释,把注释当作我们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时候看注释比看正文收获还大,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治学态度,看出作者的学术视野是宽是窄,是不是进入了学术前沿。如果对某个问题,已有权威性的论述,但我们的书里根本没有提到,也会让人怀疑我们的学术水平。简单地用了别人的说法又不加说明,那是大家很反感的。凡是别人的原创性的说法,应该出注,有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而且都很重要,也可以把这些说法都列上。我们在这方面千万不要有丝毫马虎,千万不要图省事。注解的数量,中央馆发过一个文件,说是不要超过20条,我接受大家的意见,不要受20条的局限,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当然要尽量简练,一些常识性的说法,当然就可以不加注了,譬如说中国的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56个民族等等,这些就不用加注了。但是别人的原创性的观点,我们用了就一定要说明,而且要把最早提出此说的人注出来。总之学术规范是非常严肃的,希望各位充分重视。
第五,扣紧本地的文化展开论述,突出特点和亮点,不要泛泛而论。有些分卷的稿子里有这种情况,在讲到历史状况的时候,读起来像是通史;讲到文学的状况,读起来像是中国文学史。有的分卷绪论或者在某一章里,大谈文化的一般问题,跟全书不协调。《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不需要这样写,要扣紧本地的文化。要多做提炼的工作。说到提炼,也许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包括总绪论,怎么加强问题意识,把问题提炼好,提炼出掷地有金石之声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待努力。我看了一些分卷的绪论,在讲到各地文化特点的时候差不多,什么开放性、包容性、多民族性,都这样讲。刚才有一位主编发言的时候也说到这个问题,说特点不特,很中肯。譬如说都是开放,广东的开放和陕西的开放一样不一样,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同样是包容,山西、河北也各有各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炼。不满足于开放性、包容性、兼容性这些笼统的说法,尽量避免趋同的倾向。上海卷提出了四个特点,是动了脑筋的,讲趋时求新,讲市民趣味,讲商业意识,都很贴切,还有一条讲开放包容,也许可以再提炼一下,上海的开放包容和广东的开放包容有什么不同。总之,我们要扣紧本地的文化,认真反复提炼,讲出各地的特点和亮点来。
第六,关于文化的界定问题、文化的范围问题。有的先生希望我讲讲,但这个问题我实在不敢讲,也没法讲,据说世界各国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有些问题不说大家都明白,一说反而糊涂了,也很难取得共识。我只能就《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所包含的范围谈一点我自己的浅见,不一定正确。我还是结合实际来说,昨天我坐车经过北京植物园,门口有个大广告,“北京植物园月季文化节”,要是这样的话,菊花文化节、桃花文化节、梅花文化节、牡丹花文化节,不计其数。今天我看光明日报,山东泰安举办了一个蟋蟀文化节,规模很大,很热闹,这让我马上想到《聊斋志异》里的《促织》。如果按这样的讲法,我们的《地域文化通览》满篇是这文化、那文化,给人的印象恐怕不好。我们的书稿里讲到“寓公文化”,这能称为文化吗?还有“文学文化”、“艺术文化”,文学就是文学,艺术就是艺术,后边何必加“文化”二字呢?不必在某一种习俗或者每一种门类下边都加一个后缀,都加上“文化”二字,现在书稿中“文化”后缀出现得太多了,“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不一而足。这种表述很省事儿,但是缺少提炼,更像一本旅游手册,而不是学术著作。关于这个问题,杨天石先生有自己的看法,在讨论重庆卷的时候他提出过,“军事文化”和“山水文化”这类说法能否成立?军事后面能不能缀一个文化,我不敢说,也许有人这样用,我们姑且不做判断,但是如果只写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战役,把打仗的经过写到《地域文化通览》里面是不合适的。至于军事思想确实属于文化的范畴,《孙子兵法》要写,但是一些具体的战役的经过就不要写了。否则,鞌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一一写进书里去,那就不符合我们的宗旨了。还有所谓“山水文化”,似乎好几个卷都有这样的说法,需要考虑怎么处理。譬如云南的石林,风景很好,我们写云南卷可以提到,可以讲刘三姐这个故事的文化内涵,如果只是说石林风景怎么美,做一番描述,那就好像旅游手册了。如果写到某一方面的内容,一定要写出它的文化内涵。
第七,我们撰写人员的组成有一个缺陷,学科不齐全。有的卷是请本省社科院的某一个所承担下来的,只有某一个学科的专家。而我们这部书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学术著作,涉及文学、语言学、史学、哲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等,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参与。撰稿人学科不齐全,目前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但我希望在审稿的时候加以弥补,就像北京卷那样,虽然他们是请北京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来承担,但是写出稿子以后还要分别请各个学科的专家来严格把关。历史学家写文学的内容往往写不到前沿,同样,一个文学史家写哲学的内容,也很难写到前沿,不了解那个学科的学术发展的现状,可能是用了一些过时的说法,或者是太一般的说法,连中学教科书里都有的一些说法,这就会造成质量问题。如果哪一卷撰稿人的组成有类似的情况,请在审稿统稿的阶段认真加以弥补。刚才徐俊先生也说了,中华书局要动员全局的力量,各个编辑室来参与审稿,这是我昨天特别提醒徐先生的。
第八,三性的统一。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统一,我在总绪论里面专门做了论述,我想我已经讲得比较详细了。三性里面哪一个为主呢?学术性为主,这是一部学术著作,有的卷的绪论里说这是一部大型工具书,不是学术著作,这不符合全书的宗旨。《通览》不是工具书,不是地方志,不是旅游手册,是一部学术著作,首先要在学术上立得住。关于现实性,进玉主任一再强调,我们写这部书,要能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起到推动的作用,要有现实感。现实性在建立在学术性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学术性而一味追求现实性,会变成“文革”期间或者“文革”以前的影射史学,那也不好。现实性是很自然地给读者以启发,而不是硬加上去的。那样效果不一定好,人家不如去看文件,不如直接看人民日报的社论。要更多地追求一些现实的启发意义,读者都是很聪明的,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干部,他们这方面很内行,点到为止吧,不要离开文化长篇大论。
关于可读性,我们可不可以用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史知识》作为一个标准。他们这方面的刊物有两个,一个是16开的《文史》,学术性很强,有很多考证文字,还有一本是小32开的,叫《文史知识》,已经出版了三十年、一百多期了,最高的时候发行量达到二十多万份。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都读过《文史知识》或者为它写过文章。我是《文史知识》忠实的读者,几份刊物同时来,我先读《文史知识》,因为它的可读性强,文章也短。我们可不可以拿《文史知识》作为一个标准,能写成《文史知识》那样就是又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了。大家如果同意的话,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努力。
第九,关于字数和图片。关于字数,我还是坚持我们的初衷,每卷50万字。50万字大概600页,图片要包括在字数里面,再多了一册印不下。不能一册搞出800页、900页、1000页,读起来太不方便了,也不能把它分成两册,别的卷一册,某一卷两册也不好。我们原则上是50万字以内,个别的文化大省觉得内容太多,可以超出2万字,也就是超出4%。如果我们反复地提炼,把最精彩的东西拿出来,50万字足够了。原来章节目录里一些重复的、可写可不写的,可以大胆地删掉,在文字表述上更精练一些。规定字数很有好处,可以帮助我们把书写得更精练,更有吸引力。当然,少可以少到40万字,甚至是30万,我估计香港卷未必能写到50万,因为香港1840年以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文化写起来是很麻烦的。我跟香港的主编王国华参事说,字数少一点,图片可以多一点。
关于图片。刚才徐俊先生说了,我们还是维持原议:每卷100幅左右,不要超出太多。听说有位先生写的一章就有70、80张图片,那样恐怕太多了。我们不能变成图文书。图片不是装饰,是文字的一部分,有一些我们用文字表达不容易,要说很多的话,放一张图,一目了然,比如讲到箜篌,什么是箜篌,恐怕十句话也说不清楚,放一张箜篌的图片就解决了,可以节省我们的文字,它不是装饰而是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所要说的内容。以前已经有规定,图片有彩色有黑白两种。彩色图片有的放到前边,有的插在书的中间相应的位置上,但要全部图片都做成彩色、做成随文的,那就要求印书的纸张非常好,全用铜版纸,那样书就很重,而且成本和售价都会很高。图片是彩色和黑白两种,以黑白为主,随文的彩色图片是相对集中的。可以用旧照片,旧照片的像素当然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那就没办法了,民国初年拍的照片模糊一点,读者也能谅解。我还有一个希望,就是图片尽量找一些重要的同时又是罕见的,不要都是老面孔,如果都是老面孔,读者会兴味索然。我们尽量找一些新的图片,比如当地新的出土文物的照片,当地有的宋元孤本的书影,或者反映当地民俗的一些罕见的照片,我们尽量把这些用上,增加书的新鲜感。
第十,绪论、结语和各章的概说(引言)。绪论的写法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这次会上也专门拿出一段时间来讨论绪论,我希望会后各卷主编再把印的那一大本好好研究一下,找到一种最适合本地的写法。我不愿意做一个统一的规定,要求绪论里头一定要有哪些内容。应该是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的。重要的是绪论要有理论性,要有对当地文化的宏观把握,对历史和现状的理论阐述,而决不是以下各章各节内容的综述。既然是绪论,就要论,当然论不能离开资料,不能离开具体的事实,但是又不能停留在事实的描述上,一定要有一些鲜明的观点,有一些鲜明的说法,让人家一下子能够记得住的。
关于结语,刚才各组报告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保留,有的说比较难写,可以不写了,把有关内容放在绪论里。关于这个问题我今天不能做出回答,我们中央馆研究以后再通知各位。原来设计的是有结语的,结语包括哪些内容也有安排,大家看这个文件汇编里都有,但是结语要想写好确实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结语呢?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再商量决定,因为这是属于大的框架,我今天不敢贸然地答复(按:经研究,结语取消,确有必要保留的内容并入绪论)。绪论每一卷有1.5万到1.6万字就差不多了。在全书后面还要有一个后记,交代一下工作的情况,谁执笔写了哪一章哪一节,写作的分工应该有交代,这是知识版权。在每本书的前边要把所有参加工作的人,所有执笔人的姓名都列上。
我看到的一部分绪论对建制沿革讲得太多、太详细,太占篇幅了,这方面的内容留给地方志去写吧,我们简单地交代一下就行了。有的绪论里自然地理的部分,也写得太多了,写自然地理,是把它作为文化的背景来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化特点,跟地理环境有关系,跟生态环境有关系,围绕这个中心来写,不要占那么大的篇幅。《通览》不同于地方志,务请注意。
各章开头的概说(引言),要尽量简短。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主要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必标出“概说(引言)”二字,以减少层次。
第十一,工作流程。中央馆编委会制定了今后一年的工作流程,简单地说就是“二上二下”。今天会后请各位抓紧做征求意见、讨论、审稿、统稿的工作,年底前再给我们一份稿子,这是一上。我们收到以后尽快地请负责该卷的副主编审阅,并提出书面的审读意见,或者是到当地去讨论,这是一下。各卷考虑了中央馆的意见以后,再做修改,再交上来,这是二上。我们再提意见,再跟各位沟通,这是二下。我们有一个很详细的“二上二下”的流程,我们严格地按照这个流程来做。
第十二,发聘书。谷老昨天提出来,我们聘请的主编、编委、撰稿人要不要有一个名分。昨天跟进玉同志商量,中央馆可以发聘书,向各位分卷主编发聘书,各地的文史馆再向副主编、编委和执笔人发聘书。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大部分参与撰写的专家都还有本职的工作,或者在高校任职,或者在社科院任职,他们要对本单位有个交代,可以将《通览》的任务计入工作量。要不然他们在《通览》这儿承担了这么多的任务,在本单位得不到承认,甚至于影响评职称、评级,那就对不起人家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应当解决。
还有学术津贴。我们一定要给主编很高的学术津贴,给副主编较高的学术津贴,给执笔人相应的学术津贴,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原则定下来。至于津贴多少,各地情况不同,中央馆不宜做统一的规定。各馆要积极争取政府拨款,中央馆对有些省份,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给更多的倾斜。我们要区别一下,津贴就是津贴,不是稿费,类似国家社科项目,或者古籍整理项目,我们有启动费,可以买书,买电脑、复印资料,请助手。书出版以后中华书局付给我们稿酬,昨天我跟徐先生在这方面达成协议了。稿酬的标准我们签合同的时候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到时候需要统计一下,哪位先生执笔写了多少字,在全书里占百分之几,他应该得到百分之几的报酬,主编也要有主编的报酬。大家应该有两笔收入,一笔是津贴或者是叫启动费,由政府(文史馆)给,另一笔是稿酬,由中华书局给。
我今天就讲到这儿。参加了两天会,看了这么许多稿件,更坚定了我编好这套书的信心和决心,我想各位和我心情一样。未来的一年将会是非常辛苦的,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