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陈进玉主任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十次编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10-11-17
字号:/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
《通览》组委会主任、主编   陈进玉
 
2010915
 
各位主编、各位馆长、各位馆员、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在北京香山召开《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十次编撰工作会议,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推动撰写和统稿工作,重点是研究提高全书的质量。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以来,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编委会的主持下,编撰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18 日,组委会向马凯国务委员报送了《通览》各卷的目录,他作了重要批示,指出:起步良好、进展顺利。工程浩大、任重道远
各地对《通览》编写工作抓得很紧。在年初章节目录评审通过后,各分卷开始书稿的撰写,进展较快的,已进入征求意见和初审、改稿阶段。不少分卷在本地区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审改的同时,还向中央馆送来样稿、样书征求意见。《内蒙古卷》主编李联盟和《安徽卷》副主编张立志同志还几次来中央馆送书稿,听取意见建议。我们分工联系的副主编也相继到各地进行调研、指导。地方分卷之间也加强了交流,与相关地区分卷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到先进地区学习借鉴经验。目前,内蒙古、江西、辽宁、重庆、广西、安徽6个分卷已上报全部书稿,北京、福建、广东、吉林、陕西、贵州等分卷上报了部分样稿。其他大部分分卷也已基本完成初稿撰写,正在本地区征求意见,进行统稿。这基本符合我们原定的工作进度。这是《通览》编撰工作取得的一个很大成绩!各分卷主编、撰稿人,中央馆袁馆长和各位副主编、馆员以及馆外专家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安徽卷》主编郭因老先生,已经85岁高龄,亲自执笔《安徽卷》绪论的写作,他虚心听取各方建议,已修改了数稿。《吉林卷》主编谷长春先生,是吉林省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原省委副书记,已年近80岁,仍亲自挂帅《吉林卷》的编撰工作,而且非常认真地审稿统稿改稿。这里我还要重点提一下袁行霈馆长。在今年北京的酷暑季节,他放弃了到外地休假,潜心撰写出《通览》总绪论,已六易其稿,目前还在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按照袁馆长的要求,这次也印发给大家征求意见。《通览》编撰工作中感人的事还很多。在此,我代表《通览》组委会、编委会对各位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览》编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分卷的编撰进度还比较缓慢,已上报的样书、样稿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绪论的写作,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在此次会议上,希望大家就这些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办法、形成共识。
下面,我就提高全书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做好《通览》编撰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高度重视审稿统稿阶段的工作。编撰《通览》是全国文史研究馆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组织馆内外专家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举措。国务院领导同志对《通览》编撰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打造传世精品的要求。对中央馆来说,这也是一项立了“军令状”的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许高质量,不许低水平。现在,《通览》编撰工作已进入审稿、统稿阶段,这是事关全书质量和水平的最重要阶段。我们希望,大家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把审稿统稿当作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抓紧抓好。这次会议,我们特意要求各地文史研究馆的领导来参加,这也是启动编撰工作以来第一次请馆长和主编一起开会、一起研究解决问题。这是全国文史研究馆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会议,使各馆馆长认清任务,明确要求,切实负起组织推动编撰工作的责任。各位馆长要认真组织编委会全体同志和全体撰稿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我们历次编撰工作会议精神,尊重主编的统稿权,支持编委会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各位主编要切实履行主编职责,高度重视审稿、统稿工作,用好统稿权,严把质量关,加强统筹协调,既要尊重撰稿人的学术个性,也要引导作者尊重和接受《通览》全书的主导思想和整体要求。只要主编责任心强,工作到位,稿子的质量就有保证。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尽力为国家、为地方奉献出一套高质量、高水平、受读者欢迎的地域文化读本。
第二、要写好各卷绪论,突出地方文化亮点和特点。绪论作为各卷全书的总纲,代表一本书的学术水准,起着引领全书的重要作用。现在大多数分卷的绪论都是由各分卷主编亲自动手撰写的,这很好,主编就是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当然,也要实事求是,主编亲自动手有困难,可组织一个写作小组或请高人代劳,关键是要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在撰写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包括哲学、历史、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力求科学、准确。我看了各分卷的绪论汇编,感觉有的写得不错,例如《上海卷》的绪论初稿基础就很不错,现实感强,史论结合,夹叙夹议,多有新意。还有不少分卷的绪论初稿亮点不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概括得不够简明、准确,或叙多论少,给人印象比较平淡。我们编这部书,是为了通过回顾历史,审视今天、展望明天,达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目的。希望各分卷主编在撰写绪论时,注意研究文化的内涵及文化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有机联系,如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经济、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官文化和俗文化、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这次会议特地安排了专题讨论,希望大家在研讨中,多挖掘提炼一些好的经验。一句话,全书的光彩主要集中在绪论和地方文化的亮点、特色,如果这两个方面不突出,概括和提炼不够,那么全书的水准和现实意义就会大受影响。
第三、要把好政治、政策关。编撰《通览》是政府主导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政治上一定不能出问题。《通览》中有关民族、宗教、边疆等问题的撰写,一定要客观准确、符合国家基本政策。书稿撰写出来后,要与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有关内容可报请他们审阅把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维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睦邻友好关系是《通览》全书的政治、政策底线,一定要慎重把好关。
第四、要进一步落实《通览》各分卷的编写工作经费。高水平、高水准,离不开相应的经费保障。在加大政府必要投入的同时,可考虑争取社会赞助支持。《通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文化工程,争取社会赞助无可厚非。会后,中央文史馆、各地文史馆可考虑就此下一个规范性的规定,既要有成效,又要避免搞乱。
同志们,《通览》编撰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愿与在座各位和全国文史研究馆同仁、馆内外专家一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接再厉,圆满完成《通览》的编撰任务,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谢谢大家!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