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袁行霈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九次编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主编、各位馆员、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邀请了国家宗教局和国家民委的同志给我们指导,他们宏观地介绍了政府关于民族、宗教的政策。我们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认真领会,恰当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各位就民族、宗教问题发表的意见都非常精辟。我个人认为,既然讲“地域”文化,就要讲地域文化的特色,这必然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应当写得绚丽多彩;另一方面,既然是“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就必须明确每一个地域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要着重写出地域文化和整个中国文化的关系,写出少数民族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既要充分展示“多元”,又要充分展示“一体”,希望各位主编注意把握好分寸。
这部书应该展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包括56个民族各自所做的贡献。有一些关键的事件、人物、文物、文献的资料,能够体现民族团结的,我建议用浓墨重彩加以突出。例如,西藏卷的章节目录写得非常好,我拜读之后增长了很多知识。松赞干布是一位为中华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著名的藏族领袖,可以用更多的笔墨来写。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没有见于章节目录,看不出其重要性。文成公主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入藏,她入藏的时候带去了释迦摩尼像,此后,佛教才在西藏流传开来。她建立了小昭寺,后来又帮助尼泊尔的公主建立了大昭寺。松赞干布成为佛教前弘期的第一位大法王,布达拉宫的建筑跟文成公主也有关系。文成公主带去的一些工匠,以及手工艺技术,促进了西藏文化的发展。以上这些都应作为亮点来写。唐蕃会盟碑是很重要的一块碑,里面说到“社稷如一”,说我们是一个国家,应当列入章节目录。还有内地和西藏的交通,文化的往来,使者的交流,次数非常多,松赞干布还聘请了一些汉人到西藏为他起草文书,制定法典。王玄策的摩崖石刻,足以证明内地和西藏的文化交流。上述种种,应该大书特书。从另一方面说,藏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也应该大书特书,这方面的资料还值得挖掘。昨天上午开会的时候王尧先生讲到藏医藏药、天文历法,还有文字的制定,这都标志着藏族文化发展的高水平。我们不但书里要写,在章节目录里也要加以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突出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双向的文化馈赠。刚才柴剑虹先生讲到,汉族本身,特别是河北、山西这一代,多有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通婚者,从姓氏上就看得出来。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用一个比喻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有56个花瓣的一朵鲜花,这56个花瓣各呈异彩,又有同一个根蒂。
关于宗教问题,刚才许多先生都说过了,宗教是一种文化形态,我很赞成这种说法。地域文化通览里不能不写宗教,各卷的章节目录我看下来,写宗教的内容很多,恐怕占到了六分之一。写各种宗教,写高僧,写道士,写传教士,写庙宇、写道观,写教堂等等,分量是不是太多了?不要写成宗教史。更不能写成旅游手册。通览里讲宗教、讲寺庙,和旅游手册的写法有什么区别?应当研究一下。如果是一样的讲法,就失败了。我们要讲出文化内涵,要提炼出其中那些优秀的、深层的需要发扬的东西,不能满足于一般地介绍。
民族问题还涉及疆域问题。主要是在吉林,高句丽问题。我们应该跟中国政府关于这个问题的口径保持一致,要维护领土的完整。虽然是学术问题,但带有很强的政治性。我们这部书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编撰的,是在国务院立项的,有政府的背景。虽然有一些是学术问题,但我们也得注意政治影响。因为一篇文章、一本书而引起轩然大波是有过先例的。陈进玉同志说我们要出彩但是不能出事,我很赞成。
关于台湾的少数民族的提法,上午会后我又请教了民委的同志,她说宗教局有文件,下发到出版总署和各个媒体,统一使用“台湾少数民族”。胡锦涛同志接见高金素梅的时候,也是报道为接见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没有用“原住民”或者是“先住民”这样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要跟政府保持一致。至于学术问题,个人写文章可以讨论,也可以通过文史馆把意见和建议向中央反映。这部书毕竟不是个人的著作,而是文史馆的集体著作。像这些政策性、政治性比较强的问题我们要格外小心。也请各位主编多跟当地的宗教局、民委、统战部联系,多请示。有的部分要送他们审查,请他们把关。
今天是第九次论证会。我中午又看了一下文件汇编。我们第一次论证会是2007年10月中旬召开的,到现在已经两年零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第一,充分论证了编写通览的必要性、意义、指导思想、宗旨、规模、体例、书写格式等等。第二,组织了通览组委会和编委会。确定了主编、副主编、编委。有许多省都是由当地政府的领导出任组委会主任,安徽省是由正省长担任组委会主任。政府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支持的力度很大。西藏自治区政府已经拨给通览40万元经费。我很敬佩西藏卷编委会的同志,当初他们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自己贴钱出来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三、我们经过反复修改,基本上确定了各卷的章节目录。安徽卷是九易其稿;澳门卷是十一易其稿,而且还专门召开了国际研讨会。
今天这次会开过之后,通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希望今年年底能够拿出全部书稿的一半,明年年中必须完成全部书稿。
10月份,我去陕西,参加了他们的编撰会议,看了他们的样稿,他们很努力。回来之后,文史司起草了一份文件,讲了四条。着重讲到执笔人的遴选,一定要请第一流的专家,写他自己最熟悉的部分。我再补充一句,千万不能层层承包,那样会弄成豆腐渣工程。如果有哪一卷是用这种办法的话,请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和进度,如果本省请不到合适的执笔人,可以跨省聘请。还有一个问题,我发现我们的文件并不一定认真地传达到每一位执笔人了,有些执笔人写样稿的时候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写,这样不行,将来各卷主编统稿是个大麻烦。请务必将全书的指导思想、宗旨、体例、格式、包括插图的说明,清清楚楚地告诉每一位执笔者,让他们心中有数。现在好多卷已经开始撰写了,写出了一些样稿。请各位主编回去对样稿认真地审查一下,改好之后向中央馆报送。
我们的国学论坛,前年召开了第一届,明年也许有条件召开第二届,主题就是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请各位主编将各自分卷的绪论作为论文在国学论坛上报告,一定要使绪论成为一篇学术性很强的论文,而不是简单的、通俗性的概说。
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如果编写顺利,如果能够达到高水平,可以将通览翻译成外文。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正在组织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这是国家战略。外国的出版物介绍到中国的很多,二流的、三流的、甚至不入流的都能很快地介绍进来,但是中国的经典著作、一些原典,还有我们当代的一些学术研究的成果介绍不出去,中外文化交流是不对称的。我还有一个浪漫的想法,可不可以拍成电视专题片?一卷5至10集来介绍一个省。我们可做的事情很多,就看这部书编的怎么样了。
我对这部书充满热情,而且各卷的章节目录我都认真拜读了,充满信心。到2012年本届政府任内,34卷的通览能够出版,那是多么值得庆祝的事情。我算了一下,参加编撰工作的至少有500人。举全国之力,请第一流的学者,500人左右,来完成34卷的一部大书,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希望在编书的过程中大家身体健康,因为编这部书而增寿。把编这部书当作一个事业来做,把这部书当作一个学术成果来对待。
以上讲的都是即兴的感想,准备不足,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先生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09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