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八次编撰工作会议纪要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09-10-26
字号:/

     2009年6月18至19日,《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下简称《通览》)第八次编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通览》主编袁行霈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通览》执行副主编陈鹤良主持会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通览》副主编王尧、程毅中、傅璇琮、王蒙、杨天

石、方立天、陈高华、樊锦诗、白少帆、薛永年、赵仁珪,馆外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祖武、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来自天津、内蒙古、江苏、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分卷的负责同志、主编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议了《天津卷》、《内蒙古卷》、《江苏卷》、《广西卷》、《四川卷》、《贵州卷》、《云南卷》、《陕西卷》、《甘肃卷》、《新疆卷》、《青海卷》等11个分卷的章节目录;深入研讨了各分卷在编撰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袁行霈馆长作总结讲话(全文附后)。他说,考虑到《天津卷》、《上海卷》的特殊情况,经广泛征求各位副主编的意见,同意将《天津卷》时间下限延至1928年,将《上海卷》时间下限延至1937年。他建议,不必在上编单独列一个时期,最好在下编有关章节中将撰写的具体内容向下延伸。例如上海卷在下编讲“海派文化”的那一章里,将内容延伸到1937年。这样,既照顾到一些地方的特殊性,也保持了全书的统一性。
    袁馆长再次强调,应该充分重视学术视野和学术规范:一、吸取和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吸取和反映中国学界的研究成果,也要吸取和反映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二、引用了别人独创性的学术观点,必须加注。三、对一些重大问题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应在注释中加以介绍,以增强《通览》的学术性。
    会议要求,各馆和各卷编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及时修改本卷章节目录,尽快将修改后的章节目录报送中央馆。

    附件:   

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八次编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袁行霈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章节目录,经过八次会议已基本论证完毕,还差西藏、海南、香港、澳门、台湾五卷,都是没有文史馆的。青海虽然也没有文史馆,但是已经组织了编委会,拿出了一份很好的章节目录,这是我们喜出望外的。香港和澳门都已提交了章节目录。再将这五卷论证以后,这个阶段的工作就完成了。总的看来,我们的工作进度基本上与计划一致,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很认真的。
    各卷的章节目录都下了很大功夫,基本上体现了文史馆的水平,大约五分之三水平更高一些。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明确,资料丰富,地方特色鲜明,有现实感。我本人拜读之后深受教益,对照一些内容相近的出版物,可以有信心地说:我们的《通览》有很大的希望写成有别于其他著作的、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丰富的、学风严谨的著作。我在拜读各卷章节目录的时候总是要参考一些书,对照着学习,确确实实觉得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我们的特点。
可是我们也要看到,以“传世精品”的目标来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就存在的问题而言,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体例仍不够统一。关于体例已有十分明确的约定,各位主编在多次会上,结合章节目录反复讨论,已经达成一致的看法。可惜有些分卷仍然没有严格遵照既定的体例。有的不完整,特别是缺少绪论和结语,以及各节下面的细目;有的上下编安排不合体例,该在上编讲的放到下编了,或者相反;有的章节之间重复。至于各卷之间重复的问题,更是常见,这主要是人物的籍贯、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第六次会议上已经形成一致的意见,不必再讨论,希望大家遵守。以上所说的问题,并不难解决,都有明确的说法。希望各馆馆长和各卷主编认真研究历次会议的文件,参考其他各卷,对本卷加以修改。至于各卷之间内容的交叉如何处理,需要各馆自己协调,中央馆很难做统一的规定。我再强调一次,《通览》34卷是一部书,各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体例统一是起码的要求,务请注意。
    二、罗列情况多,提炼观点不够,亮点不够突出。有些章节的写法还是有点像地方志或旅游手册。我们一再强调写特点、重点、亮点,但是这些仍然不够突出,该重的地方不够重,亮点没有亮起来。知识性强,启发性不足。与此相关的是,我总觉得内容太多了,五十万字的篇幅容纳不下,这就需要大胆地删节。有些内容在地方志里写了的,我们可以少写。有些内容在旅游书里写了的,我们可以少写,否则《通览》的特点就很难凸现出来。希望各卷重视绪论和结语,认真研究绪论和结语究竟写什么,怎样写得精彩,并为明年的国学论坛做好准备,明年国学论坛的主题就是中国地域文化,其实就是希望各卷把绪论和结语提炼成为一篇论文在论坛上交流。
    章节目录的确定,是关键的一步,全书的大体面貌已经可以看到,但是距离全书完成还有一段十分艰巨的曲折的路程。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促进书稿的写作。我希望现在抓紧做好三件事:
    第一是严格挑选执笔人,一定要请出研究有素的、态度认真、对这项工作有热情的学者来,可以跨省、跨地区邀请。
    第二是要组织执笔人一起研究历次会议的文件,通盘研究本卷的章节目录,以及其他各卷的章节目录。希望执笔人有全局的观念。经过八次会议,很多疑问我们都讨论过,有了一致的看法,希望组织执笔人仔细地研究研究。要让他们十分清楚这件工作的意义,全书宗旨,读者对象,语言风格,要十分清楚本卷的结构,以及自己担任的这一部分在全书中的位置。要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之后再动笔。
    第三是选择比较成熟的章节先写出一些样稿,经过认真的讨论、修改,再全面铺开。中央馆会及时将各卷样稿发到全国,互相参考。
    按照计划,这部书必须在2012年国庆前全部出版。这样就要在2011年6月交给出版社,包括插图在内。插图的要求已经发给各卷编委会,请及早准备,在写书稿的同时就要设计好插图,插图不是为了美观,而是内容的一部分。会后,希望各卷编委会尽快组织修改,细细打磨,反复推敲,把错误和不妥之处减到最低的限度。将修改过的章节目录报送中央馆,并且附一封正式的函件,简要说明修改的情况。中央馆收到以后,请负责联系各卷的副主编审阅,然后于七月中旬将章节目录的定稿汇印成册,作为内部资料印发,供大家参阅。到今年年底完成一半书稿,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经过各分卷主编统稿(既要通盘审阅、修订,又要逐字逐句地修改、润色)之后,明年下半年陆续将定稿包括插图送到中央馆。在这过程中,希望随时跟中央馆联系,并且随时跟其他馆互通声气,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对现在拟的章节目录一定会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这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但大的思路和框架不要轻易改动。
    这两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诸位在会前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会上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这些意见中既包括许多重要的具体的意见,也包括大的思路、思想方法方面的意见。这两方面的意见都具有启发性,希望举一反三,认真思考研究。
    我要郑重感谢诸位馆外的专家,感谢各地文史馆的馆长和主编以及各地参加讨论章节目录的专家们,感谢中央馆馆员中的各位副主编,感谢文史业务司的同志们。今后,还要麻烦中央馆的各位副主编按照分工加强与地方馆的联系,就遇到的问题深入讨论,参加各卷样稿的讨论。希望双方都主动一些,以各种方式随时沟通,避免大的返工。
    各地文史馆和广大馆员多次呼吁由中央馆牵头编一部书,我反复思考,等时机成熟后,才提出《通览》这个项目。提出来以后得到广泛的赞同,党组十分支持,各地政府也十分支持。这是全国文史馆通力合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作的一件工作,也可以说是我们建言献策的一种方式。建言献策是温总理向我们提出的任务,撰写《通览》就是建言献策的一种方式,强调写好绪论和结语的用意也在于此。如果《通览》达到预期的水平,各方面的反映比较好,有可能翻译成外文出版,使之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文史馆应该为此尽一点力量。
让我们继续努力,愉快合作,顺利完成这项各方面都抱着很大希望的工作。
    谢谢大家!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