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陈进玉: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六次编撰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各位馆长、各位馆员、各位主编、各位专家: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第六次编撰工作会议开得很好、很有成效。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央文史研究馆的馆员,有来自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9省文史馆的负责同志或分卷主编,还专门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华书局3个单位的专家。在袁行霈馆长和陈鹤良副主任的分别主持下,与会同志认认真真地工作了两天,对各分卷的目录以及编撰中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刚才,袁行霈馆长又作了一个重要的总结,讲了九点意见。这个讲话我在外地出差时接到并拜读过,今天又听了一遍。袁馆长讲得很好、很解渴,我完全赞成,会后要尽快印发给大家。希望在座的同志认真消化、认真传达,并把它贯彻到各分卷的编撰工作中去。
我刚刚带领参事考察团赴福建省考察回来,这两天的会议未能出席,很遗憾不能分享你们的成果。好在这几个分卷的篇目,我事前都看过,同时也了解了两天会议讨论的基本情况。因此,我想从编撰组织工作的角度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紧抓好《通览》编撰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专门作了精辟论述。今年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同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座谈时指出,“文以载道”,文化更具永久性。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文史研究馆要在推进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对编好这套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编撰《通览》是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立项、中央文史馆要举全馆之力抓好的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也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同志指示,希望精心组织,通力合作,使《通览》成为立意高远、内容殷实、史论结合、特色鲜明的传世精品。这里既讲了编撰要求,也讲了工作方针。我想这是对高标准、严要求最好的诠释。
今年是《通览》编撰工作非常关键的一年。总体而言,编撰工作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在前几年大量筹备工作的基础上,近一年多来,在袁行霈馆长和陈鹤良副主任的主持下,编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2008年9月成立了组委会、编委会和编撰工作办公室,并在全国文史研究馆系统全面启动编撰工作;对于未设文史研究馆的海南、西藏、青海和港澳台地区,也邀请有关部门协助编撰。各地政府高度重视,许多省领导亲自挂帅,并进入本书组委会和编委会,有些地方还成立了《通览》编撰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分工联系各馆。对于各馆报送的篇目,中央文史馆各位主编、副主编都仔细审读,甚至为一个条目要查阅许多资料,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负责。三是抓点带面。安徽省文史馆八易其稿,和中央文史馆一起讨论多次,成为《通览》编撰工作的排头兵。中央馆在两年多论证、试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编撰思路、编撰体例、篇目样稿、进度安排等,并及时下发各地方文史研究馆。这里,我要特别提到袁行霈馆长,他对这本书可以说投入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他对国家、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工作态度,把握全局、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加班加点、甘于奉献的精神境界,确实令我非常感动,深受教育。我们要学习和倡导袁先生这种工作精神和负责态度,这是我们编好这本书的非常宝贵、必不可少的主观努力因素。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各地在《通览》分卷编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例如,未按进度报送篇目,篇目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差距还比较大,各分卷间的衔接有待理顺,开门编书尚未落到实处,有的馆编写专业骨干力量有待充实。通过这次会议,大家既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差距,并且在如何克服这些差距方面形成了共识,找到了办法。这种面对面交流沟通、协商调度的会议,是少走弯路、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的有效办法,要坚持下去。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完成这套传世精品之作,编撰过程中必须一开始就把提高编撰质量放在首位。要树立品牌意识,广纳贤才,注重学术创新,加强理论研讨。袁馆长提出既要尊重撰稿人的学术个性,也要尊重主编的统稿权,我很赞成。希望各馆对于分卷主编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各卷主编也要切实履行主编职责,严格把关,认真履行主编的主导权和终审权,杜绝抄袭现象,防止学术硬伤,努力写出本地文化的亮点、重点和特点。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通览》编撰的五个关系,增强科学性、现实性和可读性
关于《通览》编撰的起止年代,经过认真的论证,下限为辛亥革命。这样做,是充分考虑了编书可能涉及的各方面因素,避开不必要的争论,保证顺利出书。当然,这样做也会带来缺憾,横向34个分卷是通的,纵向由于下限的规定,从时段上看隔缺了100年。书毕竟是写给今人看的,是写给方方面面的读者看的,特别是《通览》这种地方性、通俗性、普及性很强的读物,应当合理满足读者对“文化来龙”和“文化去脉”的了解,也就是说要从今天的样子看到昨天的影子,或者说从昨天的影子看清今天的样子。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三者之间不能割断,也割不断。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好书的现实性问题,也就是古为今用和以史为鉴的问题。袁馆长在讲话当中,提出要重视和写好绪论,我非常赞成,因为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面所说的矛盾。写好绪论,交代清楚地域文化的来龙去脉,有利于画龙点睛,有利于回顾历史、审视今天、展望明天,最终有利于着眼现实、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样,全书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科学的总纲。
对地域文化,我研究不多,但我愿意从读者的角度,从地方党政领导需求的角度,从这套丛书将来的推广应用角度,对写好绪论和编撰全书补充提一些建议。归纳起来,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是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变动最剧烈,影响最广泛、最深刻、最久远的一段时期,不仅经济社会领域发生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且文化领域也发生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变化。那么引起如此广泛深刻的变化,它的文化源头在哪里?不同地区发展变化的文化源头在哪里?一些本来应该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丢失,而一些早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腐朽文化却沉渣泛起甚至受到某些人的追捧,其文化根源在哪里?这是许多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普通民众也包括广大青少年所渴望了解的。从政治层面上说,今天我们提出的若干概念,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如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比如说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治国理政的重要概念,中央一经提出就能迅速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普遍接受,这不是偶然的。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大家知道,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汉唐盛世,从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到清末的闭关锁国,等等,这些历史也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渊源。再比如,对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其巨大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广大干部群众所公认的。当然,国家也好、地方也好,在前进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在这些背后也肯定有某种文化因素在起作用。绪论写得好,可以从文化角度给出答案,这就叫作“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我们的《通览》,应立足全国和各地的实际,对 历史变迁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根源,作出科学的分析,增强文化自觉性。
二是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是根本性的,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派生的。当然,这种派生性也不是无缘无故和偶然发生的。比如,广东深圳等地率先对外开放,引入外资,兴办经济特区;浙江温州等地率先发展民营经济;江苏苏州等地率先发展乡镇企业;山东青岛等地打造出海尔、海信等外向型大型骨干企业。再比如,西部地区总体上改革开放搞得不错,但也有的地方处于“春风难度玉门关”的状况,如同张贤亮先生所说的玻璃罩里的人——“看得清楚,走不出去”,由于旧观念的束缚改革开放难以深入,如此等等。无论发达地区,还是后进地区,都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同人们的观念形态、同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相关联。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之所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看了《通览》的各个分卷,应该能够看出其历史的影子和文化的源头,从而找到以文化助经济、促经济的办法。
三是国家文化同地方文化的关系。这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和13亿人口的大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现象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变化万千。文化本质的同一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随着地理自然环境的变迁,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随着战乱和政权的更迭,国家形态的主流文化对地域文化的传播、渗透、影响、融合,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发展着、变化着。比如说,封建王朝的定都,从西安到洛阳,到开封,到杭州,再到北京、南京,当时国家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往往也是如影随形,广泛而深刻。因为政权在流动,人群在流动,文化也在流动,北宋南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又如,中原文化到了福建和粤东,就形成了当地的客家文化。《通览》要把这种文化的流动、变迁、交融、发展的轨迹勾勒清楚。当然,地域文化对国家主流文化也是有积极影响的,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也是有贡献的。
四是官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文化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但是普通百姓往往也有自己的文化观念,并且这种俗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包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结朋交友、生儿育女、接人待物等民风民俗。这种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上面改朝换代了,这种祖祖辈辈口口相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民俗、民风,往往会自发地、顽强地延续下去。毛主席早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无论是官文化还是俗文化,我们都应给予重视,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五是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特别是邻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深刻的影响,周边国家文化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看一看今天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一带的民间文化现象,不难从中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这次座谈中,一些同志提出了疆域变动后的文化影响问题,对此我们应谨慎从事。总的要求是,要考虑国家外交这个大局,以博大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核心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提出这五个关系,是我经过思索并希望得到清晰答案的问题,可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关系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关于今后30年、50年乃至21世纪末,中国地域文化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路径,《通览》绪论也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作必要的论述。因为这是地方党政领导所关心的,也是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套书现实意义如何,能否成为传世精品,关键在于此。
总之,绪论很重要,一定要写好。为此,我强调三点:第一,各分卷主编要亲自动手。《通览》的总绪论,袁馆长已经担纲,我们希望各分卷的主编也要担纲分卷的绪论。第二,要以深入研究为基础。要以绪论的观点统领全书,包括重点的突出、章节的详略、材料的取舍,都应服从全书的这个总纲。绪论的定稿,应在全书成稿之后,只有这样才能画龙点睛。第三,绪论的主要观点应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力求科学和准确,避免简单化和片面性。
三、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完成今年《通览》编撰的各项任务
这次座谈会虽然只是请了一部分省市的同志,但会议成果和各方面信息表明,《通览》编撰工作不仅开局良好,而且各地士气高、信心足、工作扎实。古人讲气可鼓不可泄,我们希望大家一鼓作气、通力合作,编出传世精品。这次会议的精神,到会的各馆回去要及时通报传达,同时我们还要形成会议纪要,通报其他文史馆,以起到鼓劲、沟通和督促的作用。有几件事,在这里强调一下。
(一)上半年完成篇目初审。今年1月,《通览》编撰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各卷报送篇目进度表,请各地按此要求准时报送,编委会将进行初审并及时将意见反馈。各卷依照反馈意见修改后再报,中央馆还要组织这样的评审会,逐卷评审。没有重大修改意见的分卷就可以开始撰写了,未能通过的分卷篇目还要继续修改,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审完。
(二)派遣专家组到地方。中央馆在今年下半年将组织由馆员和馆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到地方与分卷编委会就编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解决编撰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督促编撰进度,推动编撰工作。
(三)争取年底完成2-3卷样稿。对于那些进度快、基础好的分卷,可以先行撰写,争取在年底前能有2-3家完成样稿,经中央馆初审后下发各地,借以推动各卷撰写工作。
(四)各地要保持编撰骨干力量的相对稳定,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览》编撰工作专业性强,持续工作时间长。各分卷的主编责任重大,有的馆如果本馆由于种种原因力不从心,建议果断从馆外聘请有名望、能胜任的专家学者来担纲。有些担任主编、副主编的馆长因年龄原因,面临退休和职务变动,建议各地政府从《通览》编撰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作出妥善安排,支持这些同志把这项工作负责到底。关于经费保障问题,会后中央文史馆要尽快形成规范性的文件下发,包括前期启动费、专家咨询费和资料、设备购置费等如何拨付、开支、报销等要具体化、可操作,不能搞“无米之炊”。
同志们、朋友们,《通览》编撰工作是一项立了军令状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精益求精不能降格以求,更不能半途而废。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愿与在座各位和全国文史研究馆同仁一道,以披肝沥胆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圆满完成《通览》编撰工作,共同向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2009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