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一体联璧三绝并美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8日 12 版)作者:
发表时间:2015-11-12
字号:/

一体联璧三绝并美

——“文史翰墨——第二届中华诗书画展”

马新林

 


沈鹏《对草书认识的误区》手稿之一。

 

傅熹年书王静安《人间词话》。

 

方增先中国画《盛装的藏族青年》。

 

马振声中国画《以心观物,物无大小》。

 

袁行霈书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局部)。

 

    平声曼长,仄声短促。依字行腔,循环往复。11月1日下午,在中国美术馆一楼圆厅里,一场与现代意义上的“诗歌朗诵”迥然不同的“诗词吟诵”,吸引了诸多观众驻足。作为在此举办的为期8天的“文史翰墨——第二届中华诗书画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叶嘉莹、程毅中、赵仁珪等先生在丹青翰墨的环绕中,用诗词吟诵将传统文化的兴发特质表达得淋漓尽致。正如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是伴随着吟诵传统成长起来的,中国书画艺术的承续,也离不开文史哲的滋养,离不开诗境的相伴、相谐、相生。这正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此次展览的理念所在。

    诗、书、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抒发志向、寄托情感的上佳载体。赋诗言志,寄情毫端,融化物我,创新意境,把个人志趣与翰墨丹青相结合,以诗、书、画作品的形式诠释个体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实现自我进而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诗、书、画也是文史研究馆的传统优势。正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所说,中央和各地文史研究馆,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立馆之本,始终秉持“敬老崇文,存史资政”的宗旨,延聘文化界“德、才、望”兼备的博学鸿儒、丹青国手为馆员,是传统文化领域的一块重要园地。在全国文史研究馆2000余位现任馆员中,不仅有一批著名学者,还有一批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界的名家。他们自觉继承中华文脉,坚持艺术传统,或精于文史,或长于书画,肩负起传承和传播中华诗、书、画艺术的重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央文史研究馆将举办“文史翰墨——系列中华诗书画展”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以此调动起全国文史研究馆系统的积极性,凝聚众力,深入挖掘各地人才资源,发挥馆员引领当代中国诗、书、画艺术发展的独特作用,为各馆和馆员搭建一个集中展示艺术创作成就和互相交流借鉴的平台,让全社会得以分享这些成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在成功举办首届展览的基础上,本届展览共邀请了中央文史研究馆和34家地方文史研究馆的140余位馆员参展,展出作品300余件。在这些参展作者中,既有耄耋之年的“老馆员”,也有未及花甲的“年轻馆员”,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展品的遴选秉持与首届展览相同的原则,既有鸿函钜椟的珍藏手稿,也有俯拾才思的自书诗词,更有笔墨恣肆的妙笔丹青,充分发挥了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艺相互融通,诗、书、画三绝并美的特点和优势。

    在如何既能满足各地文史研究馆和馆员的期待,又能发挥文史研究馆系统的应有作用,突出馆员专长,举办高水平又具特色的书画艺术展方面,展览筹组人员事前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文史研究与书画创作并重是文史研究馆最显著的特点,许多馆员都是作家、诗人、艺术家集于一身,他们的笔墨精神、诗词创作,他们与师友之间的信札往来,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散淡和情怀,俯拾即是,不仅是时代的文化载录,具有特殊艺术价值,也是过往书画展中鲜少受到重视或者说没有条件和能力展出的,应是“文史翰墨”展的着力点和看点、亮点。因此,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央馆风采”板块中,不但有30位馆员的诗、书、画新作,还有9位馆员珍藏多年的“大家手稿”。欧阳中石、孙机、程毅中、资中筠、沈鹏、傅熹年、李学勤、舒乙、杨天石的文稿、诗稿、信札、手卷等数十件(幅)作品铺陈在观众面前。其中,欧阳中石的《说戏》、程毅中的《清代佚事小说中纪实与虚构的消长》、资中筠的《从“威尔逊中心”谈起》、傅熹年的《临宋人〈溪山清远图〉》、李学勤的《郭店简“君子贵诚之”试解》、杨天石的《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等珍贵手稿,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全国文史研究馆馆员覆盖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美术、书法、音乐、中医、建筑、文博等传统文化领域,而且许多馆员都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研究和创作,门类各异又相互融通,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此外,各个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取得了风格迥异的成果。比如在书画领域,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画派传承。举办“文史翰墨”系列展,诗、书、画一体,既浓缩展示当代文化界代表人物的成就,又为各地一展所长创设平台,藉此促进诗、书、画艺术的相互交流和各地区之间的比较切磋。因此,在“各地佳品”部分,此次展览从全国各地文史研究馆馆员中提名邀请100余位能够代表当地创作水平的诗书画名家参展,作品采取送二选一的形式,参展作者提名名单和作品评选由艺术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应邀参展的地方文史研究馆馆员中,除北京、上海等书画家比较集中的少数省市外,绝大多数地方馆入选人数都不超过3人,既保证了展览规模适宜,又保证了广泛代表性和客观公正性。例如,北京馆林岫的书法《五扇合一》、河北馆韩羽的意趣画《三个和尚》、上海馆陈佩秋的《花树春风又一年》、江苏馆喻继高的《春晖雅韵》、广东馆杨之光的《西班牙舞》、陕西馆刘文西的《黄土地的老人》、山东馆单应桂的《女作家张爱玲像》等各地名家佳作,为展览增色不少。

    在保持大型综合性诗书画展体系的连续性的同时,本届展览还创新了展览形式,“诗词吟诵”便是新增的一个板块。该板块分为两个单元,一是展览之前邀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叶嘉莹、程毅中、沈鹏、王蒙、李前宽、王立平、赵仁珪和馆外朗诵名家虹云,拍摄制作诗词吟诵和朗诵视频,朗诵内容为自作诗或展览中体现出的诗词作品。视频在展览中循环播放。二是展览开幕式当天的小型现场诗词吟诵朗诵雅会。丰富的展览内容和独特形式,带给观众更多的文化感悟和艺术体验。

    余韵未尽,新声又起。今后,“文史翰墨”将以年度主题的方式探索、延展。正如吟诵是向“内”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文人个体的心灵感悟与表达;而朗诵是向“外”的,是现代语境下适合于现代诗文的面向舞台、面向大众的表演。“文史翰墨”的宗旨也正在于此:在文史荟萃、艺文交融中继承中华文脉,坚持艺术道统,焚膏继晷,薪火相传。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