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用“国民教育”传承抗战记忆(新论)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1日 05 版)作者:朱成山
发表时间:2015-08-21
字号:/

    抗战胜利日,不能看看阅兵、放两天假就过去了。所有的人,特别是有教育能力和教育资源的人,都该为抗战纪念做点什么

  

  “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各种抗战纪念活动逐步升温,形成一波接一波的高潮。特别是将在胜利日举办的阅兵式,吸引着全国人民的目光。

  国家最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必然会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抗战地位的再认识,开启抗战历史认识的新时代。当此之时,我们也需深刻思考,让抗战记忆长久延续下去,不仅需要国家主办的纪念活动,恐怕也需要民间配合一定规模和形式的教育活动,启发人们更好记住抗战历史、发扬抗战精神。

  整整70年光阴如梭,许多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兵故去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只有130多人健在。随着大部分历史证人辞世,抗战教育资源越来越缺乏。而生长在和平时代的年轻人,对战争的残酷性日渐淡薄,对民族苦难的认知日渐远离。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抗战“国民教育”,正显得越来越紧迫。

  以南京为例。去年,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参加首次国家公祭活动,在南京形成了持续的公祭活动热潮。今年1—6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观众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9.5%,达到430多万人次。南京正在着手第二次国家公祭的筹划工作,并根据参观需求扩容纪念馆,新建胜利广场、胜利之路、胜利之火、胜利公园、胜利展厅。再现南京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和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筹建“南京利济巷慰安妇旧址陈列馆”。满足民众了解抗战的需要,民间机构有责任不断推出精心设计的纪念性活动,保证持续性效果。

  好的教育,离不开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教片。为配合国家公祭活动,延伸教育的社会效果,江苏省暨南京市宣传和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精心编撰和出版了《国家公祭读本》。去年180多万册“读本”已经发至江苏全省中小学,今年又对该“读本”进行了修订,准备向全国中小学校推广与发行。央视一套曾精心编辑了《开学第一课》节目,每年9月1日开学时播出,已经连续坚持7年。今年该节目又推出了包括“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的《英雄不朽》专题。站在青少年的角度,不断推出有特色的教育传播作品,能够促进记忆的代际传承效果。

  鼓励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深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今年5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和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共同主办了“抗战胜利之火”传递活动,至今有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共同参与,超过100万人次网友和读者通过手机参与“抗战胜利之火”传递。此外如寻访二战与抗战遗址,二战与抗战理论研讨,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细菌战等各种类型的国内外巡展,相继开展的民间活动,有力烘托了国家层面纪念性仪式的立体效果。

  国民教育的精髓,在于自我教育和自发教育。节日的意义,就在于所有的人共同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抗战胜利日,不能看看阅兵、放两天假就过去了。所有的人,特别是有教育能力和教育资源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抗战纪念做点什么。当我们建立起新的社会习惯,延续抗战记忆就能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作者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