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活力迸发的“19.4%”(解码中国经济半年报)
“现在工商登记很简单,我们没花一分钱,没找任何代理,网上下载表格,提交材料后5天就领到了营业执照。”26岁的郑星是中关村一位创客,他与朋友创办的北京微创空间科技孵化器今年4月成立,已有10家创业公司入驻。
降低门槛、全程电子化、三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点燃千万个郑星的创业热情。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00.1万户,同比增长19.4%,平均每分钟就会诞生7家公司,新的市场主体加速涌现。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十分活跃,同比增长11.4%,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5.1%。
改革释放活力,创业创新热潮奔腾——
“19.4%”的井喷式创业,得益于大刀阔斧促改革,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曾经困扰创业者的“办证慢”“审批难”“跑断腿”“磨破嘴”正在成为过去时。今年以来,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日趋深入,取消和下放139项行政审批项目,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试点有序推进,让办企业从“110米跨栏”变为“百米冲刺”。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认为:“改革使政策环境更宽松,也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互联网+’催化融合,给初创企业提供大量发展机会,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工商总局负责人还算了一笔账:1家小微企业带动就业7—8人,上半年新增企业解决了近两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全国近1/3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改革破除梗阻,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今年,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勇于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一系列改革举措惊喜不断,招招解渴,加固了“19.4%”的动力基础。
财税体制改革出实招:规范地方举债融资机制,积极推广使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免征小微企业政府性基金等税收优惠措施持续发力,“小微”的步履越来越轻盈。据初步统计,上半年有27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了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减税近400亿元。
金融市场改革在攻坚: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银行市场化改革有新进展。5月27日,浙江网商银行获准正式开业,至此,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全部拿到“通行证”。民营银行的加入,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助推实体经济迸发活力。
价格改革正迎难而上:国家发改委制定相关具体方案,放开30多项商品和服务政府定价。稳扎稳打的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国企改革驶入快车道:南车与北车、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重组,交通、能源等领域国企改革破冰,从减少数量转向“以质代量”;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方向,促进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重构充满竞争力的微观主体。
“通过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性障碍,既可挖掘传统增长源泉的潜力,也能开发新的增长源泉,有利于显著提高潜在增长率,赢得真金白银的改革红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说。
改革普惠民生,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面深化改革紧扣民生改善,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含金量高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税率、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瞄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让改革红利“看得见,摸得着”。
上半年改革亮点频现,但难啃的“硬骨头”仍不少。越是爬坡过坎的节骨眼,越要坚定不移促改革。目前,从行业到企业,从整体到局部,一份份力度空前的改革清单日渐清晰,催人奋进。上下联动求突破,蹄疾步稳往前走,全面深化改革劈波斩浪,为新常态保驾护航,为新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