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姚景源解析经济“新常态”
“三驾马车”将有效拉动经济常态增长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沈勇 周黎 陈应学
发表时间:2015-03-17
字号:/

    出口形势将更加有利,消费拉动空间巨大,另外投资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做客由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和时代商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时代商家大讲堂”,全面分析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为1000余位深圳企业家分析2015中国经济“新常态”。

    ●今年出口形势将好于去年

    “2015年出口形势将好于去年,这里面有两个理由。”姚景源表示。

    首先是现在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应当好于预期,从而为中国出口增长提供外部市场。姚景源说:“美国2008年的失业率上升到10%,去年9月份已经降到5.9%,现在还在往下降,所以美国经济应当讲好于预期。”

    同时,今年欧洲经济也不会像去年那么差。“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对于解决日本经济问题也起了一定作用,所以我觉得日本经济也会好于去年。”

    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企业转型有了成效。“这几年出口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都把下行压力转变为动力。据我近年考察的出口企业,浙江不少企业成功实现机械换人;东莞许多企业实现电脑管理,一部电脑控制8部机器,劳动生产力提高了48倍,这个是什么结果?老板有钱赚了,工人还涨工资了,装备水平上去了,产品质量、批量上来了,成本下去了。”

    ●加速折旧有利化解产能过剩

    投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基础设置投资,中国还是最有潜力的,别的不说,高铁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都有巨大空间。”姚景源说:“我们过去考核业绩,仅考核地上的高楼大厦。到发达国家去看一下,他们地下的投资都大于地上的投资。”

    “今年中央基础建设投资拿多少?4776亿。一个是国家的重大项目;二是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项目,要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投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姚景源表示,过去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地方政府,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被约束了,竞争性领域的舞台留给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工业投资确实难度大,但有一个大政策值得关注。”姚景源介绍,去年9月份的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将原来的工业装备折旧期从10年缩短到6年。如果能做好这件事,将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

    为提升企业折旧积极性,姚景源建议,企业折旧可由政府贴息。“我曾经算了一笔账,我们去年大概是200亿财政贴息,如果可以达到600亿的话,可以带动1万亿的技术改造的贷款,银行就敢放款,企业也敢用款了。”

    至于房地产,姚景源认为目前销售面积和价格都在回落是好事,也是表明经济走到一个常态。“当然我还是要主张要有一种平稳状态,无论哪一个行业,包括房地产大起大落对宏观经济都不是好事。”

    ●食品安全不能满足于99%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六大领域推进消费。我认为消费最有潜力,但需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姚景源说。

    首先是要解决物价总水平过高的问题。姚景源举例自己在香港的购物经历,“我在香港买的皮鞋,售货员说你买两双,一双就900元,我老伴说买三双,三双折扣更多,每双800。回到北京,我们两口子去看附近商场,同样的牌子一双2099,我问销售员你打多少折?他说我们这是世界名牌不打折,等于北京买一双相当于在香港买三双!”

    另一个问题便是食品安全。“我在日本买什么?我买咸菜,因为里面没有防腐剂。我在国内一吃就拉肚子。”

    “去年我们出国1.2亿人次,当年境外消费一万亿,那就是人均一万块,我觉得不止这个数。”他风趣地说:“中国人在国外买东西的会说三句外语就够了,第一句多少钱?第二句我全要,第三句还有没有?”

    “去年有人说中国的食品百分之九十几都是好的,我说食品安全不可以用这个数来表示,食品安全问题落到谁身上都是100%。我请你们来我家吃水饺,我说我这盘饺子99%是好的,就一个有毒,我看你们谁敢吃?食品安全绝对不可以满足99%是好的,必须是100%才可以。”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