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侯德昌60幅书画来港

信息来源:大公网作者:
发表时间:2014-09-16
字号:/

 

图:巨幅画作《幽燕金秋图》作品长十六米,宽三米  

 

    【大公报讯】记者王一梅深圳报道:为庆祝祖国六十五周年华诞,香港大公报与中央文史研究馆将于九月十日至十二日在香港会展中心3E展厅举行“侯德昌书画作品香港展”。是次展览的策划、筹备歷时一年,将呈现侯德昌精选的六十多幅书法、国画作品,其代表作《幽燕金秋图》的高清全景式图像也将首次对外展出。展览新闻发布会昨日在深圳举行。

  人民大会堂背景画作

  大公报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李大宏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概况,届时巨幅《幽燕金秋图》将通过大型全景高清图像形式首次对外展出,市民欣赏时,如同身临原作悬挂位置的实境。同时,通过精选的六十多幅书画作品,从侯德昌的书画艺术中感受到一种笔墨雄强、气势磅?的正大气象,一种与时代共振的民族精神。希望香港同胞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祖国的山河壮美。

  侯德昌的山水画《幽燕金秋图》现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墙上,作品长十六米,宽三米,于一九九四年国庆前夕亮相于此,是迄今为止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

  《幽燕金秋图》描绘了由北戴河老龙头到居庸关一带的秋景。它以宏大的气魄和全景式的构图展示燕山长城高大、雄伟的雄姿和歷尽沧桑的英雄气概。画面远景山峦耸立,长城雄?,巨浪拍岸,山峰海浪逼人而来;近景处则苍松昂扬,花红绚烂。这幅山水画巨作传递出奔涌的祖国之情、民族之情,代表了蓬勃奋发的时代精神,作品被誉为“民族魂和时代情的结合”。

  中年始研习国画

  《幽燕金秋图》体现了侯德昌在国画创作上的成功,殊不知他到中年才开始进行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和其他国画家相比,侯德昌是“后来者”,他的画作注定要付出比别人更艰苦的努力:为创作《幽燕金秋图》,他亲赴八达岭採风;为中央军委创作《长城雄关图》收集素材,他又从黄崖关到司马台,从古北口到慕田峪、八达岭长城,每日早出晚归,笔耕不辍;为完成家乡辉县的《十景图》,他跋山涉水实地写生,歷时两月有馀;为中南海创作《山永寿松长青》巨幅山水画期间,他到玉泉山、樱桃沟、香山公园去画古松,凝思静观,深信唯有看松入骨髓,才可得松之真,进而步入心手相印的境地。

  侯德昌是我国著名书画家。一九三三年生于河南辉县。一九五六年考入清华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攻陶瓷美术设计,一九六一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侯德昌自幼习书,先从颜体入手,后攻汉隶,又学清代名家,临池不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侯德昌书画作品香港展”新闻发布会昨日在深圳举行,出席发布会的嘉宾还包括:大公报深圳分社社长黎冬梅,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侯德昌的学生、《幽燕金秋图》合作者、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理论部副主任耿安辉,深圳市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韩望喜等。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