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章新胜:贵州生态文明实践具有国际意义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2014年7月4日)作者:
发表时间:2014-07-14
字号:/

    “作为山地经济的典型代表,生态文明论坛选择在贵州举办具有国际意义。”7月4日,在外交部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新闻发布会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章新胜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章新胜说,中国是生态系统最富集的国家,贵州在其中具有代表性,山地占95%以上,而且山区大部分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地上水滚滚流,地下水也是滚滚流,人和土地的矛盾非常突出。”章新胜说,生态文明课题不仅是贵州的,也是国家的和世界的。
    从经济发展层面看,贵州的生态文明实践也有国际意义。章新胜说,人均GDP落后的贵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生态文明和经济同步发展的步伐。
    “为什么是开发扶贫,而不是扶贫开发?”章新胜说,从1986年开始的毕节实验区建设,就突出了生态的理念,强调造血功能而 不是输血。把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放在同等位置,在中国具有开创性。
    “今天的贵州,国务院已批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省份。”章新胜说,贵州先行先试的原因,在于贵州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具有先进性,和其他地方把生态文明当成环保问题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章新胜对贵州的绿色产业和经济发展抱有极大信心,他说,贵州在后发赶超中,把生态文明和其他方面协调起来发展,布局大数据产业。“三大通讯运营商把数据中心都建在贵州,全球最大的科技建材生产商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也布局在贵州,说明了贵州的生态文明实践已经影响到全国和世界。”章新胜说。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论坛整个策划的核心。”章新胜说,具体到贵州,山地经济如何发展,关系到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弱势群体如何能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等方面。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