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姚景源:辩证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三期叠加”

信息来源:新华网作者:
发表时间:2014-06-23
字号:/
    第三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年会16日召开,国务院参事室物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虽在合理范围,但应该看到其面临的下行风险,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特征是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耗期。
    目前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从1978年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6年,中国平均增长速度9.8%。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3645亿,现在已经超过56万亿,城市人均收入343元,农民一年收入只有133元。从人类近代经济史上来看,先是日本,再是亚洲四小龙,经历了高速增长,日本高速增长时期增长速度和我们这些年大体相当,日本高速增长持续15年,亚洲四小龙持续20多年。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经过一个持续、长时间增长之后,增长适度回落本身就是经济规律要求。
    姚景源指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过去累计了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把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下来。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两个红利,一是改革红利,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城市把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深水期,经过30多年改革现在面临难啃的硬骨头,需要让增长速度换档适度回落,这样才能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另外一个红利是人口红利。过去中国人口红利,几亿青年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工作,但是中国现在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二三百万在减少。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减少,另外一方面,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十年来,中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翻了一番,现在中国老年人数量已经突破两亿,显然这种人口红利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除了这两个红利以外,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过去增长方式过于粗放,高能耗、高物耗,我们自身的资源也难以支撑继续走粗放增长之路。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增长方式转过来?还是要把增长速度换档。“我们没有权力把恶劣环境留给子孙后代,资源环境如此不堪重负,也要求我们经济增长速度换档。”姚景源说。
    其次,目前中国经济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姚景源指出,中国经济深层次最大问题就是结构问题。第一产业农还极其薄弱。尽管粮食连续十年丰收,去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200亿斤,但进口仍超过七千万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中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两亩八分地,按照家庭年产承包,一家一户十亩地以下的家庭,占农户总数85%,分散小农状态不适合整个市场经济发展。
    第二产业大而不强。据联合国统计,在440种重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281种产量世界第一,但却处于国际分工的下游、末端,缺少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三产业占的比重太低。不但比重低,层次也低,特别是缺少现代服务业,包括证券基金业,需要以结构调整突破口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姚景源指出,对于结构调整,产能过剩是摆在面前最突出的问题。它的怎么化解需要阵痛、痛苦,但结构调整是其必由之路。
    他认为,现在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要坚持两分法辩证看“三期”,既把它看成是一个挑战,还要看成中国经济走到新增长平台的重大机遇,只要科学地处理好这“三期叠加”,中国经济就能够把挑战化为机遇,推动整个经济更好、更为辉煌的成就。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