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刘燕华:精英人才不能过度依赖引进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资料图)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那么,眼下,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全球背景下?我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全球化视野?又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下推动创新?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专访了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
【主要观点】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酝酿期。新工业革命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绿色+云技术”。这将导致人们的感知、认知、常识的知识界定出现变化,改变生产格局和生活方式。
●新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各国转型,转型的速度和质量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国际地位;转型重点在于基础设施,过程约持续20年。
●要兼顾教育公平与精英人才培养;精英人才不能过度依赖引进,需大幅提升“中国造”的比例;要改变年轻人过多囿于陈旧知识学习的局面。
记者:刘部长,您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您认为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全球化视野?
刘燕华: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就是要首先关注全球的问题,然后再考虑中国的问题。目前而言,全球范围内,谈得比较多的就是新一轮工业革命,这是风靡全球的议题。对于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的提法,争论颇多,三次、四次都有。但不管怎样,就我个人观点来看,新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得到快速发展,最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绿色加云技术。
绿色是指绿色能源、更加环保的新型能源系统;云技术,指的是新型的通信技术。绿色加云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人的感知、认知,常识的知识界定出现了变化,加速了数据共享和知识创造,也改变了生产格局和生活格局。新的云技术已经在发挥作用。比如,从去年十一开始,网络购物超过了传统的零售,这就是通过云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云技术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刻。
记者:刘部长,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新能源加新技术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刘燕华:是的。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和技术的共同作用,将会深刻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以新工业革命为例,在新能源和云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这就有可能削弱传统生产方式的规模效应,走向个性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大搞规模经济,力推全球化,形成诸多产业垄断。而分布式结构则是,从全球化转向区域化、地方化、个性化,势必改变垄断式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所需要的信息,这个分布式也涉及能源的分布式。
记者:就您来看,新工业革命在时间上如何界定?您认为在全球转向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转型?
刘燕华:在新的工业革命冲击之下,垄断体系势必逐渐减弱,由垄断保护的落后技术也将很快淘汰,这是一个基本大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要发展就必须要转型,最重要的是创新模式的转型。当下,整个世界都处于转型期,而转型重点就在于基础设施的转型。按照西方国家的预测,基础设施转型大概有20年的时间,也就是在这20年之内,各个国家谁发展得快,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引领潮流,占领制高点。
创新转型有三个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从宝塔式向扁平化的创新模式转化。传统的创新活动,是从高端向低端的渐进式转移,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从应用到推广。这种宝塔式纵向串联的发展过程速度相对较慢,使知识创造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形成阶梯或鸿沟。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促进创新活动扁平化发展,全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各层面全面参与,都有充分机会。知识、技术、产业、市场、消费过程互动,构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并联式局面。
第二,创新链实现研发链、产业链、市场链的全方位衔接。新一轮工业革命追求高价值的成功,把创新明确为:从创意到形成价值的全过程。因此,研发的起始阶段就注重研发链、产业链和市场链的衔接,瞄准市场,系统集成,以实现“立竿见影”。创新链全方位链接的特点确保每个创新环节上都有盈利点,在互动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实现知识共享、加工、创造发明,突破了传统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重组管理和组织。
第三,创新的技术特点,就是要推动知识加工和组织体系的建设。知识加工,就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其实人类的发展就是针对知识的不断加工。既然要实现知识加工,必须要有一种自学习体系:自觉地去学习,终身受教育,终身去学习。还有一个自组织体系,在网络环境下,创新人才的结合,不受某个单位或者某一个行业的限制,有许多人有共同的兴趣、不同的特长,他们自愿就组合了,要建立起一个创新的服务体系来,那么就能够推动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能够顺利地向前开展,这样就可以实现自组织加工,也就可以挖掘新知识,进行知识再造。
总而言之,在新工业革命时期,创新模式在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记者:我们常说,国家间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那在您看来,在新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培养人才?
刘燕华:国家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于经济,经济的关键在于产业,产业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中国古话讲,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的创新需要的是领军人才,是精英骨干。
中国能不能进入人才强国的行列,要看能不能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既要使整体的道德文化水平全面提高,也要使“精英”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我也希望目前的教育体系,通过改革之后,能够在享受公平的基础上,使大部分有才能或者有特殊才干的人脱颖而出。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创造自由发展的环境,鼓励各个方面的人才都参与进来;二是要瞄准云技术影响下的创新环境,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一种自学习、自组织体系。
记者:教育公平的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的,但您说创新转型主要还得靠精英人才的培养,那您认为应该如何平衡教育公平与精英教育?
刘燕华:我觉得应该是两个都重要,不能强调一个而忽略另外一个。教育公平和精英人才培育就像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假如过分地提公平,就可能会忽视精英人才的培养;过多地强调精英人才,对大众就不公平。
十八大报告里面,在这两方面都说了,在教育方面强调教育公平,对于人才,报告专门提到,党管人才、尊重人才。所以,两者都重要。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引进高水平的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这当然是一种精英人才实现的好的方式。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自身在精英人才“中国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瓶颈,优秀人才需要出国才能“镀金”,国内大学成了国外大学的预备班。对于今后人才的培养来说,科技体制需要改革,教育体制也要改革。这种改革要具有战略眼光,要瞄准未来,面向发展,目标是保持中国持续的竞争力。
教育体制改革的另一方面是要推进跨越式发展战略,培养适应新工业革命的劳动者。要改变年轻人过多囿于陈旧知识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多一些对未来的认知和把握,想方设法学习未来、设计未来,最终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创造未来。(记者 段欣毅 实习生 韩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