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专家评点《中国谜语大会》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本报记者 刘 茜
今年元宵节前夕央视直播的《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吸引近8000万人次参与互动,这一猜谜大会,将这一有千年历史却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民俗重新带回众人眼前。3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科教频道共同举办的CCTV传播论坛《中国谜语大会》节目探讨会在京举行,尹鸿、蒙曼、俞虹等文化学者与会研讨了该节目的文化味、参与感、时代性。
元宵节灯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接地气”的传统民俗,不仅包含中国的文学和历史,更包容民风民俗,兼具群众性、娱乐性和文化性。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称赞,《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继续从传统节日元宵节做切入点是最好的,节日本身就是关注度高、参与度高的一个节点。
为把这项民俗传统中蕴藏的文化性、趣味性发扬光大,《中国谜语大会》首先特别设计了“历史谜局”答题环节,这一环节的谜面都是从中国文史典籍中精选出的短句短诗;其次用趣味化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谜面“一生义字贯日月”打二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汇“文明”;三是中外结合,吸引更多高学历的年轻受众参与;四是古今结合,突出时尚性和当下的时代特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中国谜语大会》是一个原创文化节目的品牌,具有很强的文化味、参与感,但也存在提升的空间,比如说,可以更充分地调动节奏感,整体风格设计也可以更生活化。
“媒体人能不能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作为重要责任,以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并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节目组为解决这个一直思考的问题,做到了优化节目环节设置,强化全媒体互动,全国观众可以一边看直播,一边用手机、电脑同步猜谜,多屏联动,家庭猜谜气氛和演播现场同样热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对此评价说,节目在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值得探索。她认为,从该节目第一季的多屏传播到第二季的侧重多屏互动,《中国谜语大会》第二季用全媒体的思路打造出了全民参与的猜谜平台。
题图灯谜答案:
放眼看世界:张大千
十五日:胖
连衣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