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涓水洪流 清史人生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作者:
发表时间:2013-11-04
字号:/
    戴逸先生与他的四本书

  戴逸先生入世之初,伴随他的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更。军阀割据,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直到新中国成立,所有那些现代历史中出现的社会动荡就是戴逸先生一路走来的大背景、大舞台。大难之际,很多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躲避战事,逃亡求生。戴逸先生则没有逃避历史的大趋势,他投入了反饥饿、反独裁的浪潮中。新中国成立以后,戴逸先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北京东四十条的大院里,可以看到戴逸先生在深夜漫步于灰楼小花园中思索中国近代史的身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戴逸先生写过800多篇文章,其中没有一篇是批判文章,先生自始至终保持了一个学者的良心。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同样的大院里,戴逸先生自己也被卷入到暴风骤雨的批判浪潮中,即便是在雹打春红时,也仍然在读书;七十年代初期,在三九天寒的江西干校喂猪岁月中,他是养猪模范,仍然在读书;九十年代以后,满目繁华,他还是在读书工作;八十六岁高龄之际,面对丧妻之痛,“缘已尽,泪如雨”,他仍然在工作;可以说,无论什么都挡不住他在浩荡史海中究天人之际,探历史真谛的努力。

  古往今来,真正的学者学的是做人,是在学问之中磨练自身的质量;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无谓名声与富贵而甘于清贫一世;是将一天做一年,而非将一年当一天。戴逸先生说:如无人品,何谈学问。此应说出了做学问的根本。

  戴逸先生在过去的六十年学术生涯中,不断攀越历史学术的高峰。戴逸先生论著甚多,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有四本书:

  一是《中国近代史稿》,此书是戴逸先生早年成名之作,也是当时教育部指定的全国历史教材。这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先从思想理论角度写历史的近代史著作,叙述了一个个历史运动,以及运动的产生和失败的原因。二是《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这部著作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重要性在于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开创了中国研究清朝边疆史的先河。三是《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这是戴逸先生研究清朝历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其重要性在于将清朝历史放在世界历史范围中进行探讨,提出一系列新的历史观念。四是《涓水集》,此书是对于编撰国家大型清史工程的描述,其中阐述了整个工程涓涓细水演为滔滔洪流的具体细节,也包括了对清朝历史发展过程的精辟分析。我认为,这四部书是戴逸先生的经典之作。

  中国研究清朝历史的领衔人物

  很多人走到六十岁时就已经开始盘算退休生涯,安度晚年,而戴逸先生则在七十六岁的高龄接受了领衔主持国家项目《清史》的编撰任务。编撰《清史》是中国近百年来首次巨大的文化工程。

  研究清朝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清朝灭亡以后,萧一山、孟森等学者开始探讨清朝历史。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限制,他们的研究方式、研究范围仍然局限于传统的那一套。在历史评价方面,自辛亥革命以后,清朝历史一直被标注为最软弱腐败的时代。戴逸先生最早对清代历史提出了系统的、科学的、公正的评价,指出和肯定了清代在很多方面的历史贡献,推翻了长期存在的对清代历史不公平的评价。

  对于清朝历史研究的真正起步是在1978年以后,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小组的成立,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清史研究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全方位研究探讨清朝历史成为当前中国历史学中的显学。在三十多年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培养了一批清史研究的骨干;可以这样说,在三十多年中,戴逸先生是当代中国研究清朝历史的领衔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凡是编撰前朝历史的都是皇帝亲自参与,宰相领衔。因此,在编撰前朝历史过程中,势必掺入了当朝政府的政治观念。我们现在看到的《清史》编撰过程中,虽然政府投入了巨资,但是这一巨大历史文化工程仍然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是《清史》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

  当代大型《清史》工程,继承了中国二十四史的传统,却也有不同于二十四史之处,出现了众多方面的创新,比如,在工作程序、成书体系方面,《清史》工程不仅修史,还做了大量的档案文献整理工作,出版的字数已经有几十亿之多。例如,清代有四万多种诗文集,范围过于浩大,不可能都做。在此情形下,《清史》工程编辑了《清代诗文集》四千种,共八百册,此一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历代编史中所没有的。又如,《清史》工程中,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所保存的一千万件档案中的几百万件档案进行整理和数字化,完成了档案馆成立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完成的工作。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却又极为重要的工作。戴逸先生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坚持做下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提出未来的清史研究新方向

  人到八十七岁,早就应该颐养天年,戴逸先生却加快步伐,不断走向历史学之巅峰,他为未来的清史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比如:清朝时期,自康熙到乾隆,中国彻底解决了两千年以来定居社会与西北游牧民族之间的对抗,此种状况是汉唐以来一直无法解决的,其原因何在?清朝时期出现的满汉蒙藏回各个民族间的高度融合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从未出现过的,其原因何在?清朝时期的传统社会能够养活四亿人口,此又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高峰,原因何在?十八世纪的世界,中国与俄罗斯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三种势力,为什么到了十八世纪以后,中国反倒落后了?原因何在?中国自古以来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内陆,而到了清朝时期,东南沿海一带却成了中国传统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其间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课题是清代历史中的重大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又牵扯到社会学、统计学、地理学、经济学中,对于这些重大课题都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研究。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