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王蒙: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丧钟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10月8日)作者:
发表时间:2013-10-10
字号:/

    编者按:《青春万岁——王蒙文学生涯六十年展览》自9月27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受到各界瞩目。参观者看到王蒙写作的数百种著作及外文版本后深感震撼。人们对他有关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见解充满兴趣。继第九期本刊发表《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建设》,今天再发表王蒙一篇文章。 

 

    讨论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现代化过程体现在文化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从中国内地、尤其是汉族的经验来看,现代化过程体现在文化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在这方面,我国有极其痛苦的经验。在过去,中国不知道世界还有很多国家;而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突然发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先进的国家,这种滋味太痛苦了! 

  在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里,最典型的一个场面是道光皇帝带着儿子、孙子,在一个风雨交加、雷电轰鸣的夜晚,向大清国祖宗牌位磕头,哭成一团,他认为自己对不起大清帝国的祖宗。 

   辛亥革命一发生,没过几天,国学大师王国维就自杀了。他是懂外文、懂西学的,他引进许多欧洲哲学思想,多次向中国人介绍康德的理论、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且,王国维既不是保皇党,又不是清朝重臣,那他为什么还要自杀呢?就在于他最早感觉到,在现代文明面前,中华文明要结束了,他太痛苦了,太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担忧了! 

    最早一批被清朝政府培养的懂西学的学者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严复,他在英国留学时梳着长辫子,翻译了赫胥黎写的《天演论》,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他用文言文,用骈体文形式翻译外文,极其漂亮!但是严复最后是怎么死的?最后是吸鸦片死的!严复以为,要富强中国,就必须牺牲中国文化;而要坚守中华文化,中国就永远不能进步。他看不到中国的前途! 

    所以,五四时期人们提出非常激烈的口号,“打倒孔家店”!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提出来:“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鲁迅也曾提出“不要读中国书”。 

    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大代价,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心理上的巨大代价,人们才认识到,现代文化、现代文明、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丧钟,并不是要把传统文化消灭,而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创造性的转变。 

    文化不是零和模式,不是这个存在,那个就不能有了 

    经过了近百年时间(从五四运动到现在),正是由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有了进步,改革开放取得成绩,使我们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使我们认识到,发扬传统文化和吸收先进文明并不矛盾!正是现代化进程,使目前中国包括各个边疆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达到了空前的力度和水平! 

    不错,解放初期,中国有过不懂爱惜文物的经历,北京城墙就是一个最大的遗憾。当时,梁思成、侯仁之教授等每年自费印宣传单,他们主张保留北京古城,在北京西部建新城,但是在“大跃进”当中,北京城墙还是全拆了。反过来再看,“现代化”口号提得最响的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前十年,这也是中国保护文物最好的时候,国家花了多少钱!多少文物专家建议得到采纳!这恰恰说明,现代文化引领,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抹杀,恰恰是在现代观念下尊重历史,保护文化,保护特色、保护文化遗产。想一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现代化目标,新疆十二木卡姆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了解、所知道、所肯定吗? 

    我们追求的,是在现代化引领下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整合。我大胆地说一句话,文化不是零和模式,不是这个存在,那个就不能有了。比如说,我用美声唱法,不等于你不可以有民族唱法。现在,民间唱法,原声唱法,通俗的唱法,流行歌曲唱法,三个、四个、八个、九个唱法都存在,谁妨碍谁呢?我们追求的不是文化上的你死我活,而是在现代文化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变,造成一体多元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 

    文化建设不能“破”字当头,应该“立”字当头 

    所以,文化建设不能“破”字当头,应该“立”字当头,建新的建筑不等于必须拆毁旧的建筑。旧的更宝贵,因为它是文物,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过去是怎么样的。这里面有学习、有借鉴,也有保护,不管怎么样,先保护下来! 

    我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也有一个相当的过程,有一年,我访问法国,法国文化部长雅克朗就问我:“现在中国戏曲里面,男人演女人角色多不多?”按照过去的思维定势,我回答说,过去男人演女人或者女人演男人,因为越剧里面很少有男角,男的都是女的演;京剧里面女的都是男的演,因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在一个剧团怕出丑闻。没有想到,法国文化部长雅克朗说,不一定,有不同效果,女的有女的效果、男的有男的效果!男演女的效果女演员代替不了,梅兰芳有他的效果! 

    我们一直认为,男人演女人是落后的,实际上这不是落后的;过去我们认为拳击太野蛮了,很残酷,所以中国不能发展拳击!现在看,只要按规则、按制度办事,拳击也是很有魅力的运动。 

    我刚当文化部长时,有领导同志反映深圳要搞礼仪小姐竞赛,是变相选美,是把妇女当作玩物,是对妇女权益的严重损害!我一听,赶紧下令停止。现在呢,选美光在三亚多少次了?在深圳多少次了?很有意思的是,在西方,越是选美活动,越要保持格调的高尚,参加的男观众一律穿黑西服、白衬衫,打领带都不行,要打蝴蝶结,而且领结只分黑色、紫色两种,红的都不行!越是这样的活动,越特别注意层次! 

    所以,文化的东西暂时看不清楚,就先放在一边保留,不要轻易灭了!有生命力的灭也灭不了。 

    有时我们非常反感的东西,比如芭蕾舞中腿的动作,其实挺漂亮的啊,又健康、又有感情!这是艺术,这是活力!再说新疆文化,我对新疆本地的老乡们、同胞们太了解了!我知道,民族同志最反感的就是二转子音乐,但二转子音乐有利于推广。我在新疆时,民族同志都不喜欢王洛宾的音乐,但现在台湾把王洛宾当成乐圣,通过他大家知道了新疆的旋律!许多民族同志还反感流行歌手刀郎。他怎么能叫“刀郎”呢?叶尔羌流域才叫“刀郎”!可是他就叫刀郎,刀郞是什么呢,一个带刀的男子罢了,我没有听过刀郎的歌,但是我不反对他,反对他干嘛?全中国那么大,既然有人听,既然出唱片,就让他做,所以,对文化的事情,不要动不动就反感!有时候,反感是狭隘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只懂一种文化的话,就会对其他文化反感、生疏、膈应,接受不了。比如说,我们应该叫“水”,英国叫做“water”,法国人叫“aqua”,维吾尔人叫做“su”,哈萨克人好象也叫“su”,蒙古人叫“ousu”等等。我们一开始觉得真是莫名其妙,什么“aqua”、什么“water”、什么“su”,明明就是“水”嘛,但接触长了就会明白,这当然是“su”啊,这不是“su”是什么?所以,对和自己不同的东西,要有开放的心! 

    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做“党同伐异”,和自己相同的东西就看成是一党的,视为一体;不同的东西就要讨伐。我们为什么不能“党同喜异”、“党同乐异”呢?和自己相同的东西认为是知己,看到不同东西就会觉得很好玩,要有一种好奇心,要知道世界的丰富和多样!维吾尔语也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他跟你说的话不一样,他的心对你来说就是异己的”。我们可以把这个话改成正面的词:“同语则同心,异语亦同德”。 

    我坚决主张来新疆工作的干部,三五年也好、半年也罢,应该学习维吾尔语!王震同志在新疆的时候规定,学会维吾尔语并且通过考试的,每人提升一级,多么英明的王震同志!各民族相处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汉族同志好好学习维吾尔语,民族同志好好学汉语,各民族都要用积极的态度促进一体多元文化的发展,促进各个民族的相互了解、相互尊敬、相互欣赏,促进新疆的民族团结!我在新疆16年,在农村劳动了很多年,那时候,很多政策“左”得很,但民族之间非常亲切、不分你我。不用说别的,就是过肉孜节和库尔班节的时候,多少汉族同志跑到民族同志家里面吃馓子,喝白酒;过春节的时候,多少民族同志跑到汉族同志家里面又唱又跳!我们一定要使新疆成为一个民族团结友爱的乐园,我不相信新疆会老是发生恶性案件,那些恐怖分子,暴力分子,他们不能代表新疆人民,更不能代表我视为最亲最亲的维吾尔人民!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