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王蒙:当前文化生活的繁荣与歧义——繁荣·分歧
编者按
本文是作者在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的文稿(略有删减),演讲从我国文化生活的日益繁荣以及所带来的种种困扰、担忧等讲起,进而对一些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演讲人:王蒙
简 介:文化部原部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作家。他毕生致力于创作,笔锋敏锐,视角崭新,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红学以及古典文学等诸多领域成绩显著,是我国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富、最具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
阅读提示:
■东西多了、普遍了,怎么样去考虑这个精神产品这些文化的形成的积累的水准?到了书店,一看展览的几万种十几万种书,而在这几万种十几万种书中,如何选择出一本自己所需的?
■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我们的精神价值命个名,定个义。
■文化它的首要属性是文化的存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类生活更富有凝聚力,使人类过越来越好的生活。
■微博也很可爱,如果说一个国家的书没有了,只剩下微博了,以后我们上课也改成了微博体,每节课15秒钟,这是不可思议的,没法想象的。
繁荣,可以说,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有这么大量的,可供选择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文化手段,有这么大量的文化生活的参与者。我国是很重文的一个国家。从古代开始就一直这样、而1949年至1966年,“文革”开始前的17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共出版过二百种长篇小说,平均每年11.7或11.8种书。现在呢,我们每年出版的新的长篇小说是800到1000种。没有人能统计出如果算上网络小说的话,全国每年究竟到底出现了多少种新的长篇小说。电视,从没有到有,再到现在安上机顶盒有几百个频道;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大家有了更多途径去获取文化信息,甚至参与到其中。这可以说现今文化事业空前繁荣。
与此同时又有许许多多对当今的文化生活、文艺作品的批评和抱怨。比如说,回顾一年才出几十本的时代,那些小说都很有名。1949年到196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有所谓三红两创,《红日》、《红岩》、《红旗谱》,两创是《创业史》、《李闯王》,就是李自成,还有其他什么《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等,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的作品,被大家所知道。而现在,出了一本书,大家都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出的书很少,出一本书,印50万册甚至上百万册。现在出一本书,三万册,还算好的,有的只有两千册。每年,我国出的书有30万种,新的书目20万种左右,重印的10万种左右。但根据新闻出版署的说法,其中一部分从印出来到最后没有卖出去一本,比例为百分之十。电视也一样,在全市只有一个电视频道的情况下看过电影《春苗》七遍,看过《红日》六遍,《决裂》也是七八遍。每个电视的广播员,都能叫得上名字来。现在,一晚上拿着个控制板,换过来换过去,结果临睡前根本想不起看过什么电视节目。因此文化项目多,可选择性强,未必是好事。
大量的、网络的阅读养成的习惯,当然他有好的一面,否则我们的好多务工人员哪有那么多机会获取更多的信息,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好的方面,它形成了类似遥控器的习惯,很难能静下心来慢慢读书和思考了。网络所造成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它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东西多了、普遍了,怎么样去考虑这个精神产品这些文化的形成的积累的水准?到了书店,一看展览的几万种十几万种书,而在这几万种十几万种书中,如何选择出一本自己所需的?
一个时期的水平只能由这个时期最高的东西来代表。当谈唐诗时,认为唐朝是一个诗歌非常发达的时代。首先考虑到的是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而不可能把唐朝下九流三等以下的诗放进去。如果把唐朝所有人的诗都放进去,一切都会改变。所以,引申出一个问题,究竟我们现在的文化事业是很好还是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