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春节习俗:淮北人点面灯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11-02-28
字号:/

 

在萧县过元宵节,是我们春节文化调研的精心安排。天刚擦黑,满街的大人小孩,汇集到淮海路。火红的孔明灯,在圆圆月亮下面,阵阵飘过,夺去了星星的光芒。各家门前的鞭炮声,窜向高空的礼花,伴着人群的喧哗,又回到除夕那天的“乱市”。送别新年气氛异常热闹。
稍向路边小巷里或周边农户家走动,那却是另一番动人的情景。大门照壁的“福”字下方,点燃着一盏小小的油灯,过道、厨房、中间堂屋及两侧厢房,都有这样的油灯。一家人团聚在堂屋的大桌旁,虽有吊灯照明,碟盘碗盏之间,仍然放着小油灯,吐出红红的火苗。男人们在喝酒,妇女和孩子们吃着元宵,伴随着电视里笑声与歌唱,成为除夕后的又一次全家团圆饭。
这一盏盏小油灯,原是自家用面捏的。从正月十五上午,家庭主妇就开始捏面灯了。淮河以北古老的农耕习俗,是以种麦吃面为主。直到上个世纪后期,这里才开始吃元宵过十五。而捏面灯、蒸面灯、点面灯却是这个节日标志性符号。
面灯外形很像淮北人吃的窝窝头,但从用料到工艺到表面花饰,都其内含的意蕴。这是一种掺入食盐、花椒面、茴香面和辣椒面揉制而成的硬面,以口味适中易于捏制成型为佳。燃过之后,到二月二,还可以像一道面点心,让人们吃掉。捏面灯首先要按十二个月份,捏出十二个,并在面灯上方,用手掐不同数目的花瓣,代表相应的月份,这是固定的形制。然后,还可以在外表的形状与纹饰上自由创造。萧县又称“龙城”,对龙的崇拜至高无上。捏面灯必然都要做个“龙灯”。因为要在龙口中塞一个硬币和红纸,也叫“钱龙灯”。此外,还要捏做许多有趣的生肖动物。一位老太太见我们到来,用小匾子全都端了出来,展示她的面艺。面灯被誉为“面花灯”,果然名不虚传。
面灯蒸熟了,开锅的时候,人们在热气腾腾的锅台旁,急不可待地要细心观察,看看那月份的灯窝里的积水多少,以此来预报未来某月雨水的情况,很像远古时代火烧龟壳的占卜,祈祷着风调雨顺。
点面灯的气氛庄严肃穆。十五晚上正式点燃正月灯,要摆放在全家认为最突出的位置,用以祈求这一年的祥和与富足。柔和的灯火照亮屋子,也照亮孩子们的心田。全家每一个人说一句吉祥的祝愿,然后点燃所有的面灯,把这些灯分到每一个房间。正月灯代表天老爷,十二月的那盏灯,则是专供灶老爷的,必须要放到厨房灶台旁。这种虔诚之心,充满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
之后,便可以轻松些。全家人都可拿起点亮的面灯,首先在自己的眼前照三圈,随口唱道:“眼前照三圈,今年不害眼”;再向身后下方照几下,又唱道:“照照腚,三年不得病”。接着,又端起面灯,在全家住宅各方,来回走动着照一照,意在光亮所到之处,都能驱除邪恶。这样,全家身体安康,住宅平安无恙。
十五团圆饭后,灯火阑珊的夜空下,也是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赛灯的时刻。他们端着蛤蟆、刺猬、公鸡、家畜、老鼠等形状的面灯,聚集在一起,比比谁的灯做的漂亮有趣,看谁家的灯点得时间长,又能结出好看的灯花,而灯花又是作为家有喜事的好兆头……
赛面灯的场景,今天难已见到了。明月灯火夜的大街上,早就挤满了孩子,他们燃放着各种烟花爆竹,像是在圣诞节里那样狂欢;小些的孩子则跟着家人看热闹。
古老的习俗已经淡化,但依旧融入了现代社会生活。我们在酒店聚餐,服务员也按农家习俗,首先在后堂点亮面灯,分别送往各个包间,然后又送上一盆元宵。总台上,还特别放着制作精细的“钱龙灯”。
能在这浓郁的地方民俗气氛中度一个元宵节,实在是难得的。有的客人突然萌生出想要一盏面灯带回家的念头。话一开口,那服务员脸上突然异常严肃,表示着拒绝的态度。快言快语的当地人插了嘴,“不兴要灯的,也不能随便送的”。显然,这是违背了当地民俗禁忌。因为只有居丧三年之家,不再蒸灯,这时,才会接受邻居们送来面灯,以祝福家人新年时来运转。
元宵之夜的灯火,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然而它稍纵即逝。唯有农家的面灯长留在人们心中,成为新年的光明与希望。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郭学东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