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席德生:师道可观
席德生把自己的工作室设在位于开化寺街的古玩城里。太原开化寺街是个商业与文化气息并重的街道,古玩城也不乏文化人和古玩商混迹,有几个是赫赫有名的,席德生算是其中一个。古玩城里的工作室摆放着他的很多书艺,也有朋友们的画——水骨墨意,与他的字相得益彰。上午的光线让工作室里充溢着安然和静谧,几名弟子便在这种氛围里或趴、或坐,描摹老师指定的练习。老师只是席德生,弟子都是慕名前来,席德生一边教授弟子,一边把大多数时间用来跟朋友们交谈或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地方研习心得。这些朋友仍然是文化人居多。席德生喜欢茶,懂养生,在他身上流溢着一种旷达与安宁,稍事内敛且多有深蕴。他打过形意,年少时候,能够将师傅十几年的弟子轻松击倒。形意本是道家,讲究自然与心意相通共融。席德生也是挺有道家气韵的一个,只是不知道是否真的与“道”有研究。当然,道,在某些方面可以理解为对人生、对人世的参悟。席德生自然有道:书道、师道、友道,其道自在也。
传道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王留鳌这个名字是与那些漆木匾额和碑迹相伴相随的。尽管时代的变迁会让这部分记忆逐渐湮灭在人世的烟河中。可是对席德生来说,有一些记忆的存在是别有真味的。正如书法艺术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衍化归真。师道的快乐不只是把远久的信息单纯地传下去,其中还掺杂了传承者的记忆与辛苦。这种可谓是私性的体验又经过时间的剔除,想要追寻回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席德生追求书法技艺始
授业
1986年,在老师的推荐下,席德生开始在北宫带课,教授二三十个小孩,从此也走上了为师之道。王留鳌先生为师从不批评,总是在表扬之余指出差距,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十分重要。席德生现在忆起来,依旧十分动情,老师留给他的并不单纯只是书法技艺,还有更多对人生人世的参悟。这些在老师去世后越来越真切地可以感受到。想起自己第一次为师的羞涩及老师教授自己的点点滴滴,席德生深刻地了悟到,师者传道,非一句话尔。
除了跟随
席德生非常在意尊师重德。他以为“书品即艺品,没有好的书品就没有好的艺品,必须先做人后写书。”他很重视对
席德生认为荣誉的取得是人品的自然所得,有好人品的人和朋友们相处会越处越厚。就像有一次有个人听说他写书法就过来聊,他悉心与之交流,两个人后来成了知心朋友。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席德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以为一个人的人品就是一种信用,就是他获得声名的最好的途径。如今的席德生已经成为山西省最年轻的文史馆馆员,作为政府高参,这是终身制的,有着非常高的荣誉。
解惑
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席德生自己的学生也已逾万。培养了一茬又一茬书法高考大学生,弟子们都是经由朋友介绍而来,席德生自己从不招生。和自己与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诸多书界的朋友也是席德生汲取技艺的源泉。除了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外,作为政协委员,席德生还为陕、贵佛教界,南五台山近百十座寺院题匾作额,书写楹联,还为多所希望小学题字。对于这些公益性的事业,席德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他在尽一个艺术家本分与修为。援救灾区、汶川画展……艺品真谛就在这些片断岁月里尽显真味。
席德生早期曾长期修习草书,但现在又回到了二王的路子上来,
可是,回归的路子是要经受很大压力的,王留鳌本人就有着非常深刻的体验。但席德生还是最终决定回归了,他的转变让许多人吃惊,书界有许多人评价他俗了。但席德生自己非常明白,此俗非彼俗。入俗本是归于本真大境。只有返朴才可归真。对于那些没有深刻研究过书法演变史的人,他并不想多作解释。他只想用事实说话。在短暂的阵痛之后,席德生开始了新的尝试,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的“俗境界”。去追寻山西本土本源的内质,比如李世民的东西。他注重大局,以内容引形式。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表达,做到“胸有成竹”才落笔。行文里不光有形式,还要有哲学、美学等许多内涵与技艺的存在。我以为此时的席德生,正所谓“初时,见山是山;其后,见山不是山;终了,见山仍是山。”他该是见山仍是山了。对于书法的真境界究竟是什么,席德生依旧在不停地追寻,他知道离那个“真”越近,自己的责任就会越大。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净化心境、思味自然了。这种与自然求解或得其早年练习形意的“天人合一”之境。
天人合一终究就是自然。自然,是可以淡泊一切的。
可喜的是,如今的席德生的艺术追求已经被国内外许多权威人士所认可。其作品在省内外各大图书馆屡有收存,美国好几个艺术馆都请他题写馆名。他的书法在日本、韩国都有展出,入选了《中国书法经典》等名籍大典。
席德生之名,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