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吴晗的历史贡献

信息来源:作者:张显清
发表时间:2009-11-25
字号:/

   

吴晗(左二)与周恩来(左三)等人的合影

    在吴晗先生诞辰100周年、蒙冤逝世40周年之际,我作为他的学生 ,对恩师倍加怀念。
    回顾吴晗光荣而又悲惨的人生经历,我有许多话想说,但限于篇幅,只能就对吴晗的评价问题谈些肤浅的体会。我感到,目前对吴晗历史贡献的评价,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学术方面,都还不够充分,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我国革命和文化事业的贡献,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吴晗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坚强的革命战士。他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饱含真知灼见、深入浅出的文史著作,曾经感动过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的、不朽的地位。

    杰出的史学家

    吴晗是杰出的史学家。这是因为:第一,他是我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所谓“开拓者”,就是在荒原上开辟园圃之人,在荆莽中开辟道路之人。在20世纪30年代,以现代方法研究明史的学者还寥寥无几,明史研究的成果也甚为稀少,正是吴晗的一系列明史研究论著,对明史研究起到了开拓的作用,并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对明代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民族、文化、中外关系等都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直至今日,明史领域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是在他开创的基础上进行的。凡研究明史的人,都不能不阅读他的著作,他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宗师。
    第二,他是新史学理论的努力探索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是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的积极拥护者,努力探索新的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提出“帝王英雄的传记时代已经过去,理想中的新史乃是社会的民众的”历史观和“求真”、“求实”的研究方法。相对于封建旧史学,新史学是历史的进步;而强调历史学要注重研究社会和民众的主张,则是符合唯物史观精神的。吴晗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现代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三,他是历史学科的出色建设者。侯外庐曾经指出,吴晗“积极从事新中国历史科学的建设工作”。就是说,吴晗的学术贡献并不只限于明史研究,而是扩展到整个历史学科和其他文化领域。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是我国现代最早的史学界民间学术社团“史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还是我国现代较早的报纸史学专刊天津《益世报·史学》的主编。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更对历史科学的建设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其中最著名的是主持新中国史学三大工程的实施。所谓史学三大工程,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标点《资治通鉴》、标点《二十四史》和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毛泽东出于对吴晗的器重和信任,将这三项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他。吴晗以极大的热忱担起重任,以出众的组织才能和丰富的学识出色地完成了这三大工程,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他是文史知识普及的大力倡导者。在新中国学术大家中,吴晗是最注重文史知识普及的一位。他抱着“把知识普及给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呕心沥血,极力倡导普及文史知识,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提高民众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地理小丛书》、《语文小丛书》等是“文革”前编撰出版的几部大型文史通俗读物,发行量之高,读者面之广,罕有与之相媲美者。他不仅是文史知识普及的倡导者、组织者,还是亲自实践者,一生撰写了大量普及性读物,即使是学术著作,也都写得行云流水,虽然学术底蕴深厚,但读来并不感到艰涩难解。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他倡导的知识普及,既注重通俗性,更注重科学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当下那些戏说历史的所谓的通俗读物截然两样。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堪称普及读物的楷模,对于今日通俗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五,他是“双百”方针的积极拥护者。他坚决拥护党的“双百”方针,并积极参与重大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和争鸣,对资本主义萌芽、农民起义、历史主义、历史人物评价、道德批判与继承、清官、历史剧以及学风、治学方法等问题都撰文发表了见解,并对“左”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对于历史学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坚强的革命战士

    吴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坚强的革命战士。彭真同志对吴晗的一生作了这样的概括:“吴晗同志从一个勤奋治学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历史学家和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道路是本世纪我国知识分子前进的光明大道。”彭真同志的论断非常精辟。吴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不断前进的一生。无论是历史学家的吴晗,还是民主主义者的吴晗、共产主义者的吴晗,都是非常优秀的。他所走的道路是光明的道路、正确的道路。由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是20世纪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共同走过的道路,吴晗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
    大体说来,1937年前后,吴晗已由一位酷爱文史的少年修炼成年轻的明史专家。从1937年至1948年底,他先后在昆明和北平进行了长期英勇的爱国民主斗争,锻炼成为一位有“猛虎”之称的民主革命斗士。经过共产党的长期教育、培养和革命斗争磨砺,在1948年底1949年初,他基本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并成为接管北京高校的军代表之一,这时他已经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并得到毛泽东的同意,只是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才没有履行组织入党的程序。
    吴晗的人生转变是一个复杂艰难的历程,在这里,我只想强调以下的一些看法。
    当他还是爱国民主主义者的时候,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民主运动的参加者,而是一位领袖式人物。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昆明的民主运动,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的民主运动,他都是策划者、组织者、鼓动者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革命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他坚决贯彻了党的方针和部署,从而保障了民主运动的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他在斗争中方向正确、英勇顽强、运筹帷幄,因此影响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投身于民主运动,有的还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甚至声名卓著的民主斗士闻一多、李公朴、朱自清等也都曾在政治上得到过吴晗的帮助和积极影响,因此费孝通中肯地说吴晗“推动一代知识分子的进步” 。
    1949年以后,吴晗做了将近20年的北京市副市长,还有许多兼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北京市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这长达20年的时间内,他真心实意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真可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是一个对祖国无限忠诚的人,对革命事业满怀激情的人。他对海瑞的研究和历史剧《海瑞罢官》的编写,完全是出于宣扬革命正气、纠正不正之风的真诚意愿和共产党人的责任感。“四人帮”颠倒黑白,假借《海瑞罢官》制造旷古冤狱,忠贞磊落的吴晗及其一家竟成为冤狱迫害最惨烈者,其历史教训是异常沉痛的。
    吴晗以其卓越的历史贡献和不幸的遭遇,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爱戴和同情,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