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华夏墨韵移香法兰克福
当地时间10月18日,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在德国法兰克福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书展期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出版商和40万种出版物参展。这是中国首次作为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在美因河畔、歌德故里,中国的书香、墨韵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魅力,也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
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成就。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学者在本次书展前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文化大使”的作用。
本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组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充分利用法兰克福书展这一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出版交易平台,进一步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推动优秀中文出版物的版权输出,促进中外作家与作品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出版产品和文化产品在全球文化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了让世界听到中国高水平学者的声音,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中国代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国际学部副主任、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外文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陆建德以及国际合作局欧洲处处长张丽华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张蕴岭主任担任代表团团长。代表团成员还有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作家莫言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强。
作为本次书展开幕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场主题为“中国与世界——感知与真相”的国际研讨会于9月中旬在德国法兰克福塞万提斯学院举行。
会议由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组委会、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组委会以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等共同主办。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来自中、欧等的300余名学者、各界人士围绕中国的世界地位、媒体眼中的中国和中国在媒体心目中的形象、中国正迈向知识型社会、工业化和社会转型、文学的角色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9月12日,中国代表团成员按计划来到了会场,不久,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也来到了现场,而开幕式上法兰克福女市长佩特斯·罗特(Petra
Roth)致辞时则对其表示了“欢迎”,并大谈所谓的“民主”和“人权”的话题。之后,德方做出了更加过分的举动,邀请“民运分子”上台讲话。在这种情况下,中方代表团成员、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第一个起身离席,紧接着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工作人员以及中方媒体记者也都不约而同地愤然离开会场。
中方代表团进行紧急磋商后,向法兰克福书展公司主席尤尔根·博斯(Juergen
Boos)进行交涉、表示抗议,并令其在大会上做出正式道歉,否则中国代表团不再参加会议。
面对中方的严正立场,尤尔根·博斯对所发生的事件表示歉意,并且在大会上正式道歉,说自己在5分钟时间里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随后梅兆荣大使发表了郑重的口头声明,他说,中国代表团离开会场表示抗议,是因为我们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德国主办方没有信守承诺,言而无信,未经中方同意擅自修改会议日程。我们是为平等对话和加深对话而来,是为了避免误解和偏见而来,我们不是来上民主课的。梅大使的一席话赢得了听众的掌声。
此后,中国代表团各位代表的发言或严正、或儒雅,以真实和科学的魅力赢得了听众的赞许,扭转了研讨会上的混乱局面、掌握了主动。至此,研讨会进入了正常的日程。
研讨会的第一个单元的中方主持人是张蕴岭,他的主持风趣轻松,他说,我们是以学者身份为学术讨论而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很漫长,让世界认识中国也不容易。张蕴岭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很特别,客观认识中国不容易。“看中国必须用望远镜,同时也要用显微镜。”加深相互了解沟通的最好办法还是进行对话、合作。希望我们继续辩论、讨论,通过辩论来增加共识,加强合作。
对于如何看待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周弘强调,每一个民族、国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同样如此,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改进工作、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且中国从来不想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潘家华在演讲中呼吁,世界各国要辩证地看待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应看到中国政府为此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努力。黄平、陆建德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中国代表团各位代表,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在研讨会的发言、点评以及回答听众提问,博学、机智,还有公正的学术立场、从容的表达,给与会的各国人士留下深刻印象,赢得由衷赞许。研讨会茶歇时,许多德国听众向代表团成员表示祝贺,不少德国人对开幕式上发生的“那一幕”表示不满和遗憾。德国沃芬布托的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赫尔维格·施密特(Helwig
Schmidt-Glintzer)教授对误读中国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每个国家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文化根源,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德国100年与中国100年的进程就不一样。
有权威人士评论,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还存在着偏见,而学者在这种面对面的交锋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周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研讨会使我们看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还在受到无知甚至偏见的影响。中国学者在化解无知和偏见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在对外文化交流时,专家学者往往能发挥民间大使、文化大使的作用,在消除外界对中国的无知和偏见中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法兰克福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书展,也是文化与思想交流的平台。此次法兰克福书展不仅有相关展品的展示,更有包括出版高层论坛、中外经济学家论坛、华文出版论坛、中德文学论坛等一系列高端论坛,以及“中国之夜”、“中国文学之夜”、“欢乐中国风”主题晚会等600余场文化交流和出版活动。这些活动无疑为构建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600余场文化交流活动为书展盛会锦上添花,使书展流光溢彩,成果丰硕,中国出版业正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一位参与书展的官员激动地表示。作为主宾国,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精心策划组织参加书展,成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612场,签署版权输出合同2417项。中国举办了一次多彩、成功、圆满的主宾国活动。
法兰克福书展结束了,而文化交流却不会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