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陈奎元: 以史为镜 传史育人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09-10-24
字号:/

    当前,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各方建立了诸多的学会、协会、研究会,其中冠名为国际、中国,或者为某地域民族、经济、文化、历史名义的为数甚多。由于工作的关系以及日常的所见所闻,我认为中国史学会以及学会所代表的史学界堪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一支分量重、境界高、影响力强的队伍。在一批老学者的 带领下,中国史学会面对思想理论界异说杂陈的状况,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在事关国家民族大义的问题上,敢于仗义执言,始终坚持中国史学界的优良传统,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史学理论,保持严谨的学术作风,艰苦卓绝地维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担当起历史研究咨政育人的崇高使命。史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召开研讨会抨击日本右翼与保守势力以及有意无意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的极少数中国知识界人士否认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责、美化侵略战争历史的言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确地阐述中国近现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等重大活动,发表的重要论述,在思想界和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重视修史,留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诸多的历史典籍,成为中华文化宝藏最丰富的资源,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卷帙浩繁的史籍丰富了中华民族思想、政治、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楷模。我国历史久远,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文明古国,各个朝代、各个民族的兴替变迁很复杂,语言文字的差异变化很大,正是由于历代先人的传承与弘扬,我们到今天依然能够系统地了解数千年中国的历史面貌,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
  现在我国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眼界宽广、兴趣多端,甘坐板凳阅读史书的人已为数寥寥。当代的年青人和以后的人们,能不能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保持研究的兴趣和能力,继续完成历史科学未竟的事业值得关注。需要一批志在钻研历史、发扬光大中国史学并以历史为镜、以传史育人为己任的专家学者继续做承前启后的工作。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不仅是学术界的责任,也是国家至关重要的事业。我希望并相信新一届史学会接续工作以后,能够继往开来,有新的更大的作为,希望中国历史学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殿堂中堂堂正正拥有尊严,希望由历史学承载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出神入化的表达形式广为世人所知。希望史学的研究和传播更有力地展示中国辉煌历史的本来面貌,让那些以为中国贫贱愚昧,以为中国一旦兴旺就会成为黄祸的人们以及不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人们打开眼界,认识一个几千年来文脉相传的中国,一个以礼义为准则的文明古国;认识一个自强不息、为民族的自立与兴旺敢于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的中国;认识一个经过几代人的革命斗争赢得独立与自强的社会主义中国;认识一个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为本国的发展进步、世界的和平发展不懈努力的中国。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