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2009年中华文化论坛”综述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09-10-24
字号:/

    2008年11月29日,由中华文化学院主办、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协办的中华文化论坛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来有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中央的有关领导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美国等地的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在校学员共150余人参加了论坛,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25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论坛开幕式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易宇主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严隽琪作主题报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游洛屏致开幕词,严院长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化,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文化最辉煌的组成部分。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今天,为了创造民族文化的辉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和平、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华文化应该大步走向世界。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再创民族文化的辉煌,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而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体现其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游院长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多元化发展不能缺少中国文化。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开放、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严院长的主题报告和游院长的开幕词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高层建筑地指出了举办本次论坛的意义。  

    为期一天的论坛采取了大会发言、自由发言、提交论文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话与交流。围绕论坛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切磋、相互启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理论探讨,发表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论坛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华文化的特点
  对中华文化特点的认知,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逻辑前提。对此,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中华文化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归纳。
  原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冯之浚教授指出,中华文化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天,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人和谐;人与人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际和谐;人与自我的关系,讲的人是要知已,最终目标是实现身心和谐。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
  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在提交的论文中对中华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他认为有四个特点:一是中华文明是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与世界上存在的其他五个古老文明,如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文明和玛雅文明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一贯性、连续性和传承性。二是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缔造的,即具有多民族性。三是中华文明是处处以哲理做指导的。四是中华文化的审美天性。
  国家行政学院张志和教授,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剖析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指出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生成环境的差异造成的,由于中西方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文化生成环境的不同,造成中华文明主要是源于黄河、长江领域的农业文明,而西方文明则是主要以希腊为源头所形成的商业文明。这两种文明的不同在哲学思想、宗教观念、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均有表现。1.在哲学思想上,西方古典哲学的一个重点特点是重视自然科学,而中国古代的早期哲学则重视人文科学。2.在宗教观念上,中国人没有强烈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且是多神论者;西方人有强烈的宗教感情,且一般都带有排他性。3.在民族国家观念上,中国古代只有“天下”的概念,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领土和民族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是西方文化传入我国之后产生的。4.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不同。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五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历史发展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欧洲历史不同。首先,中国古代没有奴隶社会。其次,秦朝以后的中国社会,不再是封建社会。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母体、心灵归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之所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和起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思想。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上观点专家学者们基本上没有分歧,但在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方面,却是见仁见智。学者们相关的论述,主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作用和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两方面展开。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作用
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彭慧副巡视员,专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普世价值。她认为,在哲学层面上,“贵和”思想揭示的是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是天地间的大道;在精神层面上,“贵和”思想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在实践层面上,“贵和”思想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支撑,是处理现实矛盾、冲突的精神武器。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李祥熙副院长指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不能够绕开儒家文化。重新振兴儒家文化,需要我们:  1.恢复对自己传统文化应有的敬意与温情,增强传承和弘扬儒学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感;2.从无本不立的高度重新认识儒家文化;3.在儒学的生活化和大众化上下功夫。4.制订儒家文化扩张战略,提升儒家文化的传播质量。
  天津师范大学常士訚教授重点探讨了和而不同与共和国政治进步的关系。他指出,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多元一体,包容差异,是中国古之已有的政治智慧。在当代中国政治进步中,这种智慧对当代中国的政治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共和国就是这种政治智慧的当代体现。和而不同是当代中国政治进步的文化前提,是法治的、民主的共和国的文化灵魂。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中,中国的政治文化价值与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必将使中国政治变革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冯之浚教授在论述了中华文化精神内涵和基本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华文化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积极作用。他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一个和谐世界的图景应该是人类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待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人与天和,人与人和、人与已和。而知天、知人、知已之道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所以,化解三大冲突,建构和谐世界,必须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资源。
  天津社院客座教授周秀泉认为,从中华文化的角度看,和谐世界的构建,必须提倡和弘扬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做合乎“道”的事情。“道”是事物运行发展的法则和规律;“仁”,就是要关爱他人,就是这个世界的“道”。只有当我们以“仁”合“道”时,世界才会走向大同。
  甘肃中华文化学院撰文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文化,文章认为,“和”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其中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开放包容、追求民主平等的优良传统,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实现世界各国间的和平稳定、互利合作、共存共荣、开放互补具有强有力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邵鸿副院长,重点阐述了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关系,指出在处于全球化时代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对于儒家思想及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和批判其封建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学习和接受现代世界文明,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 另一方面,则应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积极发掘、充分吸收儒家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建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华民族精神服务。也即是说,既要有批判性的扬弃,也要有继承性的吸收利用。邵院长强调,吸收利用是有前提和条件的,一是要确立现代市场制度、法律制度以及人本与科学精神的主体地位,这是吸收利用的基础平台和支配框架; 二是要进行合理的转换、改造和整合,这是吸收利用必须采取的方法和工序。
  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飞提交的论文,深入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及途径,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建构民族精神是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柱;建构民族精神的要领是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关键是解决文化的认同问题;民族精神的建构要善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凌友诗研究员建议通过“复礼”运动复兴中华民族精神。她指出:礼的定义有三,第一是礼貌,指待人处事的谦和态度;第二指道德规范或行为份际的统称,即所谓“克已复礼”;第三则指礼仪。第二个意义的礼和第三个意义的礼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复兴有至为重要的关系。复兴民族精神必须建立一个途径,就是依附着具体的事物去践行,让大家慢慢培养出习惯,再从这行为习惯中领悟出精神来。复礼的目的在于复兴民族精神,最终在于振兴中华民族。 

   四、中华文化的当代发展
  对中华文化的当代发展问题,许多与会学者不约而同地论述了其急迫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熙德研究员指出,随着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对内而言,与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相比,其国内人文精神的发育严重滞后,其社会发展的“软环境”急待得到改善;对外而言,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相比,其对外文化话语影响能力十分微弱,其在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急待得到提升。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的课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塑造平和的大国心态和民族自信。2.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3.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繁荣,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活,而是古代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与现代先进文化的结合,它是一种新型文化的形成与创造。
北京中华文化学院王东勤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李东贞博士合作撰文,阐明文化趋同发展与多元并存,将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这一总趋势决定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就是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和谐统一。全球化对中华文化建设在意识形态、传统价值观、思想道德、传统的民族文化等几个方面形成了冲击和挑战,面对挑战和机遇,中华文化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一是推进思想理论创新;二是推进文化观念创新;三是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四是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五、中华文化的走向世界
  这是论坛的核心议题。对这一问题,学者们普通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中华文化应该走向世界,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世界文明做出新的贡献。在这一共识之下,学者们对中华文化应以何种方式、何种姿态走向世界展开了讨论。
  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认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共识,但重要的是如何走向世界,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世界。袁教授指出,“语言文字”作为文明传播的载体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的把承载中华文明精髓的著作译介到外国去;其次,要把当代中国人文社科学者的优秀论著翻译介绍出去,让全世界完整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当代形态和最新成果。在当代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当然,我们强调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不是说要把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强加给世界;但也决不能为了走向世界,而牺牲中华文明的独特个性。世界上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不一定导致冲突。各种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交融、共同繁荣。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可以馈赠给人类,所以,中华文明应当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和尊严中走向世界。
  北京大学叶朗教授重点指出,各民族文化中都有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我们应该注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中华文化应该是以其普世精神而不是其民族性、区域性走向世界。他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面临一个文化差异的问题,所谓文化差异既有中外的差异,又有传统与现代的差异。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的一个可供考虑的思路,就是我们要更多的介绍和传播中华文化中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如向往自然、热爱生命、追求和平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的意韵,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得到认同,有利于消除隔膜与误解,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
  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指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奉行“送去主义”。坚持 “拿来主义”,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这无疑是对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主动地把我们的优秀文化送出去,尽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只有这样,中西文化才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只有对话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对话才可以真正的进行并且顺利完成。文化的交流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关系,不是一方只是对另外一方面有单向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提倡“拿来主义”的同时,也提倡“送去主义”,而“送去”的过程即是中华民族以自信的心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熙德研究员撰文指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涵和措施。从内涵上讲:第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是中国文化的自说自话,而是与世界所有优秀文化的对话与交融,是中国走世界、接受和包容其他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过程。第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狭义的国学走出国门,而是包括国学在内的所有利于展示中国软实力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对外开放与交流。从措施上讲:第一,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不仅要靠一套理念,更要以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做保障。中国总体上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国家和社会已积累了足以支撑“文化走出去”的资金力量,所以要在这一方面加大投入。第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不断解决对外传播的方法与途径问题。第三,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克服与中国文化自身内敛型特点之间的矛盾,大力培育能够在国际社会上游刃有余地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人力资源。
  香港文化艺术中心何志平董事长阐述了香港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中应起的作用和地位。他指出,香港的文化综合优势是不可替代的。香港无论在时代脉络,地域脉络,或政治脉络,即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有它的独特之处,要好好掌握,充分利用历史传统和区域优势的条件,让香港始终站在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沿,让香港成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中心城市,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同时,他强调,从香港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不应当是被功利性解读的文化符号,而应当是中华文化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华希望基因发展协会会长雷倩博士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关注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与中国女性的相互影响,指出,一方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两性平权的发展提供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新的两性平权时代的到来,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雷倩博士还提出要注重研究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及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后对世界的影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李道湘教授重点阐述了文化全球化对中华文化世界性建构的作用和影响,指出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应该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统一的文化体系。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促使中华文化世界性觉醒。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主动认同,是中华文化世界性自觉建设建构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在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了解了文化的世界性特点和品格,学会了如何构建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于铭松教授探讨了全球化视野下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他认为,文化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严重冲击,这种冲击突出表现为文化的同质化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弱化。面对中华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尤其是要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辽宁中华文化学院曹丽薇教授,则指出华人华侨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华人社团是文化的载体,华人教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出版传媒则是东方智慧的播种。
除以上议题外,学者们还讨论了北京人文奥运精神的内涵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  

    最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黄易宇做了总结性发言。黄院长对本次论坛作了肯定,指出讲坛圆满成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强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而又任重道远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本次论坛的议题和内容的国际性、前瞻性、开放性、学术性和现实性很强,呈现出高规格、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特点。这是一次文化的盛会。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得情况下,举办以“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为主题的论坛,无疑是顺乎了时代的潮流。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然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