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倡导“内和、外协”的治学理念
记者:王书记您好,很高兴您能够接受我们“高校文科建设巡礼·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大型系列报道的专访。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首先,想请您谈谈苏州大学在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办学成就。
王卓君:在东吴文化2
500多年的熏陶下,苏州大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人文底蕴久而弥笃,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培育了众多名家圣贤。这里曾云集并走出了章太炎、费孝通、赵朴初、倪征燠、黄人、唐文治、钱仲联等一批大师级人物,他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近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较快发展,以苏南为依托平台和服务对象的办学和研究特色初步显现,并在一些学科和领域取得了海内外瞩目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8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4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学、政治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中国近现代史、金融学、英语语言文学等12个学科为“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二是科研项目保持良性发展态势,科研质量有了新的提高。科研项目的立项总数,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能力最直接的指标,而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是一所高校参与全国科研竞争能力的显著标志。2002年以来,我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73项,其中国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47项,其中重点和重大委托项目5项。在数量保持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学校高度重视并倡导科研质量的提升。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团队建设有了新的成效。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全校队伍建设的总体格局,建设了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文社科研究队伍。
四是人文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苏州大学在秉承东吴大学注重通识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
可见,经过百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已在学校整体学科布局中占有了重要地位,推出了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了若干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直接推动了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记者: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办学历程中,您认为最重要的经验或体会是什么?
王卓君:我个人认为,苏州大学文科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牢固确立并始终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文科发展战略。
立足地方,就是从学校文科的自身条件出发,紧紧贴近地方的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办学思路,学校围绕国家和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和关键问题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组织学术研究。学校先后成立了苏南发展研究院、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昆曲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园林文化研究室、苏州园林遗产保护研究所等,使学校成为吴文化研究的重镇。随着苏南模式转型和城镇化推进,学校先后成立了苏南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将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道路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在建设各类研究机构的同时,我校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走出校门,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切实加强对社会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为苏州探索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了崭新理论指导,从而为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
面向全国,就是在遵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牢固树立全国意识、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育社会学、区域公共管理、法理学、设计艺术学、中国近现代史、院校研究、苏南发展研究、吴文化研究、农村城镇化研究等优势领域或特色学科领全国之先。
“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天立地”战略。
记者:读到过您的《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的“瓶颈”及对策思考》一文,想请您具体谈一谈当前苏州大学的文科建设面临着哪些难题和挑战?
王卓君:2007年召开的苏州大学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文科。对照该建设要求,目前我校的文科建设还面临着以下难题和挑战。
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还相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克服工作中“重技术轻人文、重物质轻思想、重知识轻心智”的倾向。
二是一些学科存在着研究队伍老化、后备人才不足、精英人才流失的问题,高水平科研团队及具有一流“心智、德行”的大师级学者的成长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评价、分配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科研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科研力量较为分散,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研究人员急功近利的思想还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
五是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偏弱,精品力作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较少,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不强。
记者:面对这些挑战,学校在文科建设方面将如何应对呢?
王卓君:面对上述挑战,根据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2010年行动计划》的要求,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研究质量、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为重点,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队伍和研究基地为依托,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优秀、包容国际知名和国内著名学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进一步明确和凝练具有鲜明苏大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把我校建设成为拥有众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亮点,有更多的人文科学研究领域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程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使我校成为江苏省主要思想库、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重镇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创新基地。为此,学校将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文科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人文社会科学“东吴学者”计划和“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建设富有创新意识、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学术团队,造就一批在国际、国内不同层面上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二是统筹学科发展,实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切实加大校级、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和方向,促进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领域的渗透和融合,形成发展空间广阔、研究特色鲜明、学术水平优秀、服务功能强大的学术群体,提升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三是强化“基地支撑”,全面建设四级研究机构网络计划。在启动新一轮研究机构(基地或研究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基地建设网络规划,重点建设2至3个高水平、有特色、富于活力的国家级重点研究机构,4至5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
四是注重“高端引领”,全面实施重大攻关项目和特色研究领域项目培育计划。以现有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或争取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院为依托,实施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培育计划。
五是推进“条件保障”,推进专业研究实验室和资料室建设计划。大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逐步增加图书资料的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运用先进的科技设施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六是以创新为动力,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建设和改革计划。坚持走开放式道路,努力形成政府投入、学校扶持、院系配套、学者自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筹措渠道。完善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的研究组织形式。积极探索院系主要负责人才培养,各类研究机构主要负责科学研究的“教学下院、科研进所”的运行机制,鼓励跨学科、跨院系组合研究力量,打破现有封闭的科研格局。按照“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原则,依托我校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群体,开展具有国内重要学术影响、学术特色鲜明、学术创新能力强、学术制度规范的学术活动。
记者:在您看来,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王卓君:在我看来,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对内要求六个字“改革、效率、和谐”,对外六个字“发展、资源、互动”。内部要不断推动改革,求取最高效率,形成和谐的学校环境;外部要正确把握好发展的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办学的资源,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使苏州大学真正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记者:有些校长给大学文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例如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清华的梅贻琦校长等。高校文科建设无疑贯穿和凝结着校长的治学理念和文化精神。请问您的治学理念和倡导的文化精神是什么?
王卓君:我的治学理念是“内和、外协”四个字。大学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和强劲辐射源,大学内部的和谐是大学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大学和外部社会的协同则是大学发展的必然条件。
一百多年来,苏州大学在开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开放,使学校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办学风格。开放融合,既体现了苏州大学的精神气质,也彰显了苏州大学的活力魅力,使这所百年老校仍然青春焕发、活力依旧。因此,我想倡导的文化精神是开放融合。
记者:当前,价值文化领域处于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您最希望传承下来的价值观是什么?
王卓君:我个人最希望传承下来的价值观是“臻善”。
记者:如果请您用一句话送给苏州大学的莘莘学子,您会说什么呢?
王卓君:在《光明日报》 “走进苏州大学”
专版中,我曾经提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的推行,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学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完整的教育,成为培养“完整人”的教育。因此,我想送给苏大莘莘学子的一句话是:努力让自己成为“完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