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回忆采写《中南海纪事》
1981年4月20日,新华社创办的《瞭望》杂志(月刊)问世了。创刊号"中南海纪事"一栏内刊登了《中南海的春天》一文。这篇经过邓小平同志审阅和中央多位领导同志修改的文章,以大量事实,报道了中央领导同志运筹帷幄,夜以继日地为党为国为民操劳的感人的事迹。配合这篇文章,还发表了三副中南海的照 片和一篇关于中南海的资料文章。
"中南海纪事"栏目的设置,《中南海的春天》一文主题的确立,应该说,是针对当时客观形势报道上的需要,它也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感情上的一种企盼。
1978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之后,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坚决的拨乱反正。在政治上组织上,深入地揭发批判了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果断地复查和平反全国大量的冤假错案,结束了"文革"10年中动乱不安的局面;党内生活经过组织整顿,逐步走向正常化,发展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同群众的联系。在经济上,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特别是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思想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重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广大干部、群众摆脱了长期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到处都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全国各地一派勃勃生机。
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社会上却刮起一阵风,说什么我国"出现了信仰危机、信心危机,信任危机"。这当然不是事实。这是对事实的颠倒!
新华社党组织1981年初决定创办《瞭望》杂志,就明确规定了《瞭望》的编辑方针,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旗帜鲜明地报道、评述、剖析和展望国内外重大事态和发展趋势,努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全国人民在党领导下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服务。"针对当时社会上所谓"三个危机"的论调,社党组决定,《瞭望》杂志要在创刊号上撰写一篇特稿,激浊扬清,旗帜鲜明地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实现我国第六个五年计划,为提高全国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理万机、卓有成效地工作的事实,教育、激励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聚精会神地建设社会主义。
当时,恰逢中央书记处成立一周年。中央书记处是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的。这次全会还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些都是党的重大决策。新华社领导提出,这篇特稿就是要用铁的事实批驳危言耸听的"危机论",向国内外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而是处处充满了生机。
曾建徽同志和我受命采写这篇特稿。
我们带着初步的构想,来到了中南海。中央办公厅的负责同志冯文彬、康一民、王玉清、孙勇等,给了我们热情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安排和主持下,我们在中南海紧张采访10天,一共参加了7次座谈会,并个别访问了中央办公厅的同志,中央警卫局的同志,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同志,收集、记录了几万字的资料,此外,还阅读了不下10万字的会议记录和其他文字材料。
这些材料的内容极其丰富,十分感人。我们从中看到,中央领导同志为了医治"文革"十年、"四人帮"破坏遗留的千疮百孔,处理堆积如山、百废待兴的工作,他们上午、下午、晚上要上"三个班",没有节日假日;他们在会议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抓住关键问题,经过反复讨论,作出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他们不分寒暑,轻车简从,深入农村、边寨、林区、工地、科研所、学校、菜市场,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在第一线解决问题。我们看到,党的声音、党的决策,每天从中南海传向全国各地;同时,每天有成千上万件来自各地群众的意见被送进中南海中央领导同志的案头。我们看到,中南海办公室里深夜长明的灯光,像当年延安杨家岭下窑洞的灯光一样闪亮……这一切的一切,终日在我们脑海里激荡、萦迴。当我们在中南海岸边漫步,凝视湖面波光潋滟,湖畔柳丝袅袅,草坪一片片新嫩,林间一声声鸟鸣,我们深深吸吮着春天的芳香,一个主题词猛地从脑子里蹦了出来;中南海的春天!是的,春天来到了中南海。这春天,不止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政治的春天,是全国人民心头的春天。
我们怀着无比的激动和亢奋,连夜写出了《中南海的春天》初稿。
《瞭望》编辑部的同志们了解到我们在中南海10天采访中搜集了大量的重要材料,极具新闻价值,便提出了一个新的动议:在《瞭望》杂志上开辟一个专栏"中南海纪事",原来策划的那篇特稿作为这一专栏的开篇发表。又考虑到"中南海纪事"这样一个重要栏目,将报道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领导的工作,这在新中国新闻史上还不曾有过,他们建议由我根据大家的意见,起草一个报告,把编辑部开办"中南海纪事"专栏的设想,初步拟定的头几个篇专栏文章选题,以及专栏开篇文章"中南海的春天",一并送中央领导同志审批。我在当天写出了这个报告,由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穆青签署,送呈邓小平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那是1981年3月25日。
真是令我们喜出望外!小平同志在3月26日,即我们出报告的第二天就圈阅了。他在报告上批复:"可以"。
《中南海的春天》一文随着"中南海纪事"专栏,在《瞭望》创刊号上同读者见面了。创刊号正式出版前四天即4月16日,新华社提前向国内外全文播发并详细摘发了这篇6000多字的通讯。4月17日,全国有30多家省和直辖市的报纸全文刊登了这篇通讯,4月16日和17日,世界各大通讯社都转发了这篇通讯的内容。
继《中南海的春天》之后,《瞭望》杂志又在"中南海纪事"专栏连续发表了《心里装着八亿农民》和《经济工作的战略转折》,这就是"中南海纪事"专栏的第一批三篇系列报道。
《中南海的春天》一文可能在读者中引起不同一般的反响,这是我们始料所及的,这是由于这篇稿件的主题和内容重要、引人所决定的。但是它引起的影响是那样的强烈,不仅国内读者中间而且在国外读者中间也是那样强烈;其反响不止是一天两天,而是持续了十几二十天,这却是我们不曾料想到的。
通讯发表后的一个来月时间,《瞭望》编辑部收到了国内各地读者的大批来信,向编辑部热情倾吐他们的读后感。他们写到:"我们每个同志都应当从中央书记处没有假日的报道得到启示;四化大业是靠脚踏实地、拼死拼活干出来的,人人都必须切实'从我做起',振作精神,苦干实干","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希望","我们更加坚信党的领导,坚信四化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春天来到了中南海,不更是来到了我们这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了吗?"
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报纸都在头版头条的显著地位刊登了《中南海的春天》的详细摘要;《天天日报》、《香港时报》刊登了外国通讯社转发的《中南海的春天》的消息。《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还发了社论或署名评论。
美、英、法、日等国的各大通讯社,在新华社播发这篇通讯的当天和第二天,都夹叙夹议地报道了通讯的内容。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说:"这篇通讯使人看到了为秘密的面纱所遮盖的中国决策的一端,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注目。这篇通讯写了书记处书记为解决多如山积的政治课题而夜以继日地奋斗的、犹如'工蜂'般的工作情况。"
我从1948年调到新华社工作,算来已经五十多年了。这次采写"中南海纪事"稿,是我新闻工作生涯中最难忘的几次采访中的一次。我的主要体会是,任何一篇重要报道的主题,都不是一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而应该是从社会实践中,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中发现和提炼出来的,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一般地说,就是我们新闻报道的要点。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时时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和群众关心的焦点,从中撷取新闻报道的题材。一篇新闻报道,只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对实际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报道。(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