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郑振香:唤醒妇好墓第一人

信息来源:作者:杨阳
发表时间:2009-10-24
字号:/

 

    1976年,郑振香发现并主持发掘的妇好墓,是自1928年发掘殷墟以来,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殷王室墓,也是目前唯一能和甲骨文相印证、墓主人的身份和年代能够确定的墓葬。墓中出土的1928件器物,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而同样令人赞叹的是,主持这次重大发掘的竟然是一位女性,这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谓前无古人。
    岁月静静流淌。昔日在发掘现场指挥若定的郑振香,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再次说起这段往事,她很平静,亦如当年的坚定从容。   

    走上考古之路,最感激恩师裴文中   

    1950年,郑振香考入北京大学博物馆专修科,一年之后,北京大学院系调整,取消专修科,专修科的学生大部分转入历史系。郑振香说:“当时北大在历史系新开设了考古学专业。郑天挺先生是历史系的系主任,他说,很欢迎你们来历史系,你们愿意学历史就学历史,愿意学考古就学考古。我就选择了学考古。”
    虽然选择好了专业,但是考古专业究竟要学什么大家却不清楚,“考古在当时可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我们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要学些什么内容了”。
    对于这段难忘的学习时光,郑振香最感激的就是恩师裴文中,“确实是裴先生培养了我们。我们还在专修科的时候,裴先生就给我们讲过关于原始社会的课,除了讲课之外,裴先生还常常领我们到周口店参观,把他的工作状况讲给我们听。当时清河挖了一个汉墓,裴先生也领我们去参观,看的多了,对考古自然就有兴趣了”。
    “参观武官大墓,对我也很有影响,这是解放后第一个重要发掘,当时郭沫若正在研究古代史分期的问题,他认为武官大墓可以作为奴隶制的一个依据。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看了很多郭老的书。”
    同学之间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郑振香记忆犹新,“历史系有一个同学,他很热心,鼓励我学甲骨文,带我入门。我之前和哥哥学过一些小篆,有点古文字的底子,所以学得比较快,也容易学进去”。
    1959年,郑振香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因为喜欢田野考古,所以从1962年开始来到殷墟从事发掘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四十个春秋。

    发现妇好墓,纯属偶然   

    妇好墓深埋于地下达8米,以至于3000年来都未被盗墓贼“光顾”,保存完好,但是这么隐蔽的墓又是怎么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呢?
    郑振香说:“发现这个墓,完全是出于偶然。那是1975年,我们并没有发掘任务,当时全国兴起‘农业学大寨’的浪潮,到处都在平整土地,挖水渠。小屯村西北有一块高地,高80厘米,长140多米,当地人叫台子,在平整之内。”
    古代人为避免水患,喜欢住在比较高的地方,所以这块台子引起了郑振香的重视,决定钻探。“我们当时就在台子周围钻探,把台子的整个断面都清理出来了。探的时候发现由东向西约70米,夯土是连接不断的,根据这个可以判断这里以前是建筑基址,但是从它的土质上来看,不是一个整体,而且距离地表不深,有40厘米左右。我们马上跟村里的干部说,这是古代建筑,不能平。很快,他们就做出反馈,决定不平整这块台子了,而且承诺以后也不在这取土了。这个地方离村子很近,也就30米左右,附近有农民零散的房子,农民打蜂窝煤、积肥都需要土,所以他们能这样做挺不容易的,还是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的。”
    当时已经入冬,天气严寒,不适宜继续大面积发掘,郑振香决定先给考古所写一份报告,准备明年主动挖掘。   

    发掘过程,至今难忘   

    考古发掘在一般人眼中,总有些许神秘,甚至有几分浪漫,但是谁又能体会得到,在发掘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酸甜苦辣呢?
    1976年春季,郑振香正式对小屯西北地进行发掘,参加发掘的还有陈志达、张之恒等人。但是,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郑振香说:“那一年特别干旱,夯土很硬,工人们探了好久还是探不到东西。”工人们用的探杆长约4米,为了能探得再深一些,郑振香决定用加接杆,把两个4米杆连在一起,用螺丝拧紧,继续探,3米以下湿度较大,稍微好钻探一些,但是在探了几次之后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工人们都很累,人心也有点散,但是我已经下了决心,今天一定要探到底,这样也就放心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郑振香决定做最后一次钻探。“当时一个叫何保国的小伙子拿着探杆往下探,突然探杆一下子向下滑了约70厘米,出现‘空头’,这是一个好兆头,我们马上喊:‘保国,你把住杆,使劲往下坠!’大概又向下50厘米左右,探杆就到底了,探不动了。这时工地上一片寂静,谁都不说话,决定命运的一刻到了。何保国拿着探杆,慢慢往上提,生怕最下边的泥滑下去,等到提上来一看,满铲都是红漆皮。工地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年轻人都兴奋地喊:‘是墓!是墓!’有经验的老工人说,有‘空头’的墓室是没有被盗过的。我们那儿有个何师傅,眼睛特别尖,看到探杆里有一个东西在发光,他一把把东西抓过来,拿到河边去洗,洗好一看是个玉坠,大家就更兴奋了。”此时此刻,郑振香是最激动的,这段时期的坚持终于有了成果,所有的焦虑与困惑、沮丧与担忧霎那间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阴霾一扫而光,五月的天是那么明媚。考虑到过一阵子农民就要麦收,而且秋后水位更高,不好发掘,郑振香决定立刻发掘。由于墓在水下,发掘情况比较复杂,她又请来了在洹河北岸有挖井经验的工人们帮忙。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6月6日,工人们开始下水作业,由于没有电,只从墓的北边挖出来了几件大型青铜器。发掘水下的墓葬需先挖中部,再挖四边,否则墓葬会坍塌,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先解决供电问题,用抽水机把水抽干。
    郑振香说:“6月7日,供电局答应全天供电,工作就顺利得多了。我们借来一台清水泵,一台浑水泵,分别抽水和泥,工人们几个人一组,轮流在水里作业,每半个小时换一组。当时虽然已是6月份,但是水里面还是很冷的。我们买来酒,工人们休息的时候可以喝点酒暖和一下。”
    一件件精美的器物被小心翼翼地从浑浊的泥水中陆续取出来。每取出一件,围观的群众就欢呼一声,琳琅满目的器物令所有人叹为观止,大家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一开始,工人们把东西一件一件地往上递,但是数量太多了,这样太慢,后来索性就把玉器放在桶里,铜器放在筐里,直接往上提。
    郑振香笑着说:“工人们虽然辛苦,但是都很高兴。他们都在议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墓,东西这么多,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村里的孩子们还编了一首歌来唱:‘小屯地是宝地,上面种棉花,下面出古器。’”
    大约下午3点多,水下部分已经发掘到底了,漆皮和朱砂将墓中的水染成了红色。墓内的水抽净了,露出黄色的生土,参加发掘的老技工和水下作业的工人都很自豪,说这座墓挖得干净利落,不会落下任何东西。    

    神秘的妇好墓   

    妇好墓自发掘以来就备受瞩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墓主人的身份和年代非常明确。
    墓主人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她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妇好主持祭祀活动,并且常常带兵出征,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女将,墓中出土了她的两件大型铜钺,令人望而生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其地位非常之显赫。
    妇好墓出土的器物多为贵重的礼器和精美的玉器。在众多礼器之中,刻有“妇好”铭文的109件,占半数以上,其他的器物以刻有“司 母”铭文的最多,有28件,全是酒器,从器物的大小和精致程度上看,她的地位和妇好相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她的东西又怎么会出现在妇好的墓中呢?
    郑振香说:“裘锡圭先生认为,她有可能是一个被废的王后,所以她的东西就归妇好了。我推测,她可能死得比较早,后来她的东西分散了。在妇好墓里发现的这28件是比较集中的,解放前出土过一个罍盖上有她的铭文,在日本曾经出土过一件铜戈上也有她的铭文。但是她究竟是谁,仍然是个谜。”
    妇好墓出土的某些器物还印证了早在殷商时期中原地区与其他地区就有过交流。
    在出土的玉器中,以装饰玉的数量最多,造型奇特秀美,雕琢细腻流畅,可以看出妇好生前的生活非常奢华。经鉴定,这些玉器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新疆青玉制成的,但是这些青玉是如何从新疆辗转运送到万里之遥的安阳的,尚无定论。
    墓中还出土了7000多枚海贝,其中大部分是货贝,因为海贝只生长在热带水域,在中国的南海、台湾等地区才有,所以,这一奇特的现象引起了海内外专家的注意。海贝的发现,是不是可以证明当时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就有过频繁的贸易往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郑振香说:“过去挖了那么多的大墓,妇好墓还是有那么大的轰动效应,就是因为它完整,给人一个完整的王室墓的形象,器物齐全,像偶方彝、三联甗等很多器物都是第一次出现,可以看出当时的礼制。而且时代清楚,它就像一个标尺,后来出土的很多墓葬都以妇好墓为参照,从中寻找相关的线索。”
    如今,已是80高龄的郑振香仍然心系自己挚爱的考古工作,几天前,她还去安阳参加纪念殷墟考古8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她说:“我喜欢工作,喜欢做事情,闲也闲不住。”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