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建构和谐社会
现实的个人总是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是各种现实关系中的存在。人的现实关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制约,这些关系及其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社会结构。在前市场经济社会,人的生产和生活受到狭隘的血缘、地缘关系的局限,受到以政治为中心的一体化社会结构的 束缚,因而谈不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社会关系日益广泛、丰富和全面。
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打破了血统的、地域的界限,整个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领域和层面。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为根本的,是以追求资本增殖为目的的,而人则只是为资本增殖服务的手段,人们之间的关系作为异己的物化力量支配着个人,因而无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不过,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并经历过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曲折道路,因此,我国目前面临着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这是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整合,是和谐的社会结构的建构。这既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又依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建构社会结构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结构建构的各个层面,表现在人的社会活动的各个向度。
其一,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大力发展人的生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够雄厚。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当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外部自然并改变外部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的潜力发挥出来,变为现实能力(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表现为人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既包括物质财富的增长,又包括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
人在改造外部自然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如果人对自然的干预突破了生态系统的界限,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从而对人类生活构成威胁。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凸显的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警示人们,不能单纯从量上追求经济增长,而要把提高经济效率与治理环境、节约资源等结合起来。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生产力也包括人对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能力。我们应该自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良性互动、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这是人化自然能力提高的表现,是人的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
其二,协调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关系,增强人的独立自主性。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社会交往关系不断扩大,人们的利益日益分化、多样化,从而调动了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客观要求。我们看到,虽然每个主体都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都把其他主体当作竞争的对手,但每个主体都要通过社会来实现其特殊利益,都与其他主体具有利益上的相互制约关系。由此决定了他们都有对良好的社会交往秩序的需要,都有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的要求,这是他们的共同利益、普遍利益。因此,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马克思曾经指出,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是人的发展的两个方面,不能把它们截然对立起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方式的改进,使得我国能够有效地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维护普遍利益,促进人的独立自主性,为各个主体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各展其能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其三,改进社会分配和消费模式,提高人的消费能力和水平。马克思曾经预言,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还会存在资产阶级法权的遗迹,即社会还不得不按照人们劳动能力的差别进行分配,劳动能力强的人还拥有某种分配上的特权。我国尚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收入更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对于纠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却又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的问题。这种差别不仅仅是由人们在劳动能力上的差别造成的,而且涉及到新旧体制交替、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等诸多因素。我国在缩小贫富差别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改进税收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国企的工资高限、关注民生、重视扶贫等,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目前,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把鼓励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杠杆。内需的扩大不仅需要采取优惠消费者的政策,克服传统的保守消费观念的束缚,而且需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购买能力,避免出现高收入者消费趋于饱和、低收入者缺乏消费能力的现象,繁荣国内市场。消费不仅是劳动产品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是社会再生产的条件,而且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表现。从整个社会而言,人的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能力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而消费能力的发展又会把人的生产能力扩大地再生产出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四,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民主政治与之相适应,公共领域是民主政治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条件。公共领域对经济和政治起着既分离又联结的中介作用,发展公共领域有利于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建立。公共领域是不同的利益群体为了共同关心的问题而相互对话和辩论、寻求共识的领域,是人们锻炼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场所,是党和政府了解民生、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随着公共领域的发展,各个利益群体将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和意愿,把达成的共同意见和建议反映到政治机构,体现在立法和政策上,并对党和政府实行监督。在我国,随着利益主体的分化,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但是,我国的公共领域尚处于培育阶段,近年来,尽管各种民间组织和群众性社团不断增加,但它们的数量还有限,独立自主能力还欠缺。公共领域的不发达使得政府可以避开公共领域与企业直接联系,这为权钱交易的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腐败造成不合理的资源配置,阻碍经济的发展,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社会公正。为了有效地反对腐败,除了加强法律和道德约束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公共领域,使政治权力的行使受到公众的监督。
其五,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也不断增加。与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生产劳动相比,精神文化活动更能体现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物质生产劳动受着人类维持生存的自然必然性的制约,是必需进行的活动;精神文化活动固然离不开物质生产的基础,但却摆脱了劳动的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在科学、艺术等方面自我丰富、自我实现。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国正在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加各种文化设施及其使用率,创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充分发挥教育在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中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提高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观念的侵蚀,牢固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随着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多样化发展的表现。我们应该加强思想观念上的交往与沟通,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中寻求共识,将其汇聚和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巨大的精神凝聚力,引导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由上可见,建构和谐的社会结构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互依互动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和谐的社会结构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建构过程,它既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结构上的体现。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