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读书于山林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的一个山丘环抱的河谷小盆地中,树木葱郁,风景秀丽。白鹿洞之名始于唐代。唐代士人在科举之前有读书山林的风气,洛阳李涉、李渤兄弟就隐居在五老峰下苦读,李渤在山间驯养了一头白鹿,于是当地乡民称之为“白鹿先生”,称此地为白鹿洞。后来李渤做了江州刺史,又将白鹿洞加以整修,引流植树,创建台榭,自此白鹿洞成了一处名胜。
五代时期,南唐朝廷在此创立庐山国学,其地位相当于京都的国子监,很受重视。但是随着南唐的覆灭,江州地区叠遭屠掠,庐山国学也因此被废弃。不久,社会渐渐稳定,江州地方人士集资在南唐庐山国学的旧址上重新建立了一座学馆,这就是后世白鹿洞书院创立之始。北宋初期,宋太宗曾颁赐国子监《九经》给书院,但书院之发展一直有限。更不幸的是,皇祐末年(1054),书院毁于兵火,白鹿洞沦为荒草之乡,直到125年之后,即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军时,才得以复兴重建。
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实际上早在上任之前就已经深思熟虑过,这是他实践自己教育理念的地方,除了兴建馆宇,置办学田等物质上的建设外,他还制定了一个学规,即《白鹿洞书院揭示》。这张《揭示》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一为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二是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三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为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五为接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些内容在今天看来虽然已经过时,但在教育史上的意义很大。后来朱熹又把这个《揭示》用在岳麓书院,成为《岳麓书院揭示》。淳祐元年(1241)宋理宗赵昀视察太学,又手书《揭示》赐给诸生,于是《揭示》成了各地学校和书院的指导精神,此后元、明、清三朝皆沿袭不变。
白鹿洞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书院实际上就是从朱熹复兴书院开始的。朱熹在重建之时,请好友吕祖谦为之撰《白鹿洞书院记》,次年又延请与自己辩论多年的对手陆九渊前来会讲。这是继乾道三年(1167)岳麓会讲和淳熙二年(1175)鹅湖集会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讲。因此,白鹿洞在理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元明之际,书院又一次毁于战火,直到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才由南康知府翟溥福重建,其间荒废已近90年。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宰辅张居正因忌惮士人訾议朝政,以“聚徒空谈”的理由,废撤全国书院。白鹿洞书院也在其列,建昌千亩学田遭到变卖,充值边需,书院建筑仅以有皇帝的敕额而未遭拆毁。不久张居正去世,书院才又得以恢复。明清之际,书院幸未遭到大的破坏,康熙二十六年(1687),它与岳麓书院、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朱熹祠堂同时得到皇帝“学达性天”的赐额,并获经史赐书。此后虽然清廷对书院屡有兴修,然而其在学术上再也没有什么新的表现。今天它已经成了具有特色的纪念理学宗师朱熹的一座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