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汉字要稳定,不要折腾
听说汉字又要折腾了,这次是大专家不认可某些简化字,而且主管部门要对简化字动手术,近期还要公布。
我的妈呀,简化字得罪谁了?为什么十多亿人用的好好的简化字非要折腾它不可?
这次手术据说是大专家不认可。比如说“同音替代”,一个“干”字代替了四个繁体字;比如说“草书楷 化”,等等。
专家不认可不等于百姓不认可。专家的识字远非百姓可比,专家的学识亦非百姓可比;但是,简化字是十几亿老百姓天天使用的啊!不仅仅是专家使用,专家尽可天天写繁体字,和专家打交道的肯定都认识繁体字,近朱者赤嘛!但是,涉及十几亿老百姓天天使用的简化字最好不要折腾了。折腾简化字实质上是折腾十几亿中国大陆的老百姓啊!既然是主管部门要动用权力,我倒认为这场涉及十几亿中国大陆老百姓的事最好搞个听证会,听听草民的意见,千万不要一纸文字就要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毕竟与时俱进嘛!我们这几年并非没有这方面的先例,这可是涉及十几亿老百姓的事啊!
汉字从简从俗是文字发展的规律。数千年来汉字的简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此,五六十年代诞生的简化字,不管其初衷如何,客观上顺应了汉字从简从俗的原则,并无过错。大专家的建议其实是对产生于五六十年代简化字的全盘否定,唯一让大专家不主张立即废简用繁的理由是“代价太大”,如果不是“代价太大”,我们的大专家也主张全盘废简用繁。真是匪夷所思!
主管部门制订政策要顺从民意。这次来势甚猛的简化字手术据说有主管部门的权力支持,但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是顺从民意,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顺从民意。看看新浪网、腾讯网的民意调查,不同意废简用繁者高达60%以上。这是什么?这就是民意!即使有大专家发表意见,有主管部门动用权力,但是,民意终归是民意。大专家也只是个人意见,不可能代表十几亿天天与简化字打交道的老百姓。主管部门拥有权力,但是,权力是人民授予的,顺从民意是一切运用权力的基石!
承载与传播传统文化的是经典。繁体字可以传播传统文化,简化字同样可以传播传统文化!因为文字本身承载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少太少,真正承载与传播传统文字的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等等),不论这些经典之作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以《论语》为例,它的最早版本应当是战国时代的齐国文字、鲁国文字,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繁体字。如果以为文字的变迁会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那么,今天的繁体字也无法完成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最好是恢复战国文字!天啊!如果以战国文字印刷《论语》,我真不知道当今有几位专家能读懂?
汉字要稳定,不要再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