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亚洲地区古兵器图说》堪称珍贵
现在中国的古兵器研究及爱好者们,我想几乎没有人会不知道周纬这个名字。其原因,就在于一九九三出版的《亚洲地区古兵器图说》一书。对此道爱好且经常去逛孔夫子书店或者一些古兵器收藏论坛,大约都知道这个九三年的版本目前价格至少在两百元以上,甚至复印本都要这个价格。这种情况,是因当年印刷数量 相当少又价格不菲,因此有此书着为数甚少,是以造成了当前欲求一书而难得的状况。
不过所幸的是,今日此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再度出版,且对其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均做了相当的修整,且依然是精装硬面本,而价格却未比九三年版的有多大出入,实为古兵器爱好者及研究者们的一大幸事。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古兵器进行完整而成系统研究的著作相当少,更别说国外古兵器的研究了。而周纬先生此书,涵盖的地理范围却从东亚的朝鲜、日本,及中国部分地区,至南亚的马来群岛和印度,包括缅甸、泰国、越南等国,还有西亚古波斯地区,如阿富汗等地乃至土耳其,北方直抵高加索地区。时间跨度从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中世纪以后甚至近代,整部著作跨越的地域之大、时间段之长,堪称古兵器研究著作中的翘楚,以笔者浅陋之见,似迄今尚未有能超越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是此书实际上并非一部书稿,而是由两部书稿组成,周先生完成的古兵器著作合计三部,其中的两部一为《亚洲各民族古兵器考》,一为《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在十多年前因各种原因合二为一,更名为《亚洲地区古兵器图说》出版,所以其著作内容其实远大于书名,绝非仅仅是图说而已。
我国古玩收藏界,与海外收藏界的价值取向以及判断标准一向有所不同。我国收藏古物大多极讲究包浆,包浆的完美与否甚至可对物品本身的价值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均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审美等因素长期形成的,有其独特之处。但反过来在古兵器研究上,这种状况却也导致了一些不足,譬如在建国前我国少有人能以系统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去对古兵器进行各方面的研究。
周纬先生此书,尤其是其中《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一稿,却显然都跨出了这个巢臼。如《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中周先生介绍了德国科学家乔克对欧洲一位著名古兵器收藏家捐献的古兵器性能测试及各种数据的分析报告,其数据之全面、详细,之罕见,均堪称珍贵无比,几乎无法超越。因为这份测试报告的代价,是彻底破坏了那位收藏家捐献的七件可斩金削铁保存极其完整的珍贵古兵器。
说到周纬先生慧眼独具的学术造诣,则不能不提及他的经历。
据周先生子周南先生所撰之文介绍,周纬先生字传经、仰庚,号星槎,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及长,被江西省保送北京译学馆(今北京大学的前身)修学,不久,后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作为官费生派往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巴黎桥路河海工程大学工程师学位,并在法国一工厂任总工程师。期间周纬先生被英国皇家学会接纳为名誉会员。一战爆发后,周先生回国就任于当时政府外交部,同时在大学任教。1919年,周先父以中国政府代表团秘书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后即任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团秘书长,留驻日内瓦。1926年,周先生归国任职于当时政府的外交部、立法院,同时在中央大学担任教授。1949年,周先生因病于南京逝世,时年六十五岁。
周纬先生是极少数在我国帝制时期就得以出国留学的学者,在欧洲的留学经历,使得他能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现代科学体系的熏陶,而后更法国的工厂里担任过工程师一职,因此他对古金属器古兵器的研究,除我国传统研究方法外,更有相当部分是以西方现代科学体系的方法论进行的,这是当时国内学者及收藏者们极其缺乏的素养,因此尤显珍贵。
另外,周先生的留学经历以及后来的外交生涯,对其研究还有着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他由此精通外语,并得以结交各国古兵器收藏家,籍此获得了大量一手文字和实物资料,这也是我国当时古兵器收藏者和研究者们相当缺乏的自身及外部条件。书中周先生引用了大量国外史料,以及在各国收藏家们手中的珍贵藏品图片,对世界三大名刃——日本刀、大马士革花纹钢刀剑、马来克力士刀剑的发展、起源、制造工艺等等,都做了详细介绍和研究考据,并以现代科学体系进行分析,其资料性、学术性之高不言而喻。
有关周先生研究古兵器始末,其于1937年为“上海市博物馆丛书”所写的《亚洲古兵器与文化艺术之关系》一书自序中,曾这样说道:
余童年即喜把玩家藏之周剑,以劈厨刀,厨刀辄缺其口,深异二千数百年前之朽物,铜绿满身,何以尚能犀利坚固若此,是必古人之文化艺术,有非今人之所能及者。稍长喜读侠义之书,窃慕削铁如泥之宝刀名剑,而以未能见及为憾。壮年治学,遂未遑注意及此。迨至再度游欧,绾理外交,获与波斯、土耳其、印度、日本诸国名士贵族及收藏家,时相过从,见其厅间壁上,所悬古刀良剑,珍若拱璧,怦然心动,请解绶出鞘一观,则凛若寒霜,灿如日星,皆余数十年欲见而未获见之斩钉截铁刀剑也。乃知周秦而后,亚洲其他民族,真有此等宝物,童时读书,并未受绐。乃发奋穷其究竟,走读欧洲各国图书馆,遍求其藏书之底蕴,遍览各国各地博物院,研究其实物之体质,并觅访各国藏兵专家而虚心请益,至诚受教,如是岩十年,学乃大进。而余本人之剑庐藏器,亦获增至二百五十余件,其中亚洲各民族之古刀名剑,大都系斩钉截铁之佳品焉。民国十五年归国以后,一方面致力于吾国古兵器,自石兵铜兵顺代而下,以迄清代兵器,为有系统之研究。
周先生前10年致力于游历观摩欧美古兵器藏品,之后后10年则收集相关资料。再花费近10年始成《中国兵器史》、《亚洲各民族古兵器考》及《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三部著作初稿。
此三部著作,其实均如其子周男先生在谈及时《中国兵器史稿》所云:“虽然出土材料渐丰、研究渐深,但它在我国兵器史研究上荜路蓝缕的功绩,仍是学界公认的”,均为我国近现代古兵器研究的奠基开山之作,其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时至今日,依然是极其珍贵而重要的。
《亚洲地区古兵器图说·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 周纬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