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编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与新华社合作编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新华社于10月2日、3日向海内外播发了《大事记》,同时由新华出版社将大事记编辑出版。日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同志就编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回答了新华社记 者的提问。
问: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请问你们做这项工作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今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党史研究室作为中央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承担并圆满完成了中央交办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其中,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新中国的60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振兴、繁荣而不懈奋斗的60年,是掌握自己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60年,同时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不懈探索新道路、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60年。60年岁月辉煌,所发生的各种大事要事连接起来,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在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集中向世人展示这些大事要事,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对于教育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对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写《大事记》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大事记这种形式,真实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执政兴国、执政为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集中展示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反映我们党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历程。通过浓缩新中国60年的历史,用伟大的历程教育人,用辉煌的成就激励人,用宝贵的经验启迪人,为推动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历史借鉴。
中央领导同志对《大事记》的编写工作高度重视,自始至终给予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使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编发《大事记》与新华社合作进行,得到了新华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央有关部门对《大事记》稿进行了审读,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我们对《大事记》进行了反复认真的修改,形成了最后发表的定稿。应该说,《大事记》是在中央领导和指导下有关部门协作完成的一项重要成果。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组织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的有关情况。
答:我们对编写《大事记》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领导下进行,由一位副主任牵头,组织了精干的写作班子。起草过程中,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吸收党史、国史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列出条目。初稿写出后,我们组织专家对《大事记》逐年逐条认真讨论,反复推敲修改。为了使《大事记》成为精品之作,我们多次召开室委会和室委扩大会议进行研究,反复修改达21稿之多。可以说,这是一项倾全室之力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问: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在内容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大事记》的特点大致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重点反映成就。《大事记》在如实记录新中国60年历史时,重点反映各行业、各领域、各项事业的建设成就。以经济建设成就为例,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成渝铁路通车,到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贯通,再到青藏铁路建成;从有效治理淮河到葛洲坝、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再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发电;从南昌飞机厂试制成功初教5教练机,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再到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神七”飞船成功上天和中国人第一次漫步太空;在文化教育方面,从扫除文盲、语言文字改革,到恢复高考制度,再到发展职业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等,都有重点地作了介绍。
二是精选大事要事。《大事记》总共只有4.6万多字,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反映新中国60年社会变迁的全貌,所列条目必须经过精心挑选。我们在谋篇布局时注意选准“点”,使所选的“点”是各行业、各领域、各项事业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尤其注意选择具有转折意义和作为历史发展关键点的标志性事件。通过精选大事要事,重点反映新中国各个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史实,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以经济建设为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起步到改革开放前,各地建立的工厂星罗棋布,新建铁路干线纵横交织。在众多的工业建设成就中,我们挑选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收入《大事记》。比如,在各类工业企业中选择12家大型企业,在铁路干线中选择7条铁路列入条目,重点反映了国家在钢铁、石油、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建设成就。
三是适当以“点”带“线”。我们在编写《大事记》的过程中,注意以“点”带“线”,把与某个“点”相关的来龙去脉联系起来,即在写具体事件时,把与其相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等作适当交代。比如,对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我们不仅写了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这件事,还写道:“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约570万青年参加高考,27.3万人被录取。”1978年10月至1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这一条,在写了会议决定调整政策之后,续写道:“1981年11月,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历经20余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束。”关于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这一条,不仅写了2005年4月17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还加写一句:“截至2008年6月,我国共制定国家级应急预案116件。”通过这样的介绍,使读者不仅了解在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还可以了解这些事情以后的发展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四是史实更加准确。为了保证《大事记》的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我们注重使用和核查第一手资料,努力使所撰写的条目在基本史实、基本内容和文字表述等方面准确无误。比如,关于解放海南岛的具体时间,不少史书记载为1950年4月30日,我们经过核查资料,明确是1950年5月1日。关于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对“一五”计划制定前后苏联援助工业项目的几次调整和实际施工情况作了梳理,表述为:“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规定苏联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工业项目。加上1950年已确定的50项和1954年增加的15项,共156项,列入‘一五’计划。1955年又商定增加16项,之后再增2项,共174项。后多次调整,确定154项。因156项公布在先,故仍称‘156项工程’。实际施工150项。”这样表述就更为全面准确。关于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变化以及授予将军以上军衔的人数,我们经过核实,分别在1955年和1988年设立两个条目反映这一变化和具体人数。其中,对授予上将军衔的人数表述为:“自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以来,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的高级军官武警警官共有175人次。”
五是比较全面系统。《大事记》注重全面系统地反映新中国各行业、各领域、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既注意瞻前顾后,又注意综合平衡。比如,在政治制度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到后来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经济体制变革方面,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从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合作化、成立人民公社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社会建设方面,从封闭妓院、消灭血吸虫病到成立残疾人联合会、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再到取消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有,文物保护条例的制定和重点文物的保护,旅游业的开发,等等,都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具体地作了介绍。
举个例子,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我们不仅重点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有关情况和重大事件,而且对以往史书中反映不够的改革开放前的有关事件也作了介绍。如,1957年国务院通过《水土保持暂行纲要》,设立全国水土保持委员会;1963年国务院通过《森林保护条例》;1973年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等。这样,就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方面的事件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记述。
问:请您谈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编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具体说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正确宣传我们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光辉历史。通过《大事记》,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抚今追昔,人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启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第二,有利于鼓舞干部群众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奋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进步,根本原因是: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新中国的历史,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念、认清国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共同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第三,有利于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依靠科学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一切问题,是总结新中国历史得出的一条重要启示。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有利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新中国60年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衷共济、共创繁荣的结果。回顾新中国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生命所在、希望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总之,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党史资源,做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工作。这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做好党史工作的根本意义所在。编写《大事记》,是党史工作为大局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党史工作者为人民共和国华诞奉献的一份礼物。通过编写《大事记》,我们深感党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远大;党史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就能够发挥好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相信我们的《大事记》能够在这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