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选粹
《中国评论》在西方汉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内容提要 《中国评论》是清末在香港出版的一份英文期刊。从西方汉学史的角度来看,该刊专注于中国研究,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还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自觉性,可谓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若从地理的视角加以考察,《中国评论》出版于中国香港,并成为19世纪末远东地区“侨居地汉 学”的代表性刊物,开创了西方汉学研究的新传统。
关键词 中国评论 西方汉学 侨居地汉学
《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是清末在香港出版的一份英文汉学期刊。①
这份25卷的杂志总共有150期,近1万页,内容极其丰富。该刊的主要篇幅由900余篇专文组成,包括论文、书评和翻译三大类。按照创始人的设想,《中国评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包括“中国、日本、蒙古、西藏、东方列岛和一般意义上的远东地区的科艺、人种、神话、地理、历史、文学、自然史、宗教等方面。”②不过通观整个期刊,对中国以外地区的研究只有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并且数量十分有限。据笔者统计,《中国评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和历史。
《中国评论》的撰稿人绝大多数是在华的西方侨民,包括传教士、外交官、海关职员和香港政府的公务员等,当然也有少数欧洲本土的汉学家如德国的嘎伯冷兹(Georg Von Der Gabelentz)和香港的华人如何启(Ho Kai)博士等参与其中。《中国评论》较为活跃的撰稿人包括“翻译中国经书的著名英国学者理雅各(J. Legge),在广东设立‘嘉约翰精神病收容所’的美国籍传教士嘉约翰(J. G. Kerr),南洋史研究的开拓者、英国驻华领事费笠士(G. Phillips),上述的俄国人贝勒(E·Bretschneider),英国的庄延龄(E. H. Parker),德国的艾德(E. J. Eitel)等,都是毕生从事中国研究的笃学之士。”③
一 变动不居的西方汉学
“汉学”(Sinology)一词,内涵颇为复杂,其准确定义是什么?“这在今天已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认真地分析它,我们至少必须写一部专书。”④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汉学”是“19世纪产生的用-ologies表示‘领域’的许多词汇当中的一个,在英语里是相当年轻的词。第一次见于1838年,不久,再次见于1857年,现在‘汉学’已被废弃不用,它是一个像‘占星术家’一词那样会引起不愉快的词汇。”⑤
虽然当代的西方学者不喜欢使用“汉学”一词,但这个词汇在19世纪时还是颇为流行的,尤其是在19世纪的后半期。据《中国评论》的转载,1876年的Academy杂志上刊登了一封信,专门讨论“汉学家”一词:“据我的观察,汉学家(Sinologue)这个新的词汇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但这个词汇显然具有法语的色彩,为了适应英语的需要,必须把“Sinologue”改为一个真正的的英语词汇“Sinologist”,“Sinologist”一词“应该在我们的字典里占有一席之地”,这主要是因为“‘汉学家’(Sinologist)的精确内涵指的就是一个研究中国的学者;而‘中国学者’(Chinese Scholar)一词所指的内涵就比较模糊,它既可以指一个中国本土的学者,又可以指一个以中国语言为研究对象的非中国籍(non-Chinese)学者。”⑥进一步分析上述引文,会发现至少有两点是非常明确的:第一,汉学在其时已经是一个开始引人注意的研究领域了;其二,汉学的内涵指的是非中国籍学者对中国语言等内容所进行的专门研究。
另外,在英语中“汉学”(Sinology)的“ology”“作为词根表示用历史上的文献、文字研究历史,还表示‘领域’,因此形成汉学一词”。⑦
可以进一步参照法国人对“汉学”一词的定义。“法国人对‘汉学’的界定远不如今天中国学界理解的那样宽泛。按照法国权威的《小罗伯尔辞典》的解释,‘汉学’乃为‘关于中国的研究的总和’。这里有两点似应特别加以说明:一是该词条紧随‘总和’之后还有一个括弧,注明‘语言、文明、历史’。即是说,汉学研究的内容一般仅限于这三者。二是当‘汉学’一词生成之时,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汉学界,几无中国学者的踪迹和信息,因而该词自然就具有了一层隐含之义:即,对象国(中国)学者的研究并未包括在内。把以上几层涵义联结在一起,或可以辨析出作为汉学发源地的法国在确立此一学科时对它的界定:‘汉学’指涉的是一切非中国人而为的关于中国的学术性研究(以语言、文明、历史为主)。”⑧
二战后,西方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所谓的“Chinese Studies”(Etudes Chinoises),被译为“中国研究”、“中国学”,也有译为“汉学”的。总体而言,“Sinology与它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如果一定要作区分的话,Sinology更多的是指‘传统汉学’,强调了该学科的古老性,多一些欧洲色彩,多一些人文精神;而Chinese Studies强调了当代意识,侧重于当代和现实问题。”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与二战前的“汉学”(Sinology)相比,战后西方的汉学研究在内涵和外延上均已有了一定的出入,如后者更侧重于政治等领域,并且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海外华人(华侨)也不断增多。
从汉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汉学研究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与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哲学思想和学术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李学勤在论及汉学研究的方法时也指出了这一点:“我认为研究国际汉学,应当采用学术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将汉学的递嬗演变放在社会与思想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和其他种种学科一样,汉学也受着各时代思潮的推动、制约,不了解这些思潮的性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便无法充分认识汉学不同流派的特点和意义。尤其要注意,汉学家的思想观点常与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即使是研究一位汉学家,甚至他的一种论著,也需要广博的知识和深入的分析。”⑩
另外,如果从地理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话,汉学的形态和特点也可谓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从大的方面来说,不仅日本的汉学研究和西方的汉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即使是在西方汉学的内部,如英国和法国、德国之间,在学术传统和研究的领域、方法上也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如果进一步考察的话,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汉学研究,也会因为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一点的最好例子之一就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英国汉学,本文所要讨论的《中国评论》正是其时英国汉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环。
本文就是要在西方汉学史的大背景之下,考察《中国评论》这份刊物在西方汉学发展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价值。笔者的主要观点是:该刊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是19世纪后半期“侨居地汉学”的代表性期刊。
二 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
“期刊”在英文中的对应词不止一个,可以是Periodical或Journal,也可以是Magazine或Serial。按照一般的理解,“期刊”是“文献的一个子类型,亦称‘杂志’。是指具有相对统一的题名和版式,以发表新作为主且每年至少出版一期,并以连续性序号表示其各个分册的出版时间先后,意欲无限制地出版下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11)
期刊是随着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界学术团体的建立和需求而逐渐产生的。为了能够加强交往,科学技术界“迫切要求用一种新型文献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学术研究经验,反映会员科研动态。基于上述原因,公元1665年1月,法国代·萨罗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种期刊——《学者杂志》。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等。两个月后,英国皇家学会亨利·奥文登伯格创办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刊物——英国皇家学会汇刊——《理学汇刊》,这是一份专门发表科技人员的科学试验成果和同行之间科研通信的最古老的学术刊物。”(12)
此后,期刊在英国等国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英国,“从17世纪90年代开始,各种各样以文章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定期刊物、诗集和小说已经到处可见了。”(13)到了18世纪,虽然大多数期刊的发行量都还有限,但已经有一些刊物开始崭露头角,如创办于1731年的《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到1744年为止,杂志的发行量已经达到10000份”。而“到18世纪中叶,《伦敦杂志》(The London Magazine)和《每月评论》(The Monthly Review)已经成为《绅士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14)
19世纪是阅读时代的黄金时期,随着“蒸汽排字印刷技术的出现、通过公路和后来的铁路而形成的更好的销售渠道。人口的增长、城市化以及经济上工业和商业部门因国际和殖民地贸易大量销售制造业产品而带来的持续繁荣,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机会和信息,进一步为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15)得赐于这种优越的环境,英语世界出版的各类期刊更是数量惊人,“据《维多利亚时代期刊研究指南》(Victorian Periodicals: A Guide Research)一书的作者John North的估计,从1842到1900年间英国出版的期刊超过了50000种,从而使英国所出版期刊的总数达到了约100000种之多。”(16)
也正是在19世纪,远东地区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而引起了西方世界专业学者、传教士和普通民众的日渐关注。尤其是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到东亚旅游和定居的欧洲人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可以读到关于中国、日本和朝鲜的一手资料。关于上述地区的各类书籍、论文和资料在数量上的增长表明英国人对东亚的浓厚兴趣,这超出了一般人的固有看法。”(17)
中国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国家,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关注和研究,“如果把1840-1876年间刊登在英、美、德等国期刊杂志上的文章作一个通览,也许是衡量欧洲人和美国人对中国感兴趣程度的最有效方法,也是衡量西方人对中国及其人民的认识水准的最适当途径。从整体看,这些文章表明:与欧洲大陆的公共事务相比,英国人和法国人对中国的事情更感兴趣。在1840到1876年间,有1000多篇长短不同的、涉及中国若干方面问题的文章刊登在30-40家英国和美国的期刊上。”(18)19世纪末期,西方的各类期刊中关于中国的报道和相关研究更是与日俱增。从笔者所整理的《中国评论》所报道的各种期刊中可以看出,英、美、法、德等国家的主要期刊都对中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如英国的《布莱克伍德杂志》(Blackwood’s Magazine)、《每季评论》(The Quarterly Review)、《爱丁堡评论》(The Edinburgh Review)、《半月评论》(The Fortnightly Review)、《19世纪评论》(Nineteenth Century)和《威斯敏斯特评论》(Westminster Review)等;美国的《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哈泼斯月刊》(Harper’s Magazine)、《世纪》(The Century Magazine)和《斯克里布纳》(Scribner’s Monthly)等;法国的《巴黎杂志》(Revue de Paris)、《新杂志》(Nouvelle Revue)和《两个世界评论》(Revue des Deux Mondes)等;德国的《外国人》(Das Ausland)和《全球》(Globus)等。但这些期刊所刊登的关于中国的消息和知识,主要迎合的是一般读者,对于作为专门研究的汉学来说意义不大。
(一)19世纪与中国和远东研究相关的诸期刊
19世纪西方人所办的各种期刊中,与中国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从地域上看有两大部分:在其本土(主要是欧洲)和作为其殖民地或其居民侨居地的远东地区。在欧洲出版的期刊主要是关于东方学和亚洲研究的,而在远东地区出版的期刊则更为多样。若依据内容和性质,大致说来,我们则可以把上述期刊分为两个类别:宗教性的和学术性的。
先来看宗教性的。来华的新教传教士不仅写作、出版了大量与中国相关的书籍,还办有一系列的期刊杂志。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印支搜闻》(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17-1822)、《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2-1851)和《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1868-1941)等。《印支搜闻》中就有关于中国的大量内容,所以其传到欧美后,“在欧美学术界和汉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时“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现貌的主要资料来源”(19)。白瑞华(R. S. Britton)认为马礼逊(R. Morrison)和米怜(W. Milne):“既把《印支搜闻》看成扩大恒河外方传教计划的一个工具,也把它看成一个有关汉学的重要刊物。”(20)但总体而言,《印支搜闻》仍是一份宗教性刊物,其发行的对象主要是关心基督教传教事业的西方人和海外传教士,主编米怜在谈到其性质时也明确指出,《印支搜闻》是一份宗教性的刊物,“主要是关于宗教问题的相互联系的渠道,同时,还可能成为了解我们传教的几个国家的文学、历史等许多有用信息的中介。”(21)
《中国丛报》与汉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该刊不仅包含有大量的关于中国的介绍和研究,还影响到了法国著名汉学家高第(Henri Cordier)在编纂《西人论中国书目》时的分类体系,有的研究者还认为“《丛报》是世界上第一种重要的汉学期刊”。但总体而言,《丛报》所具有的宗教色彩还过于浓厚。据《丛报》总索引中一篇文章的统计,该刊中与直接与传教相关(包括医务传教Medical Missions、传教会Missions、《圣经修订》Revision of the Bible)的文章合计达190篇之多,占了总数1256篇的近六分之一。而其中语言文学类(Language,Literature)的内容仅有94篇,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与前文笔者所讨论的19世纪时期汉学的内涵相去甚远。另外,该刊的主要编辑都是传教士,且受有宗教背景人士的资助,并声称要“将宗教置于一切研究领域之上”,认为“宗教注定了永恒,它具有‘智慧的力量,能领悟神的伟大,能穿透宇宙洪荒的影响”’。(22)故而笔者认为,《丛报》的性质属于宗教性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汉学期刊。
《教务杂志》的刊名已经明确表明其作为宗教性期刊的定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务杂志》创办的初期、甚至于直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时,都对汉学研究颇为关注。“其论著虽以教会工作及宗教问题为主体,但对于中国国民之社会生活及其思想亦甚注意。”(23)《教务杂志》曾刊登了大量的“解释儒教、翻译中国经典”的文章,并“研究了中国社会的哲学基础以及佛教、道教和万有灵论”(24)。但到80年代中后期《中国评论》在汉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得以巩固之后,《教务杂志》似乎有意识地要退出汉学研究而专注于宗教事务,《字林西报》(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的评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六月份这一期的《教务杂志》尤其索然寡味。该刊的编辑在为其专栏选择非宗教人士所感兴趣的论文时看起来好像害怕闯入《中国评论》的固有领域,并决心使《教务杂志》保持其作为一份宗教性刊物的本质,以便于更符合该刊的第二标题。”(25)卫三畏(S. W. Williams)对《教务杂志》的定位也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他在《中国总论》中记叙道:《中国丛报》停刊后,“《教务杂志》记载教会事务,《中国评论》分担文学方面。”(26)
再来看一下学术性的期刊。这类期刊中与中国研究关系较为密切且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有:《亚洲学报》(Journal Asiatique,1822-1938)、《凤凰》(The Phoenix,A monthly Magazine For China,Japan &Eastern Asia,1870-1873)、《远东杂志》(Revue de l'Extreme-Orient,1882-)、《通报》(T'oung Pao,1890-)、皇家亚洲文会系统的如《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858-1948)、《中日释疑》(Notes and Queries on China and Japan,1868-1870)、《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1872-1901)等。
《亚洲杂志》、《凤凰》、《远东杂志》和《通报》都是在欧洲出版的,从其性质上来看,均属于东方学或亚洲研究的刊物,故而其所关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这些刊物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中国研究方面的论文,但其性质仍然不属于专业的汉学杂志。如法国亚洲学会所发行之《亚洲学报》,“论及西亚,中亚,及印度之著述较论中国者为多,所刊登之材料大率系精品。”(27)再以此中最晚出也最为著名的《通报》为例,该刊虽创办于19世纪末,但被誉为“就各种专门研究中国问题之杂志而论,此报似最完美。”(28)但究其实,《通报》的研究范围仍是十分广泛的,正如其副标题“供东亚(中国、日本、朝鲜、印度支那、中亚和马来西亚)历史、语言、地理和民族学研究的档案”所揭示的,该刊亦属于亚洲研究的期刊。特别是在创刊初期,受主编之一高第的影响,讨论的主体非常广泛,高第“对于欧亚大陆内部的交流,尤其是通过中世纪赴亚洲的旅行家们的媒介作用的交流,以及对中国与邻国之间关系的巨大兴趣”(29),直接影响到了该刊初期的内容和发展趋向。
《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中日释疑》和《中国评论》,这三种刊物基本上都是专门的研究中国的杂志。《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创刊较早,属于协会刊物,其所刊登的论文与亚洲文会的宗旨和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亚洲文会的宗旨是“调查研究中国。调查研究的范围则包括博物学、地质学、物理学、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的学科对象,以及中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中外关系等。”(30)并且在19世纪,该刊所刊登的主要论文都来自于北中国支会所举办的演讲活动,“会报文章主要来自于演讲,尤其是1890年之前,90%的文章选自演讲。”并且在19世纪时“文会的影响还不够大,参加演讲的人也较少。演讲者都是在华的文会会员”(31)。综合上述关于《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的简略情形,可以判断出其研究的内容与19世纪严格意义上的“汉学”定义仍有一定的差距,且其缺乏开放程度,主要登载会员的演讲论文,并不能代表其时汉学发展的真实状况。
《中日释疑》研究的范围颇合“汉学”的内涵,但由于局限于其“问”与“答”的交流方式和词条解释的写作形式,再加上出版的时间仅有数年,故其影响比较有限。
(二)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中国评论》
要之,前述各种与中国研究相关的期刊中,只有创刊于1872年的《中国评论》可以称得上是一份专业的汉学期刊。那么作为西方世界第一份汉学期刊的《中国评论》,其主要的标志和“亮点”是什么呢?笔者将在下文中就此作进一步的论述。
从内容分析。《中国评论》一出版,各家评论便依照该刊的“发刊词”将其定位为《中国丛报》、《中日释疑》、《教务杂志》和《凤凰》等与中国研究密切相关的杂志的继承者。《字林西报》是这样评论的:“《中国丛报》停刊后,继而有数种期刊专注于对中国和远东的研究。《中日释疑》出版于香港、《教务杂志》在福州创刊、《凤凰》以伦敦为基地,均致力于庚继裨治文(E. C. Bridgman)和卫三畏(S. W. Williams)的未竟之业——网罗关于中外交往的各种知识。但这些努力都没有获得成功。丹尼斯再次奋起,向关注中国问题的老朋友们推出了新版的《中日释疑》,这份刊物可谓是《中日释疑》的扩大版,并且更为严肃。中国需要一份完全关注于其自身的评论刊物。”(32)的确,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评论》更加专注于中国研究,其所刊登的少数与中国研究无关的论文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偏离了主题,如艾约瑟(J. Edkins)对美国达科他语(The Dakota Language)的研究,似乎远离汉学研究的主题,但其实艾约瑟的真正目的是想要证明“蒙古语、满语和达科他语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33),若不去追究艾约瑟文章本身的结论是否成立的话,该文也属于利用比较语言学方法研究汉语的典型论文。从其所关注的领域来看,中国的语言文学、风俗习惯、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等领域是该刊关注的重点,这非常符合19世纪汉学研究侧重于语言、文明和历史研究的定义。特别是《中国评论》利用比较语言学的最新方法来研究中国语言的大量著作,表明了其位于其时代汉学研究前列的重要地位。不可否认,《中国评论》对比较语言学的运用存在不少问题,但也取得了有益的成果,如庄延龄等人的方言记录。19世纪是比较语言学的世纪,受其影响,汉学也对语言研究颇为关注,《中国评论》体现了汉学研究的这种新气象。并且,该刊已经成为一份世俗性的学术刊物,不仅宗教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小,在理论上也基本上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从方法上来看。《中国评论》继承了此前法国汉学所开创的文献研究的可贵传统,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非常注重文献的收集和利用。如梅辉立(W. F. Mayers)在考释《西洋朝贡典录》并研究郑和下西洋一事的文章中“纯熟地应用中国学问,以中国各种古籍互相稽考,应用元之《通典》,清之《明史》、《大清一统志》、《海岛逸志》、《圣武纪》,互相比对应用,具有中国传统学者的素养。”(34)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评论》在汉学研究中引入了西方刚刚发展起来的语言学、语音学、民俗学、人类学、碑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凭借着这种理论和方法上的优势,《中国评论》的研究者在汉语的比较研究、汉语方言的记录、客家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绩,从而将汉学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再次以方言研究为例,庄延龄等人利用了语音学的记录方音的基本方法,保留了晚清时期中国不少地方的方音资料。再通过翟理斯(H. A. Giles)《华英字典》的传播而影响到后来包括高本汉(B. Karlgren)在内的研究者,从而开拓出了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崭新天地。(35)
另外,《中国评论》还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觉性。《中国评论》改变了在其之前的期刊或颇具宗教色彩或仅进行不自觉讨论的境况,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学术自觉:即开始批判汉学研究的状况并思考关于汉学的一般问题。1873年,《中国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了艾德那篇享誉盛名的评论文章——《业余汉学》,在这篇文章中,他批评说,在时下的汉学研究中,可以观察到一股暗流,类似某种慢性或间歇性精神疾病。“这种‘流行病’的主要‘症状’,我们可以称之为‘业余汉学’。他们热衷于在科学的‘幌子’下依据一些事实建立起无所不包的‘戒律’,这中间充满了臆测和武断,弥漫着他们处理材料时的不分青红皂白,还要加上对经原始文献的肤浅解读、无视经典‘微言’的傲慢和批判精神的彻底泯灭。”(36)这样的著作当然毫无学术价值可言。那么汉学应该往何处去呢?怎样才能深入地研究中国呢?艾德认为首先“我们在接触中国文献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就是我们的未知领域还很广泛,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掌握全部内容。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选取一个分支,进行专门的研究”(37)。更进一步,“我们应该以原始材料为基础,当然也包括诸如注疏、传记和百科全书这样的二手材料,并利用哲学思维历史地、思辨地检验和批评这些材料。不对任何东西想当然,也不依赖于潮流和传统的力量,而是严格地检验那些被称为确凿和古典的事物的真实性,公正地就事论事,就像我们坐在检验法庭的凳子上一样。”(38)艾德还举儒家研究为例,“要达到对儒家的科学认识,我们需要明了孔子出生前的文学、政治和文明状况,需要区别孔子原初的哲学体系和后来他自己传授的那套经过系统化的学说。我们更要进而知道孔子在当代哲学家心目中的位置,了解他们对孔子学说的遵从或修正,并最终洞察儒教自孟子至毛西河或正统或异端的各派各宗。”(39)《中国评论》甚至出现了以“汉学是一门科学吗”为题目的讨论文章,作者问道“汉学是一门科学吗?像其他学科一样?还是如‘颅相学’一样建立在臆测的基础上,仍旧是不确定知识的混合体?”(40)这样的问题虽非一篇论文所能解决,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评论》同仁对汉学的深入思考。
也正是由于这种自觉性,使《中国评论》从一开始就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而是对所有关注汉学研究的学者和普通读者开放。所以说《中国评论》在西方人认识和研究中国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其时居住在远东地区的西方侨民来说更是如此。在《中国评论》创刊的初期,《字林西报》就对《中国评论》在汉学研究方面的进步和其开放的姿态颇为称道,该报评论道:“《中国评论》在远东地区填补了一个空白,该刊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他们可以超越那些来自官方日常记载的传统领域。我们很高兴地注意到《评论》在研究这些领域方面的不断进步,并且它没有沦为某个政党或者阶层的‘机关报’”(41)。
上文已经简要讨论了《中国评论》为何能够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份汉学刊物的问题。其实对于这一问题,早在《中国评论》刊行的时代已经有了“定论”,只不过叙述的方式较为间接和委婉而已。1886年1月,《字林西报》的评论在提及新近成立的“北京东方学会”(Peking Oriental Society)时说:“很多年以来,北京都颇受汉学界的关注,因为在这里生活着很多学问高深却深居简出的汉学家,在这种情况之下北京能被称为是汉学界的代表吗?不久之前,学者们寻求在北京创办一份杂志,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份新杂志应该成为北方汉学界的代表性刊物——就像《中国评论》在南方的地位那样;但由于缺乏印刷出版机构和训练有素的编辑人员,这个计划没有实现。”(42)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19世纪的80年代,《中国评论》作为汉学研究的有影响的刊物,其地位是相当显赫的。
在以往的汉学史研究中,比较注意汉学讲座的设立以及汉学书目的编纂等对于汉学发展的标志性作用。其实,真正的汉学期刊的出现也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说明汉学研究正在向专业和深入的方向迅速发展。《中国评论》的创立和发展,在西方汉学史上应该是一件值得注意的大事。
三 19世纪后半期“侨居地汉学”的代表
按照一般的理解,“汉学”应该发生在其所属国家的“本土”,也就是说法国汉学应该是在法国,日本汉学应在日本,而俄国汉学是在俄国,美国汉学应在美国。就算是退一步来说,某一时期某个国家汉学研究的重大事件和研究“重心”应该在其“本土”。
但历史本身却比这种简单的推理要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内,由于殖民扩张等原因,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汉学研究在地理上分裂成了不同的部分:“本土”有汉学研究、在中国也有此类活动、甚至在“本土”和中国之外还有“第三方”汉学(如英国在东南亚和法国在越南的汉学研究),而英国在这方面尤为典型。与“本土”的汉学研究相比,后两种类型的汉学研究者有更接近或直接生活在中国的便利条件,故而在研究的内容、材料甚至方法上均与“本土”的汉学研究者有所不同;并且这些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是由那些远离“本土”,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从事传教、外交和商贸等活动的而暂时或长期侨居在远东或者中国的西方侨民来完成的。鉴于此,我们把后两种汉学形态统称为“侨居地汉学”,这是西方汉学研究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扩散、延伸和发展。
鸦片战争之后,更多的西方人得以在中国居住或旅行,从事传教、外交、商业和科学考察等活动。他们中的一些好学之士在工作之余,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从事汉学研究,为“侨居地汉学”增添了大量的“生力军”。另外,如前文所述,19世纪后半期西方的语言学等学科的新理论和方法也被带到了作为“新世界”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这些新的学术成果也为“侨居地汉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主要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推动,“侨居地汉学”在19世纪的中后期获得了较为迅猛的发展,这在中国的沿海口岸和一些开埠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作为“侨居地汉学”代表的《中国评论》:几个典型个案
《中国评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并成为19世纪后半期尤其是最后三十年间“侨居地汉学”的一份代表性刊物。《中国评论》在研究的领域、使用的资料等方面均显著地表现出与“本土”汉学不同的特点,笔者在下文将举数例来说明这些新的特点并藉此阐述《中国评论》作为“侨居地汉学”代表的典型意义。
1.嘉约翰对广东慈善组织的研究
嘉约翰于1824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从1840年开始在俄亥俄州、肯塔基州等地学习医学,并于1847年毕业于费城的杰斐逊医学院。1853年,嘉约翰作为一名美国北长老会的传教医师来到中国,在广州传教行医。嘉约翰在华前后共44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广州度过的,主要是主持“博济医院”,于1901年死于广州。由于长期在广州行医、居住和生活,嘉约翰对该地非常熟悉,曾著有《广州市及其近郊指南》(A Guide to the City and Suburbs of Canton,1904)。作为一名医生,嘉约翰还写过许多关于内外科的中文书籍。(43)
嘉约翰在正常工作之余,还从事翻译和培养新医师等活动,另外,“多年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的努力,他还到爱育善堂为那里的人进行种牛痘等治疗,现在种牛痘在人们中已经非常普遍了。”(44)
正是由于嘉约翰有长时期居住于广州的经历,加上作为医生的他因治疗病人等关系对这些慈善组织非常熟悉,使得他在描述和研究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慈善组织时,能够在材料利用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嘉约翰写的《广州固有的慈善设施》一文分为两部分在《中国评论》上发表(45),他在文中对广州的老人院(The Home for Old Men)、普济院(The Home for Old Women)、发疯院(The Home for Lepers)、瞽目院(The Home for Blind)、育婴堂(The Foundling Hospital)和新近成立的爱育善堂(Hall of Sustaining Love)等慈善设施进行了介绍和研究。
嘉约翰在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文献资料,如他利用了地方志和征信录,还参考了传教士的相关著述如卫三畏的《中国总论》。“在介绍育婴堂等官营设施的时候,他利用了《广东志》乾隆三年(1738)来追寻它的历史”,并否认了卫三畏的关于育婴堂建立于1798年的说法,“在介绍爱育善堂实际经营状况的时候,他使用了该善堂发行的同治十一年(1872)和同治十二年(1873)的两册报告书。这无疑就是‘征信录”’。(46)在此基础之上,嘉约翰还进行了类似“田野工作”的活动来收集资料,因为嘉约翰所要考察“这些设施都位于广州市的东郊及其邻近地区,其中距离最远的发疯院距东门也不过两英里之遥”(47),所以他想要从事这样的工作可谓非常便利。嘉约翰“亲自前往育婴堂、老人堂、普济院进行实地调查,有时还尝试着向设施的管理者提问。同时,他在育婴堂还注意到了建立在那里的石碑,根据碑文记述了育婴堂的经营规章。”(48)
《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的评论文章在提及嘉约翰的研究时认为“他的文章很有价值,增加我们关于中国慈善的知识。”(49)日本学者夫马进在回顾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的时候也对嘉约翰的研究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在研究中使用了地方志、碑文以及征信录,而且还进行了实地调查,其研究方法是十分正确的。特别是他在研究中使用了同治十一年(1872)和同治十二年(1873)的征信录。爱育善堂创建于同治十年(1871),同治十一年的征信录是该善堂创建后的第一份年度会计报告书,而这一善堂有被认为是广东省善堂的‘嚆矢’,如果联想到该善堂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4年被广州市公益社团联合会接受为止,那么就有必要说明嘉约翰的研究是无比珍贵的。”(50)
2.庄延龄的方言研究
庄延龄是英国领事官,汉学家。早年曾在利物浦和伦敦从事过棉花、茶叶和丝绸方面的商业活动,后在汉学家苏谋斯(Dr. J. Summers)的门下学习过一年汉语。1871年来华,先后任职于天津、大沽、汉口、九江、广州、福州、镇江、温州、上海和海口等地。1895年退休回到英国,次年任利物浦大学汉文讲师,1901年任曼彻斯特大学汉文教授,直至去世。庄延龄对中国的研究涉及历史、宗教、政治和语言等众多领域,尤其“在对中国语言和宗教探索方面作了很多有原创性的、扎实的研究工作。”(51)在庄延龄的研究领域中,其对于汉语方言记录的研究最能彰显“侨居地汉学”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评论》所刊发的庄氏记录和研究汉语方言的多篇论文中,笔者以为最有份量的有10篇.这10篇文章所发表的时间最早的是在1875年,最晚的是在1884年,前后不过10年。不妨再来看一下庄延龄在这10年左右时间内的工作经历:“1871-1875年在天津、大沽、汉口、九江及广州等领事官任职。1877-1880年在福州、镇江、广州领事馆任职,1882-1884年代理驻温州领事。”(52)
用庄延龄的工作地点来比照其所研究的各地方言,会发现两者的一致性非常之高。少数例外如其关于四川话的那篇文章,其实是庄氏1882年前到四川北部的一次旅行的“副产品”,庄延龄在《中国评论》上所发表的数篇游记记载了他这次旅行的基本状况(53)。庄延龄在《川东的方言》(The Dialect of Eastern Sz Ch'uan)中对此也作了交代:“我已经通过水陆两途旅行过该地的近四十余个府(州、厅),所以现在我想对在整个四川东部和省内的大城市都通用的川东方言说上几句。”(54)
可见,庄延龄的记录和研究是建立在其利用工作或者旅行的便利而进行的实地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之上的。庄延龄认为“如果不首先学习、消化并仔细研究方言的话,进一步的介绍和比较研究就是毫无根基的空谈。”(55)他在文章中一般会先介绍其考察区域的地理位置、人口、行政区划等基本情况,再讨论其考察方言的声调、语音的特点等,然后详细地用威妥玛(T. F. Wade)拼音来记录该地方言中的每一个音节,如其记录的客家话共有710个音、广州话有780个音。
庄延龄对于艾约瑟所做的亚利安语和汉语有共同起源的研究保持了一定的警觉,他认为“只有通过收现存方言材料(living evidence),我们才能为比较语言学和追溯古代语言等研究工作建立起基础的条件。”(56)表明庄延龄“对书面材料和现存语言(living language)的区别以及对田野调查资料和说明性的文献资料在可信度方面的区别都有着清晰的认识。”(57)正是基于其独特的语言观念,庄延龄的方言记录是严格地建立在其本人的调查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被调查对象的发音和证明,他宁肯在该汉字上面加星号而留待后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各地的方言,“据说庄延龄可以和来自任何一个省的人用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58),这显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却可以显示其在讲汉语方言方面是非常擅长的。而从庄延龄的简历来看,他很可能没有受过语言学和语音学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说他的工作是应该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较为系统记录他们所讲的方音。至于这些帮助庄延龄工作的中国人到底有哪些,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不过据现有材料可以看出,庄延龄的夫人是中国人(59),应该对他的研究有所裨益。另外,在骆任廷(J. H. lockhart)的传记里提到庄延龄曾“于1874年雇用了一个名叫Ou-yang Hui(欧阳惠)(60)的人担任其学习广州话的私人老师”。(61)在当地人的协助下,庄延龄所记录的方言口语化的色彩尤其浓重,例如他在关于北京方言的记录中竟有pan-la yveh-liang,“half moon”和peng-cho-lien,“tolook grave and angry”(还原为北京方言应为“半拉月亮”和“绷着脸”)这样的鲜明例子(62)。
庄延龄在其他地方的某些说法也可以帮助我们确认他记录这些方音的方法,如他在《中国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必须再次重申:我只写了我亲耳听到的方音,并且拿这些读音和欧洲人如卫三畏和白尔德文(C. C. Baldwin)所编的方言字典作比较,还进行了仔细的检查。”(63)
另外,庄延龄在《语言学论文》的草稿中曾对帮助过他的当地人表示过感谢,也涉及到了自己从事方言调查的一些细节,“我对自己广州、福州、宁波、温州、扬州、客家和其它方言的当地老师所做的贡献曾做了的详尽的说明,包括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对我的帮助、他们的记录和我学习这些方言的方法等等,但翟理斯把这些内容也遗漏了。”(64)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得知庄延龄是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尽可能准确记录其听到的各种方音,这种颇具“田野调查”性质的方法和获得的材料是书斋式汉学家所无法想象的。
3.艾德对香港史的研究
艾德于1862年到达香港,1879年“他离开在教会的工作,成为香港政府的学校监督并兼任香港总督轩尼诗的私人秘书”(65)。加上他的夫人是英国人,所以和香港的主流社会交往颇为密切,并参与和见证了早期香港历史发展的很多重要事件。
艾德在《中国评论》所发表的11篇关于香港史的论文,除最后一篇外,共计200余页,基本上组成了那本闻名遐迩的《欧士于中土》(Europe in China: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Kelly and Walsh Ltd. 1895),该书奠定了艾德在早期香港史研究方面的权威地位。“艾德博士的《香港史》一书将会把他的名字与香港殖民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光荣地连接在一起”。(66)全书分为22章,分别叙述了中英早期贸易和其时的国际关系、英国政策的转变和需求殖民地、鸦片战争与香港之割让、割让前香港的早期历史、英国人在香港之治理与建设。全书至轩尼诗任香港总督时为止。艾德这本书被视为“在今天仍然十分卓越的著作,因为许多原因使得它只能被补充,不能被丢弃。”这可能在于作者“见证了许多他所叙述的事件并拥有直接的认知。因为长期居住于香港、作为一名殖民政府官员的他更容易理解所发生的事件。”(67)更为重要的是艾德所利用的一些资料“已经消失了,且可能是永远消失了”,因为“在日本占领香港期间,许多文件和政府通信由于战乱、掠夺、忽视和恶意破坏而化为乌有。”(68)当然,“在艾德的书中找到(这样或者类似的)错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这些瑕疵并不足以影响这本书作为完玉的优点。”(69)
除了上述三个明显的例子之外,还可以举几个相对较为简单的例子。可以翟理斯翻译《洗冤录》为例:翟理斯曾长期在中国任外交官,“1873年我在宁波任职时第一次听说了《洗冤录》。我发现负责验尸的地方高级官员到达案发现场时总是带有一本我现在翻译的这本书。并且我发现当遇到一个受到严重伤害以至于奄奄一息的人的时候,也要像对待死者一样进行查验。在后一种情形中,任何在验尸官仔细观察和检查之前的所进行的扰乱活动都将对公正的解释案件发生非常严重的影响。”(70)这种情形对翟理斯来说很快就“引起研究兴趣,遂着手翻译。译文题名《洗冤录或检尸官教程》(The His Yuan Lu or Instructions to Coroners),于1873年,分别刊于《中国评论》第3卷(China Review)。1924年又将该文刊于英国皇家医学会杂志。并由单行本。嘉氏译本乃是来自童濂所刊《补注洗冤录集证》(1843年),并有童濂序的译文。《校正本洗冤录》的尸论、论沿身骨脉、注释,以及王又槐、阮其新等的附记、附考、补注、顶批等均被删除。”(71)翟理斯对《洗冤录》的翻译在《中国评论》上刊登之后就引起了一定的注意,《北华捷报》评论道:“翟理斯所翻译的《洗冤录》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法医学。他的解释非常详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72)
还有像艾德对客家人的研究,也是因为他曾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区传教之故。再如丹尼斯和波乃耶(J. D. Ball)等人对民俗和传说方面资料的收集等,也都体现了“侨居地汉学”的研究特点。
(二)“侨居地汉学”在汉学研究方面的突破
美国学者韩大伟(D. B. Honey)曾经从文献学的角度将西方古典汉学史分为三个阶段:“耶稣会士阶段”、“法国汉学学派时期”和“英美学派时期”(73)。考虑到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我们仅仅关注韩大伟所谈到的后两个阶段。法国汉学学派的代表包括了雷慕沙(A.Rémusat)和儒莲(S. Julien)等在内的著名学者,他们“首次发展了一套复杂的技术方法,不仅用于通过阅读使用文献,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文本传统之中批判地评估文献的价值及地位,并且大胆地提出独自的解释。”不过,这派学者“很少来自于中国注释传统的借鉴”,并“受制于欧洲图书馆有限的原始资料”。他们中的佼佼者为儒莲,“他不仅从未到过中国”,还以“从未利用过中文原文资料而自傲”(74)。
与自己的前辈相比,以《中国评论》等刊物为代表的“侨居地汉学”的确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得益于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特殊经历,身处中国的优势使他们不仅在语言学习上,在对中国的理解上,还在资料搜求和研究领域上实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侨居地汉学”的研究者不仅可以广泛地利用中国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还可以搜求到诸如碑刻、地方志、征信录等这些在欧洲大陆的图书馆中难以见到的资料。再加上有了语言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这些汉学研究者还注重收集各种口头传说和口碑资料,试图在与其研究对象的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有益于研究的信息,他们还致力于各地方音的记录、研究和比较。这些“侨居地”汉学家可以做方言调查和记录(如庄延龄),可以搜集引人入胜的民俗资料(如丹尼斯),甚至可以参与或制造其所研究的历史事件(如艾德之于香港史),这就大大拓宽了研究资料的范围,同时也增强了这些“侨居地汉学家”们对其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把握。所有这些都是困居于书斋的“法国学派”学者所难以想象的。
“侨居地汉学”诸方面的研究之所以能够展开,与西方人文学科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方面与基督教传统也有一定的关联,如嘉约翰对广东慈善组织的研究。但似乎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侨居地汉学”的特质,这些学科的绝大部分都需要类似于“田野工作”的资料收集过程,如果没有其时西人在远东和更为主要的中国的种种特权,没有这些研究者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长期生活的特殊经历,这些研究就不可能完成。
《中国评论》作为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尤其是作为19世纪后半期远东地区最为纯粹的汉学期刊,集中地体现和代表了“侨居地汉学”的种种特质。“侨居地汉学”既继承了其前辈——书斋式的法国汉学所熟悉的文献研究法,又在研究方法和资料搜求方面增加了颇类“田野调查”工作的新途径,从而开拓出了一条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研究中国的新传统。
在以往的汉学史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汉学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引起的变迁和发展关注的较多,比如说汉学受制于其所在国的思想大势和学术思潮等等。但以《中国评论》为代表的19世纪汉学在中国及其邻近地区甚至远东地区的发展和其所展示出的种种特色,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照汉学的发展史和其具体形态提供了新的思路,那就是地理(或者空间)的变迁也将会对汉学的发展和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19世纪是西方殖民势力逐步进入并控制远东的时代,同时也是汉学研究起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殖民扩张催生了作为新力量和新形态的“侨居地汉学”,而“侨居地汉学”在作为西方汉学在地理上扩展的同时,又因其独特的形态反过来为西方汉学提供了新的血液,促进了汉学的深层发展。
四 结语
石田幹之助曾在其著述中指出:“在欧美的中国学,和其他任何学问同样,为日进月累的不绝进步。其所以有这样的进步,各国底学会跟研究所等所发行的关系杂志,继续刊载有力的新研究,实为最大的因素。”(75)石田幹之助的这段话道出了相关期刊在汉学研究中的重要位置和影响,而作为一份专业的汉学刊物,尤其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杂志,《中国评论》不仅具有明显的学术自觉性,还在研究领域的开拓、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资料的扩大等方面均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更为可贵的是,该刊作为19世纪后半期“侨居地汉学”的代表性刊物,充分地展示出了“侨居地汉学”的具体形态及其所开拓的新的研究传统,同时也提醒后来者可以通过地理(或空间)的视角来看待和探讨汉学因地理位置的变迁而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发展。目前的汉学史研究比较注重讨论某一特定国家汉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某个汉学家的具体贡献或探索一些与汉学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学术机构,这都是推动汉学史研究的有效途径。但在此之外,具体而微地研究汉学史上的某一份专业期刊,也是汉学史研究应有的组成部分,这个方向的探索应该可以为了解汉学发展的过程提供一些新的知识和见解。
注释:
①对于该刊,日本学者石田幹之助有一段比较准确的介绍:“《中国评论》,《支那民俗志》(Fork-lore of China and It's Affinities with that of the Aryan and Semitic Races,1876)一书的作者丹尼斯(N. B. Dennys)氏1872年7月在香港创刊的隔月发行的通俗学术刊物,由氏所经营的《德臣报》(China Mail)印字馆发行。后由所谓《梵汉字典》(Hand-book of Chinese Buddhism: being a Sanskrit-Chinese Dictionary with Vocabularies of Buddhist Terms, 2[nd], 1888)的作者艾德(Rev .Johann Eitel)任编辑。至1901年6-7月号(第25卷第6号)刊出后遂停刊。”石田幹之助:《欧米に於ける支那の研究》,创元社昭和十八年版,第115-116页。亦可参见Henri Cordier, Bibliotheca Sinica: dictionnaire bibliographique des ouvrages relatifs a l'Empire chinois,成文出版社(台湾)1966年版,2416页。
②"Introductory", China Review,Vol.1,No.1(1872),pp.1.
③石田幹之助:《欧米に於ける支那の研究》,第116页。
④余英时:《余英时先生序》,刘正:《图说汉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⑤傅海波:《欧洲汉学史简评》,胡志宏译,张西平:《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⑥Robert C. Childers, "Sinologue' or ‘Sinologist", China Review, Vol. 4, No. 5 (1876), pp. 331.
⑦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⑧孟华:《汉学与比较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多边文化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171页。
⑨计翔翔:《17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昭德〈大中国志〉和安文思〈中国新志〉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⑩李学勤:《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序言”,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1)于鸣镝等《简明期刊学辞典》,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12)易德萍:《期刊的产生及其它》,李上文、左正红:《期刊学探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4页。
(13)萨梅尔·约翰逊,帕特里夏·普利杰特尔:《杂志产业》,王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4)萨梅尔·约翰逊,帕特里夏·普利杰特尔:《杂志产业》,第80页。
(15)Chris Williams. Malden, A Companion to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Hoboken: Blackwell Pub, 2004, pp. 369—370.
(16)Kathryn Rose Lynass, Leading British Periodicals on East Asia :1870—1911, Doctoral 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02, pp. 21.
(17)Kathryn Rose Lynass, Leading British Periodicals on East Asia: 1870-1911 ,pp. 42.
(18)M. G..马森:《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杨德山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页。
(19)谭树林:《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20)R. S. Britton,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Hong Kong and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1933, pp. 26.
(21)谭树林:《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第256页。
(22)尹文涓:《〈中国丛报〉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3年。需要指出的是,尹文涓博士对“汉学”的定义与笔者略有差异,她认为:“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理解汉学研究的范畴,即:一切关于中国的研究,如历史、语言、文化。”(参其论文第98页)“《丛报》是世界上第一种重要的汉学期刊”,引自第99页,其余引自第40页。
(23)贝德士:《西文东方学报论文举要》,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34年版,第4页。
(24)Kathleen Lodwich, "Introduction", in 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 A Guide to Christian Missions in Asia, 1867-1941, Wilmington: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1986, pp. 14.
(25)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1886-6-10,pp.535.笔者注:《教务杂志》的刊名有过数次变化,这个时期所使用的刊名全称是"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一般以"Chinese Recorder"为正标题,而以"Missionary Journal"为第二标题。
(26)卫三畏:《中国总论》,陈俱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16页。笔者注:此处“文学”译为“学术”或更为合适。
(27)贝德士:《西文东方学报论文举要》,第5页。
(28)贝德士:《西文东方学报论文举要》,第7页。
(29)洪怡沙、魏丕信:《<通报>杂志小史》,耿昇译,戴仁主编《法国当代中国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2页。
(30)王毅:《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上海书店2005年版,第16页。
(31)王毅:《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第84页、第80页。
(32)"Review.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Edited by N. B. Dennys. July and August 1872. No.1.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1872-9-3, pp. 223.
(33)J. Edkins, "The Dakota Language", China Review, Vol. 25, No.1(1900),pp. 31.
(34)陈信雄:《欧美郑和研究的历史和特色》,江苏省纪念郑和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编《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29页。
(35)参见拙文《〈中国评论〉与中西文化交流》(香港和上海《九州学林》2007年第2辑)的相关论述。
(36)E. J. Eitel, "Amateur Sinology", China Review, Vol. 2, No. 1 (1873), pp. 1.
(37)E. J. Eitel, "Amateur Sinology", pp. 5.
(38)E. J. Eitel, "Amateur Sinology", pp. 5.
(39)E. J. Eitel, "Amateur Sinology", pp. 6.
(40)J. C., "Is Sinology A Science? " China Review, Vol. 2, No. 3 (1873),pp. 169.
(41)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1878-5-25, pp.483.
(42)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1886-1-4, pp.7.
(43)笔者所参阅的关于嘉约翰生平事迹的主要资料是:W. W. Cadbury and M. H. Jones, At the Point of Lancet, One Hundred Years of 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 (Kelly and Walsh, 1935).和《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4)W. W. Cadbury and M. H. Jones, At the Point of Lancet, One Hundred Years of 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Hong Kong and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1935, pp. 105.
(45)J. G. Kerr, "The Native Benevolent Institutions of Canton", China Review, Vol. 2 No. 2 (1873)and Vol. 3 No.2 (1874).
(46)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吴跃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页。
(47)J. G. Kerr, The Native Benevolent Institutions of Canton ,see China Review ,Vol. 2 No. 2 (1873), p. 89.
(48)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6页。
(49)North China Herald, 1877-10-3, pp. 537.
(50)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第6-7页。
(51)E. T. C. Werner, "Obituary Notes for Prof E. H. Parker", 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57 (1926),pp. 4.
(5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翻译室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3页。
(53)庄的游记分为8篇刊登在《中国评论》第9卷第3期至第11卷第1期上。
(54)E. H. Parker, "The Dialect of Eastern Sz Ch'uan", China Review, Vol. 11, No, 2 (1882), pp. 112.
(55)E. H. Parker, "The Dialect of Eastern Sz Ch 'uan" ,pp. 113.
(56)E. H. Parker, "Dialect Form" , China Review, Vol. 24, No. 2 (1899), pp. 83.
(57)D. P. Branner, "The Linguistic Ideas of Edward Harper Park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9, No. 1(1999), pp. 16.
(58)E. T. C. Werner, "Obituary Notes for Prof E. H. Parker", 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57 (1926),pp. 4.
(59)E. T. C. Werner, "Obituary Notes for Prof E. H. Parker", pp. 42.
(60)此处括号内的中文名根据的是J. H. Stewart-Lockhart的《中国成语手册》(A Manual of Chinese Quotation,Kelly & Walsh Ltd 1903)一书第一版的“序言”,这篇“序言”提到要感谢“已故的汉语老师Ou-yang Hui(欧阳惠)”。
(61)Shiona Airlie, Thistle and Bamboo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r James Steward Lockhart, Hong Kong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5.
(62)D. P. Branner, "The Linguistic Ideas of Edward Harper Park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p. 23.
(63)E. H. Parker, "Dialect Form", pp. 83.
(64)E. H. Parker, "Dialect Form" ,pp. 83.
(65)Samuel Couling, The Encyclopaedia Sinica,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1917, pp. 157.
(66)China Mail, 转见 "Editorial Announcement", China Review,Vol. 22, No.4(1897),pp.620.
(67)"Introduction" ,in E. J. Eitel, Europe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 ,Hong Kong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1.
(68)"Introduction", in E. J. Eitel, Europe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 pp.2.
(69)G.. B. Endacott, "Europe in China, by E. J. Eitel: The Man and the book",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Vol. 4 (1957-1958), pp. 63.
(70)H. A. Giles , The "Hsi Yüan Lu" or "Instructions to Corners", London: John Bale, Sons & Danielsson, Ltd. 1924, pp. 1.
(71)贾静涛:《中国古代法医学史》,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217页。这段引文中的“嘉氏”就是翟理斯,译法略有不同。
(72)North China Herald, 1874-7-26, pp. 309.
(73)参美国学者韩大伟:《传统与寻真——西方古典汉学史回顾》,《世界汉学·第3期》2005年,第7页。
(74)韩大伟:《传统与寻真——西方古典汉学史回顾》,程刚译《世界汉学·第3期》2005年,第7页。
(75)石田幹之助:《欧美关于中国学的诸杂志》,唐敬杲译,《学术界》第1卷,1943-1944年,第6期,第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