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选粹

文史选粹

长江三峡反腐古诗联

信息来源:作者:啸 海
发表时间:2009-10-24
字号:/

    畅游长江三峡,浏览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这几百里天然诗画长廊留下的佳作,人们惊喜地发现,其中一些反腐倡廉的古诗古联,今天吟诵起来,仍具有鉴古观今、警示世人的意义。

     白居易诗吟减赋宽刑倡廉政 
 
  唐代白居易因上书言 事得罪圣上,被贬为江州司马,继而于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至十五年被贬到长江三峡上端川江岸边的忠州任刺史。他在政治上不与上下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在人格上,不畏当时三峡川江边偏僻荒凉,生活艰苦,更加体恤社会底层百姓的疾苦。在忠州任职期间,他了解到这里存在两大痼疾:一是上下贪官层层盘剥百姓,以致赋租加码,刑罚又严又滥,弄得民不聊生;二是由于昏官当道,只知搜刮民财,却无人关注经济,扭转忠州极为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于是,他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首先严厉惩治了一批“腐吏恶绅”,减少了徭役,放宽了刑法尺度,削减了压在农民身上的过重赋租,从此,忠州地方官绅不敢再向农民巧取豪夺。同时,他身体力行,倡导廉政勤政,亲手从外地引进许多先进农业技术,从京都学来制作湖麻饼的手艺,都很快在忠州推广。他还经常身临田边地头,劝导农民兴修水利,开荒造田,种植稻麦油菜及荔枝、橘柚等果林。白居易的廉政勤政大得民心,他本人在贬逐生活中却也心亮胸宽,诗兴不减。在忠州,他荷锄上东坡种花,写下了著名诗篇《东坡种花二首》,诗中就有他实施廉政的佳句:
     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这诗句生动反映了白居易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治理忠州的高招。清乾隆皇帝对白居易在忠州的这些举措大为赞赏,说:“劝农均赋,省事宽刑,岂独治一郡哉,虽以治天下可矣!”

    寇准沉吟屈原“清向长光耀”

  北宋宰相寇准少年时苦读春秋“三传”(左传、公羊、谷梁)深受教诲,养成明是非、守原则的品德。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当时宋太宗选用人才常看年龄,年纪轻的往往遣回不用。有人给寇准出主意,要他增报年龄,寇准拒之,说:“吾初进取,可欺君耶?”寇准不为当官而虚报年龄,虽然表现了诚实的品格,却被宋太宗在使用他时大打了折扣。当时楚蜀交界的长江三峡岸边,有一个极为荒僻、贫穷的巴东县,皇帝派去的一届届县令,都不安心理事,往往干不多久就借故打了退堂鼓。宋太宗于是派少壮寇准去巴东,一来让他去尝尝当巴东县令的苦滋味,看他是否能在那穷乡僻壤经得住磨砺;二来看他的品行是否为巴东百姓称道,将来能否成为大宋的栋梁。寇准义无反顾地赴巴东当县令了。他在审理纷繁的讼事中,了解到巴东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县份,腐官恶官昏官称霸一方,欺压庶民,坏事干尽。于是他整肃县衙,秉公断案,打掉了官中败类的威风霸气,并在县城建秋风亭,像秋风般清纯地在这儿议政;在县衙前栽上翠柏,以昭示寇县令以清(青)白(柏)为人。他还爬山涉水,亲临巴东的崇山峻岭,劝告山民改掉越穷越懒的恶习,勤于耕作,俭以持家,并从外地引进适合山区耕田的犁铧和一些良种。这种犁一直被巴东百姓叫做寇公犁传承到今。寇准任巴东县令扬清风,施善政,深得民心,他三年任职期满要返回京都听令另作安排时,巴东百姓万众一心,向皇上请命,挽留寇准又当了三年巴东县令。寇准在任巴东县令期间,共写下诗词487首,其中不乏扬清激浊、拒腐倡廉的佳作,其中有一首《屈原庙感事》,读后发人深省。
  寇准从小就崇拜行廉志洁的屈原,来巴东当县令后,知道屈原的故乡秭归与巴东接壤,便利用暇日,特地去秭归郡建阳坪屈原庙拜谒屈公。然而,当他来到庙里,只见“庙貌荒凉,惨恸耳目”,不由怒火冲心,写了这首诗。他在诗的前言里,斥责当时的秭归昏官当道,“郡无正人”,就连先贤屈公的遗迹都弄得“遗弃若是,感事伤俗”。他在诗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余基虽索寞,清向长光耀。
      旌贤谁再兴?勿使过者诮。
  崇敬屈原清廉高洁的寇县令,在破败的屈原庙前叹息着:屈原庙余下的基石虽显得索然寂寞,可是屈原的清风亮节与日月长光同耀。这位举旗先贤的美德谁人再来兴起?秭归郡的官员们啊,希望你们的所作所为不要受到过路人的责备(诮)。

    吴纳诗喻赃私抛三峡

  明代仁宗洪熙初年,吴纳累官南京左副都监察御史,为人清廉,敢拒贿赂。一次他奉命去贵州巡察,巡察完毕返回京都时,贵州地方官员祈望他回朝廷后向圣上多言好事,多加包涵,派人从府库中取出黄金百两,沿着吴纳返京的路线辗转数百里,追到三峡入口处的夔门,恭请吴御史无论如何将百两金子收下。
  吴纳看了用红色封包包着的百两金元宝,毫不动心,他连封包也不开启,便挥笔在封包皮面上写了一首诗,连同百两金子一并请贵州来人退还原主。这首诗写道:
        萧萧行李向东还,
        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
        任它沉在碧波间。
  吴纳坐在东去的船上,因不沾赃私,心地坦然,还写了些顺利闯过三峡凶滩险礁的诗文。吴纳三峡拒金的美德被后世代代传诵,《寓浦杂记》中有他这一美事的记载;南京、贵州还有后人刻碑记传,颂扬他以不贪为宝,以清正为人。

    龙脊沙洲遗诗扬清激浊    

  雄峻的三峡夔门上边,有一个云阳县,据该县留下的清代史料记载,光绪年间,当地一位书香人士,抄录了光绪年间之前刻在云阳三峡江段龙脊石上的一首诗。诗词是这样的:
        龙脊对沙洲,江水二面流。
        污官几多载?清官不到头。
  龙脊石位于云阳三峡江段的一边,此礁石巨大如屋,把三峡水分成两股,而与龙脊石隔江相望的另一边是一个沙洲。诗的头两句描写了礁石、沙洲和江水的态势。后两句则借此处的地形水势有感而发,道破那封建社会制度下,污官腐吏虽然多如牛毛,但他们又能荣华富贵多少年?而那些廉政为民,拒腐不贪的清官,在封建社会里又有几人能干到头呢?
  这首诗以云阳两股江流的水势,隐喻旧社会中的贪官污吏尽管利令智昏,不可一世,但都得到没落破灭的下场。同时也无可奈何地道明旧制度下的清官廉吏,几乎都会被昏庸的皇上和地方恶吏豪绅扼杀,好官也得不到一个好结局。
  这首刻在龙脊石上的诗,几百年来由于水冲沙打,早已剥蚀无痕,过往三峡的人们希望有关部门重刻于江边。

    两副楹联呼唤良吏骂贪官  

  莽莽神农架东麓,秭归、兴山、巴东三县交界处,山大人稀,偏僻荒凉。清末民初,有一个姓谭的乡绅,依仗县、州的后台,当上了这一带的税官和乡长。他如狼似虎,极为贪婪,挖空心思地巧立名目,加重山民的钱粮税赋。百里之内的贫苦山民都得无偿地去他家打工种田、抬轿、推磨,千家百户秋收打下的粮食都得挑到他家交租。山民们在这个恶霸的压榨下,实难生存,不得不趁黑夜纷纷搬家逃到山外。有一天深夜,几户农民在搬家最后离开山沟沟时,你一句我一句凑了一副对联,悄悄地贴在了这个谭霸天的大门上,对联取“收刮民财“四个字,这样写道:
    左联:收金收银收尽千家救命粮
    右联:刮脂刮膏刮光五乡几层土
    横联:民干财枯       
  三峡中的巴东县老城东边的山岩上,刻着一副出手不凡的对联,人们看对联落款及巴东史料,方知此联先后由三人写成,历时达146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70),专管治理三峡航道的荆南观察使李拔,从四川入三峡顺江东下,船过巫峡,月星隐曜,波涛汹涌,但过了蜀楚交界处,再往下行,山势低缓,波平浪静。李拔见巴东县城已到,因仰慕北宋名相寇准为政清廉,刚正不阿,便舍舟登岸,步行到当年寇准为廉明议政而建的秋风亭,向寇公叩首拜谒。李拔回望巫峡,想到一路闯滩走险历经风浪的历程,而到了巴东楚城,不仅水势变缓,且巴东代代传扬着寇公的清明政声,于是他在江边这处岩壁上,挥毫题刻了四个大字:楚峡云开.

  清末,巴东县江北有位秀才吴骏绩,看了李拔题刻的四个大字,认为巴东有过一位清廉正派的寇准,就把巴东描绘得“楚天云开”一般美,似乎以偏概全。吴秀才怀才不遇,因看不惯这里贪官昏吏的世风而怨世愤俗,于是将李拔写的四个字作为对联的横额,在横额下面的左边,亲笔题刻了一句上联:
        历叹古今良吏少
  吴骏绩有意不题下联,且看后来人如何应对。到了民国六年,江苏吴丰县的冯锦文奉调到巴东任知事,见这副对联只有上联,便想到人们叹息“古今良吏少”,根本问题是大小官人们不顾普天下苦人多,为受苦人想得太少。于是他在右边挥毫题刻了下联:
        须知天下苦人多
  这副对联就这样历经一个半世纪,完美无缺地写成了。它像岁月老人,向过往三峡的人们呼唤着:“良吏多些多些再多些”;也警示着官吏们须知天下还有很多很多的劳苦大众,为官要深知百姓疾苦,为劳苦人多做些好事。
   (责任编辑 程 度)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